橡胶坝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典型设计

2021-10-22 01:45蔡勋星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8期
关键词:砌石橡胶坝管理区

蔡勋星

(南阳市白河橡胶坝管理处,河南 南阳 473000)

1 项目概况

某橡胶坝工程坝址位于达士营村东北、黄渠河入白河口上游140 m,距南阳大桥 4.80 km,行政区划隶属于南阳市卧龙区管辖,总占地面积约为21.95 hm2。橡胶坝共设 8 段,坝袋长 520 m,中墩厚1.50 m,总长 530.50 m,顺流方向长142.30 m,工程建成后,回水长度8 km,坝前最大水深9 m,水面平均宽度约为600 m,水面面积480 hm2,形成库容 2 160万m3。项目总投资10 629.56万元,基建投资 7 342.67万元,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基建期11个月,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为1年。

项目区气候特征为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带,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 806 mm,多年平均气温14.90 ℃。项目区在水土流失类型分区上属北方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基本类型是水力侵蚀,侵蚀的主要形式是面蚀和沟蚀,水土流失以微度为主,土壤流失容许值为200 t/(km2·a)。

橡胶坝修建于白河河槽内,现状白河滩地主要为人工植树形成的树林,河道内无常住人口和耕地,由于近年来河道采砂严重,河滩凌乱不规整,采砂坑分布较多,规模较大。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 434-2008 )防治标准等级与适用范围的规定,确定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为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5%,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7%,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水士流失控制比达到1,林草覆盖率达到27%,使原有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基本治理,新增的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2 主体工程区防治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典型设计

2.1 主体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评价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上游堤防工程

堤防下部护坡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为六边形。在坡脚浆砌石齿墙外侧设抛石防冲槽,以防止洪水对护坡的冲刷。护坡上部结合现状地形,预留一级自然浅水平台,平台上部采用二级子堤,临水坡采用耕植土植草皮护坡,背水坡坡脚设浆砌石排水沟,以利坡脚排水.

2.1.2 河床整治工程

为利于河道泄洪,同时平顺工程区段水流,需对橡胶坝上下游河床进行统一整治,整治范围为橡胶坝主体建筑物上游50 m,与上游河底高程平顺连接;橡胶坝主体工程下游30 m,与下游河底高程平顺连接,以防止淘刷.

2.1.3 施工导流与排水

施工导流采用两期围堰导流,施工中先进行右岸五个坝段及船闸施工,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左侧三个坝段施工。根据《南阳市白河零级橡胶坝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试验资料,河床覆盖层属强透水性。因此,施工中必须进行基坑排水。在围堰内侧坡脚设排水沟及集水池,集中抽排。围堰采用硬化处理,作为施工交通临时便道,迎水面用30 cm厚编织袋压坡,下设PVCF土工膜防渗.

2.1.4 环境绿化

对工程区两岸进行绿化建设,打造庭院式管理单位,沿河及堤防种植花草、树木,园林小品等。秉承“自然、生态、健康、休闲”的思路,设计成为丰富多彩的亲水园林。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植物配置以常见园林植物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达到园区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2.2 引水渠道工程工程措施设计

2.2.1 排水沟典型设计

在引水渠道外侧修建浆砌石排水沟进行排水,与沟道相连,排水沟出口处比降较大设沉沙池。排水沟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设计洪水流量根据式(1)计算:

Q=0.278 KiF

(1)

式(1)中:Q—设计洪水流量,m3/s;K—径流系数,取 0.65;i—设计频率平均1小时降雨强度,经查阅为72 mm/h;F—汇水面积,经量算为1.70×10-2km2。经计算,设计洪水流量Q=0.22 m3/s。

设计采用最优断面,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试算,具体如式(2):

(2)

式(2)中:Q—设计流量,m3/s;A—沟渠断面面积,m2;C—谢才系数;n—糙率系数;R—水力半径,m;i—沟底比降。

考虑安全超高及施工需要,排水沟断面尺寸设计为底宽0.40 m,深0.40 m,边坡1∶1,浆砌石衬砌厚度0.30 m,沟道比降为0.50%。计算结果详见表1。引水渠道外侧修建排水沟 3 700 m,需开挖土方 3 552 m3,需 M7.5 浆砌石 2 368 m3。

2.2.2 沉沙池典型设计

沉沙池采用M7.5 浆砌石砌筑,进水口与排水沟相连,出水口与自然沟相连,进水口略低于出水口。沉沙池设计长为2 m,宽深均为1m,砌筑度0.30 m。水渠道外侧修建沉沙池 4 座。

2.3 管理道路工程工程措施设计

2.3.1 排水沟典型设计

在管理道路两侧修建浆砌石排水沟进行排水,与沟道相连,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排水沟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计算方法同引水渠道外侧排水沟设计。经计算,设计洪水流量Q=0.10 m3/s,排水沟断面要素计算结果详见表1。考虑安全超高及施工需要,排水沟断面尺寸设计为底宽0.40 m,深0.40 m,边坡1∶1,浆砌石衬砌厚度0.30 m,沟道比降为0.20%。管理道路两侧共修建排水沟1 310 m,需开挖土方1 257.60 m3。

2.3.2 沉沙池典型设计

沉沙池采用M7.5 浆砌石砌筑,进水口略低于出水口。沉沙池设计长为2 m,宽深均为1 m,砌筑厚度0.30 m。管理道路两侧共修建沉沙池 4 座。

2.4 绿化美化工程植物措施设计

在管理道路两侧栽植树木绿化,树种选择树姿优美,观赏性好,抗病能力强的树种。绿化树种选择大叶女贞和水杉混交,沿路栽植,道路两侧各栽植一行,株距2 m。女贞采用胸径6 cm的苗木,定植穴大小为80 cm×80 cm×80 cm。水杉选用胸径8 cm的苗木,定植穴大小为80 cm×80 cm×80 cm。

3 管理区防治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典型设计

3.1 土地整治工程工程措施设计

3.1.1 表土剥离典型设计

管理区在建设前先进行表土剥离,剥离表土分别堆放于左、右岸管理区。管理区表土剥离面积20 200 m2,剥离平均厚度为0.30 m,剥离土方量共 6 060 m3。

3.1.2 覆土典型设计

管理区在建设完后,覆土改造利用,覆土厚度根据整治后的利用方向及当地土料丰富程度而定。该区土地整治后需重建植被,改造为乔、草地管理区土地整治面积20 200 m2,设计覆土平均厚度为0.30 m,覆土量 6 060 m3。

3.2 防洪排导工程工程措施设计

3.2.1 排水沟典型设计

在管理区周边修筑浆砌石排水沟,进行排水,与沟道相连,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

排水沟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计算方法同引水渠道外侧排水沟设计。经计算,设计洪水流量Q=0.42 m3/s,排水沟断面要素计算结果详见表1。考虑安全超高及施工需要,排水沟断面尺寸设计为底宽0.40 m,深0.40 m,边坡1∶1,浆砌石衬砌厚度0.30 m,沟道比降为1%。管理区周边修建排水沟 630 m.

3.2.2 沉沙池典型设计

沉沙池采用M7.5 浆砌石砌筑,进水口略低于出水口。沉沙池设计长为2 m,宽深均为1 m,砌筑厚度0.30 m,管理区修建沉沙池 2 座。

3.3 植物恢复工程植物措施设计

对管理区空闲地整治后进行植被恢复,恢复的植被应能够形成稳定的物群落,并在群落形态、构成等方面应和周围群落相近,物种应选用具备水土保持功能的品种,乔、草相结合。项目方案选取栽植广玉兰和枇杷混交,撒播紫花苜蓿,全面整地。广玉兰选用胸径6 cm的苗木,穴状整地穴径×穴深=60 cm×60 cm,株行距为2 m×3 m;枇杷选用胸径6 cm苗木,穴状整地穴径×穴深=60 cm×60 cm,株行距为2 m×3 m。草种选择紫花苜蓿,全面整地,每公顷用种量 20 kg。

3.4 临时拦挡工程临时措施设计

根据项目区情况,该项目剥离表土均分别堆放于左、右岸管理区,对剥离表土采取临时拦挡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左岸管理区堆土 2 970 m3,平均堆放高度1.50 m,采取编织袋装土堆砌拦护,拦挡高度1 m,顶宽1 m。拦挡总长度为180 m,共需填筑拆除编织袋土180 m3。右岸管理区措施同左岸管理区,左右岸管理区合计需要土袋 360 m3。

3.5 临时防护工程临时措施设计

为了防治径流冲刷,对剥离表土坡面进行临时防护,采用草苫苫盖,左右岸管理区需草苫面积4 200 m2。

4 施工生产生活区防治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典型设计

4.1 土地整治工程工程措施设计

场地平整典型设计。建设区结束后,需对施工生产生活区进行场地平整。施工生产生活区场地平整面积为18 800 m2。

4.2 临时防洪排导工程临时措施设计

排水沟典型设计。在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排出场地径流。排水沟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计算方法同引水渠道外侧排水沟设计。经计算,设计洪水流量Q=0.14 m3/s,排水沟断面要素计算结果详见表1。考虑安全超高及施工需要,排水沟断面尺寸设计为底宽0.30 m,深0.30 m,边坡1∶1,沟道比降为1%。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共修建临时土质排水沟 678 m。

5 施工道路防治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典型设计

临时防洪排导工程临时措施设计。沿施工道路两侧修建临时排水沟,以排出地表径流。

排水沟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计算方法同引水渠道外侧排水沟设计。经计算,设计洪水流量Q=0.14 m3/s,排水沟断面要素计算结果详见表1。考虑安全超高及施工需要,排水沟断面尺寸设计为底宽0.30 m,深0.30 m,边坡1∶1,沟道比降为1%。施工道路两侧共修建临时土质排水沟 8 000 m,需开挖土方1 440 m3。

表1 排水沟断面要素计算表

6 结语

文章从某橡胶坝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出发,探讨了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等进行了水保工程典型设计,其中将设计重点放在工程措施,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指导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砌石橡胶坝管理区
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推进全域发展 建设美好西湖——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纪实
浆砌石施工技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用
橡胶坝群联合调度防汛应急预案
区域中心 农业公园——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侧记
区域中心 农业公园——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侧记
橡胶坝调度与洪水利用
砼灌砌块石挡土墙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中小型水利工程砌石质量控制技术措施的探讨
中世纪早期罗马式建筑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