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下综合性大学设计学跨学科培养模式融合研究

2021-10-22 16:18关佳征
设计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新文科跨学科培养模式

关佳征

关键词:新文科 跨学科 培养模式 融合 设计学

引言

跨学科培养模式是国内外近几十年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点,上世纪80年代欧美等国纷纷开展艺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研究。我国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在新文科建设引导下已经进入全新阶段,正在积势蓄势谋求变革,高等学校教育工作即将迎来新变化、新发展。在新文科的背景下艺术教育以“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为基本方略,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方针,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设计学科在现代社会发展、艺术创作中是尤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变直接影响着当代艺术教育培养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实现。在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的潮流中,综合性大学由于学科门类多样,在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中具有突出优势,结合设计学本身宽泛性的优势,因此综合性大学设计学跨学科培养模式融合研究的优势更加巨大。本文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跨学科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验,总结思路与方法,推动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一、综合性大学设计学跨学科培养模式融合研究背景与内涵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新文科建设的引导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跨学科培养模式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自上世纪20年代“跨学科”一词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力图将不同学科的理念、知识、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应对新时代下的技术变革对教育培养模式的冲击。新文科下综合性大学设计学跨学科培养模式的融合是翻越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的一次跨越,是当代新学科对传统文科的升级,这次升级试图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更加厚重的学术积淀、更加开放的问题导向,培养更加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培养模式的困境及不足

(一)教学理念及方法单一

目前,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立设计学科及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综合性大学设计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教育部对专业设置进行了部分调整,将其分为两类:一部分设置于机械工程学院下,称之为工业设计专业,另一部分则设置在美术学院或艺术学院称之为产品设计专业,虽然二者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分类,但是课程体系基本相同,都遵循着“基础理论与设计表现、造型训练与设计实践”这一基本脉络,教学内容的不尽相同显露出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单一性。

(二)知识体系封闭且孤立

综合性大学设计学科课程虽然涵盖“材料学”、“力学”等基础课程,但其课程内容普遍基于原学科理论框架,并由原学科教师进行授课,并未针对设计学进行拓展及升级,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践环节时出现脱钩现象。此类学科课程内容过于封闭,停留在原学科认知理念下,无法实现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学的培养体系中。

(三)教材形式及内容滞后

部分设计学专业教材只着眼于学术理论的研究,机械地堆积专业基础知识,教材内容的呈现枯燥无味,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指引目标下,教材缺少应用环节的拓展,学生无法通过教材举一反三,教师无法直接通过教材实现教学目标。很多设计类教材为纸质书籍。在数字媒体成为主流的今天,信息的传递时效大大提升,纸质教材从编著到发行周期过长,无法跟上设计学技术的更新、材料的迭代等。这对当下设计学科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四)教师缺乏跨学科协作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具有相对局限性,设计专业教学任务由各专业教师独立完成,各专业之间存在明显屏障。相互孤立的教师与学校其他专业教师缺乏交流,信息传递更新不及时,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部分综合性大学缺乏能够实现交叉学科建设的项目及活动小组,没有为教师们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无法实现产品设计与其他专业之间的渗透影响,无法完成文化与科技融合,无法在不同行业中发挥艺术功效,难以培养新文科指导思想下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三、综合性大学设计学跨学科培养模式融合发展思路及实现路径探索

(一)跨学科培养模式融合发展思路及实现路径

以沈阳大学产品设计专业为例,专业在应对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分析设计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并且考虑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以“艺术与科技”为研究内容成立跨学科学习小组,于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进行了跨学科培养模式融合实验并总结出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1.拓充教育理念,“X+Y+Z”多维度理念

在空间坐标体系中,X、Y、Z、分别代表横向、纵向、高度坐标,三个坐标共同构建三维空间,能够精准确定位置、路径及构建几何形体。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学科知识的纵向延伸,强调Y坐标轴的长度,而忽视了学科知识的宽广度,忽略了X坐标轴的长度。通过研究发现,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不单需要纵向的知识深度,同时也需要横向的知识广度,更重要的是,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需要融合高度坐标Z,构建出“X+Y+Z”多维度理念,在空间体系内精准确立教育路线,这样才能让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细致、体系更加完整。

以交通工具设计为例,设计过程不单需要考虑外观、功能,同时也需要思考动力能源,甚至是能源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及社会的影响。学生在交通工具设计过程中掌握设计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环境专业知识的广度,再次融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的高度,最终才能设计出有利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产品,而不是危害社会甚至危害人类的产物。因此,“X+Y+Z”多维度理念是在新文科建设下设计学的多维度晋升,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拓充,提升了教育的内涵,指明了新文科下综合性大学设计学跨学科培养的新路径。

2.创新教学方法,“√x+√y”融合教学方法

不同学科及专业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发现,跨学科培养模式融合就是在保留不同专业特色的同时,深入研究思维方法,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汇总、分析、整理、再创造。X代表设计学科、Y代表交叉学科,“√( )”代表着教学方法的解构,将解构后的二者融合在一起,在针对不同方向时进行全新的组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新文科跨学科培养模式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