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认知机理的医用防护用品设计研究

2021-10-22 05:16霍春晓
设计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设计方法

霍春晓

关键词:新冠疫情 医用防护用品 视觉认知机理 功能可视化 设计方法

引言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社会生产及生活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防护”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关键词,各类防护用品的需求量变得空前巨大,其使用场景和用户群体有着高度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生命安全的需求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防护用品的需求变得更加细化,传统的医用防护产品及粗放型的防护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医用防护用品进行相应的改善升级,而产品设计正是除新材料、新技术研发之外的、最有力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关于医用防护用品功能可视化的研究是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的迫切需求,因此值得设计师和相关企业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一、医用防护用品在疫情期间的使用现状

常见的医用防护用品包括:医用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防护服、隔离衣、乳胶检查手套、速干手消毒剂等。新冠疫情的爆发使防护用品成为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以往人们只有在流感等类似的场景下才会偶尔使用防护用品,但由于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社会各个层面都将卫生防护提升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状况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诸多方面对用户群体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一)使用场景拓展:新冠疫情爆发前,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医院及相关的科研、生产场所,这些场所具有较高的感染风险,防护用品的使用呈现明显的集中性。而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场景覆盖了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公共区域及人员密集场所成为了最为核心的使用场景。尽管在不同的环境中防护等级各有差异,但总体上我国国内呈现全方位防疫的态势,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整体上看,在新冠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场景是明显扩大的。

(二)用户群体扩大:在新冠疫情之前,医用防护用品的用户群体大多为医生、科研人员及生产人员,职业的倾向性非常明显。而在疫情开始后,全民防疫成为常态,除了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使用高防护等级的防护用品之外,一般民众也至少会配备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可以明显地看出,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人群由职业群体扩大为全民,这就使得防护用品设计的目标针对性及其用户体验属性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医用防护用品的评价者由医护人员等专业人士扩大至一般用户,用户的诉求范围随之扩展,评价的标准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功能必然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三)使用时间延长:新冠疫情爆发后,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时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使用时长增加,以往人们只在某些特定的時间内使用防护用品,如:感染疾病或在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环境中工作时,但在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只要进入公共场所就会长时间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第二,使用的频度提高了,以外科医用一次性口罩为例,其连续使用时长一般建议为2~4小时,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用户至少需要使用2个口罩,这就意味着口罩的使用量也相应增加了。由于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时长及使用频度大大提升,在以往短期使用过程中不易显露的问题被放大了,用户对防护用品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

二、医用防护用品的视觉设计缺陷分析

一般而言,医用防护用品的设计核心是其防护等级及其相关指标参数,简而言之就是其对外界物质的隔离能力,通常是依靠相关的材料技术来达成,并依赖相关标准进行评价[1]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医用防护用品的基本设计要求,满足这一要求的防护用品只是合格的产品,未必是优良的产品。在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医用防护产品暴露的重要问题在于:由于视觉设计语言的缺失导致的易用性和体验感较差,甚至影响防护效果。

(一)使用方法: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有着较为严格的规范,以此为基础才能保证其良好的防护效果,但对于较少接触此类产品的用户而言,在未经学习的状况下难以确保正确有效的使用。以一次性医用口罩为例,其主体分正反两面,通常较深色的一面是正面,佩戴时朝向外部;较浅色的是反面,佩戴时朝向并贴近用户脸部,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初次使用者并不熟悉其佩戴规范,导致正反面逆向佩戴,影响了口罩的防护效果。这类问题是由于此类产品不具备明确的视觉标识,导致用户无法在第一时间根据自身经验或直觉对其使用方法进行判断。

(二)使用时长:材料防护性能通常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衰减,一些防护等级较高的防护用品对其使用时长或次数有明确的要求,如:医用N95口罩的一般建议使用时长为4小时,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则要求穿着使用后即废弃。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不自觉地忽略口罩的使用时长,长时间佩戴防护性能下降的防护用品,会给自身健康安全带来隐患。另外,在医疗废品回收过程中,由于我国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品有着明确的法规,其处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核实登记[2] ,因此整个过程都处于可监管状态;但对于家庭来源的医疗废物处置,目前则处于监管空白地带,个人使用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在废弃后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翻新牟利,致使劣质防护用品流向市场,危害人们的健康。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此类产品缺乏相应的视觉标识设计,导致防护用品的使用时长无法被用户明确辨别。

(三)使用状态:一些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影响用户体验的负面因素,如:医护人员在穿着医用防护服时,由于防护包裹面积很大,用户只有眼部及周围很小的面积能够露出来,导致其身份难以被辨认,这一情况在新冠疫情期间极其常见。另外,防护服对于隔离性能要求很高,但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误触一些尖锐物品,导致防护服在无意间被刺穿或划破,一些较小的破损很难被及时发现,从而导致防护服的防护性能下降,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危险。

从总体看来,目前医用防护用品在防护性能方面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但通常停留于单件产品的有限场景应用,缺乏系统化的设计思考[3] ,在使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的视觉辨识度、引导性等方面,并且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医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乃至于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设计方法
关于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冠疫情下若干劳动合同问题研究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