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研究

2021-10-22 10:17王小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31期
关键词:乡村治理数字化

王小红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对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社会治理、乡村政府服务、乡村文化发展意义重大。未来几年,数字乡村建设是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窗口期。乡村发展的主题就是如何通过数字赋能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摆脱农村“失联”困境。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好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治理、创新发展几个方面去分析研究,以期对乡村数字化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乡村;数字化;治理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赋能乡村,能改善人民福祉,让人民分享数字红利,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建设数字中国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先后出台。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議聚焦“互联网+农业”,提出持续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2019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连续出台。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2020年10月,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加快数字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60条中第15条);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十四五规划建议”60条中第26条)。数字乡村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政府连续性出台多项优厚政策使得乡村数字化水平日益提升。但是乡村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难题。

二、存在的问题

1. 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多种需求无法满足。财政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网络宽带需求。偏远的农村,信息化还未完全普及,特别是西部地区,互联网接入能力有限,无法适应人们的移动互联网需求。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各种农业、农村数据采集无法顺利开展,进而不利于乡村数字化治理,阻碍乡村创新性发展,电商活动、创新性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无法顺利开展。以乡村旅游来说,游客数字化、智能化的旅游需求网络预定、信息查询、旅游线路制定都无法顺利完成。

2. 缺乏统筹与标准规范,导致乡村治理数据整合共享不足。乡村组织相比过去比较涣散、能力有弱化趋势、整体凝聚力也不足。一是因为数字乡村建设标准规范缺失,乡村数字化意识淡泊,且乡村建设各主体未达成共识。比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缺失,导致数据录入不规范,更新不及时。二是数据共享难度大。没有规范的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导致数据共享无法顺利实现。三是频发的数据安全事故使得各主体心存担忧将数字化拒之门外。数据收集和保存、应用等缺乏技术和制度保障,有个人隐私泄露风险,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3. 为形成持续运营机制,导致乡村治理数字化效果不明显。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社会资源参与较少,基层积极性调动不足,共建共享共治的数字化治理格局尚未建立。乡村治理决策落后,仍然以经验为主,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 村组织行政化明显,无充足精力开展真正服务于村民的活动。这些制约了农民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也限制了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水平与发展速度。乡村治理数字化项目数据更新慢、群众线上诉求反馈不及时、数字化设备闲置等问题时常发生。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搜索乡村数字化,相关结果少之又少,且公众号属于各地小公司运营,更新迟滞、甚至断更,导致公众知晓率极低。信息日益繁杂,政务逐渐增多。亟需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然而数据治理理念缺失,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才队伍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数据治理决策模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急需推进。

4. 治理主体综合素质低,导致乡村治理数字化参与不积极。新型城镇化发展导致乡村能人大多外出打工、村庄空心化,以老龄人口居多。乡村干部普遍学历低,急缺懂管理、懂数字技术的专业人才。村干部基于经验的决策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乡村整体数字化素养不足短期内难以解决。部分地区已开发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大多处于“有建设无使用”状态。

三、有效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给数字化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1. 完善政策支持,抓好监督落实。虽然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有利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好政策,但是真正政策落地,还需要抓好监督落实。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10月已经公布。各相关部门应统筹用好相关政策和资源,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试点工作,避免重复建设。另外,要细化、实化试点工作计划,提出具体可操作、可落地的举措,并制定相应时间表和路线图,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同时建立试点评价体系、动态监测和退出机制。此外,完善科技公司和农业农村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给予科技赋能者更多政策支持,让它们尽情发挥出在政务、电商、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积累和优势,以大数据存储、物联网、云计算、超融合、AI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等实力,提供给乡村接地气的创新产品与解放方案,助力乡村数字化转型。

2.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建设,数字是基础、是根本,信息化平台是支撑。破解城乡数字鸿沟,首先要把村民领入数字社会,连接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城市和乡村高度互联互通,才能更好挖掘出数字乡村的发展潜力。因此,要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宽带建设资金投入,提网速、降资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是数字经济的铺路石。以电子商务、智慧农业为切入点,加强大数据研发、应用类工程设施建设。只有信息流活了,才能带动农村人才、物流、技术、资金各要素有效流动。把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安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和具体的农业生产经营全面结合,创新发展、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产生科学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智慧化手段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或者创新发展水平,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乡村治理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