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的诊断报告

2021-10-22 08:57熊金黄奇奇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

熊金,黄奇奇

(1江西省公安厅,江西 南昌,330038;2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黄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腐败型真菌微生物,多滋生于受潮的谷物、稻草、果仁、豆制品等中,黄曲霉产生的霉菌毒素可严重的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已被WTO定性为一类致癌物[1]。黄曲霉毒素种类较多,约200种,且不被高温降解、变性,多见于动物中毒。黄曲霉毒素B1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生物性毒素。黄曲霉毒素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黄曲霉毒素与维生素K竞争肝脏凝血酶源合成酶活性部位,抑制凝血酶源的合成,引起凝血不良,表现为肠道出血[2]。

1 发病情况

江西省九江市某新建犬场一岁杜宾犬4只,突发疾病,主要症状为吐血、大便拉血,精神沉郁,呻吟。当日在犬舍死亡3只,1只病危。询问犬主得知该犬场近期饲喂自制犬粮,在农贸市场购买的低价玉米粉为主要原料。该犬就诊后10h后死亡。

2 实验室检测

病犬体温38.0℃,精神沉郁、无食欲、无饮欲,听诊呼吸急促、心率急促、心律不齐,触诊腹部柔软,可视黏膜黄染,间歇性出现呻吟。对病犬进行犬细小病毒、冠状病毒检测均为阴性;采集大便,利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测未见寄生虫虫卵。同时对该犬静脉采血进行血液常规检测(见表1)和血液生化检测(见表2),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显著升高、红细胞显著降低、红细胞压价显著降低;血液生化检测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升高10倍,谷草转氨酶升高8倍,胆红素升高6倍,白蛋白、总蛋白降低。

表1 血常规检测结果 个/L、%

表2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对死亡犬进行病理解剖,发现死亡犬胸部、腹部黄染,胆囊充盈,肝脏、脾脏肿大,胃肠黏膜出血严重。

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北京龙科方舟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自制犬粮进行黄曲霉毒素B1含量检测,含量为30μg/kg。我国对犬粮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检测暂无标准,根据我国饲料卫生黄曲霉毒素标准(GB 13078-2001),仔猪配合饲料及浓缩饲料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为≤10μg/kg。

3 诊断

根据该犬流行病学、疾病的各项检测及自制犬粮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结果,诊断该犬场发病犬为黄曲霉素急性中毒。

4 讨论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属中的黄曲霉菌株和寄生曲霉菌株产生的一类多环芳香烃物质[3]。在该类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最多,毒性最强,具有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研究表明,肝脏是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可经肝脏代谢结合转化,从而被解毒。但是摄入过量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可与机体内的脂肪、蛋白结合,引起脂质过氧化,蛋白质硫代氧化等,导致细胞受损或死亡,引起动物肝脏形态功能异常[4]。

黄曲霉毒素中毒目前没有特效的解毒药,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的管理中,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对犬粮的质量管理,选择安全可靠的饲料或原料。发现疑似霉菌毒素中毒的病例要立即排查并停止饲喂,先隔断食物来源,阻断毒物的进一步摄入,同时进行对症治疗,缓解中毒症状,阻断毒物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主要措施为催吐、强心、补液、护肝、补充营养。在日常的犬粮管理中需定时对犬粮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在自制犬粮时,需适时适量添加丙酸、山梨醇或其盐类、双乙酸钠等防霉剂防范霉菌污染。

在对动物发生黄曲霉毒素的诊断中,需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毒物检测结合诊断。黄曲霉毒素可降低动物机体中胰腺酶的活性,抑制体内多种酶及部分激素的合成,从而导致动物对营养成分吸收减弱及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功能障碍。例如消化所必需的淀粉酶及胰蛋白酶在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各种核酸时起重要作用,而毒素破坏了消化酶的活性阻碍了基本营养物的吸收,造成畜禽消化机能受损、食欲减退、营养不良、贫血、增重减缓和生长发育停滞等[5]。

本刊提示: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删除学术不端文献暂行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我刊今后将利用“学术期刊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对作者来稿进行全文比对,检查抄袭、一稿多投、不当署名、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对检测有不符合要求的稿件,本刊一律不予录用。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编辑部

猜你喜欢
黄曲霉菌黄曲霉毒素
What Makes You Tired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与防治
北方根结线虫对花生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影响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PEG介导黄曲霉菌的遗传转化体系*
不产毒黄曲霉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分子机理研究
孜然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抑制活性研究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黄曲霉菌感染小鼠角膜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病理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