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支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历史经验与实践思考

2021-10-22 21:19王伟宾靳现凯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党支部组织生活

王伟宾 靳现凯

摘 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提高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需要准确把握党的组织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严格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大意义。在实践中,严格规范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需要增强高校党的组织生活政治性、制度性、责任性、关键性和创新性,切实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夯实和规范党内监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党支部;组织生活

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基础,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高校基层党建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基础在基层,重点在支部。总结梳理党的组织生活的历史经验,明晰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实践要求,对于提高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于党的组织生活的历史经验

关于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在无产阶级政党建党之初就有相关规定。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规定:“支部、区部委员会以及中央委员会至少每两周开会一次”“盟员至少每三个月同所属区部委员会联系一次”等。[1]

20世纪初,列宁与马尔托夫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就党章是否明确“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要求进行了激烈争执,最终以列宁同志的获胜而告终。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维护党的先进性问题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坚持把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开展组织生活作为其入党必备的条件之一,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最终成为党的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2]

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三湾改编时,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这是我们党坚持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并积极纠正和解决组织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鲜明体现,历史证明这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最佳组织形式和机制之一。1929年,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古田会议决议,对当时党的组织生活有关问题做了生动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缺少兴趣的五个原因,并给出了七条细致务实的解决办法。[3]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加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牢牢把握党的组织生活必须同基层党的建设结合起来这一根本性要求,这将是我们党保持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我党先后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若干文件,进一步规范和严格了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均是将做好党的组织生活作为其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回顾党的历史,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逐步积累起来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以及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制度,也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基本规范。[4]这些制度和规范为新时代做好高校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指导。

严格高校党的组织生活的重大意义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5]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把握高校党对意识形态领导权,体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1.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政治要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进一步加深,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入我国,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挑战和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一方面,西方国家不断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企图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压垮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并影响中国民众的思想和精神;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颠覆越来越隐蔽化,有的甚至包裹着“合法化”的外衣,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更大挑战。因此,严格党支部组织生活,强化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仅是夯实基层党建的基本保障,更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要求。

2.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体现高校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章程》 明确规定每个党员必须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这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一个党员一面旗”,这面旗帜能否高高飘扬,取决于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先进性表现,主要体现在身边小事、关键时刻和工作实处上。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党员通过自觉实践先进性要求,发挥先进性作用,树立先进性形象,承担起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担负起“追梦人、逐梦人、圆梦人”的青年大学生使命,筑牢起“对标四个引路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坚持四个相统一”的教师责任。

3.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们教育工作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这也将作为我们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可以为人才培养把握大局、指明方向,可以发挥优良教风和学风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提供坚强的保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需要我们更加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提升政治素养和文化品质,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勇立时代潮头,在广阔社会实践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奋力圆梦。

提高高校基層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实践思考

高校基层党建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和历史方位,提高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就要进一步增强党的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制度性、责任性、关键性和创新性。

1.增强党的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强调高校党的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就是要在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中,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用好组织生活这个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经常性手段,加强对师生党员思想政治引领,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根本的政治保证。无论是在总结自己的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还是表扬、提醒其他同志,都要紧密联系学习、思想、工作实际,要坚持严肃认真、氛围庄重,切实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岗位职责来进行。要牢固树立政治问题无小事意识,切实把讲政治要求贯穿党内生活始终。

2.增强党的组织生活的“制度性”。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的前提和保障。一方面,高校基层党支部要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每月相对固定一天开展主题党日等。针对高校特点,校院两级党组织要在时间安排上加强党建活动与教学任务的统筹协调,至少做到每个专业每周能有一个固定的半天时间不安排教学任务,为师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留出必要时间。另一方面,学校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指导,落实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师生党支部制度,对基层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给出具体指导。学校层面要对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内容、方式、流程、标准等给出具体细化的指导性意见,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过双重组织生活,进而更有效地指导党支部做好组织生活的计划安排、过程把控和效果评价,为增强组织活动的规范性提供指导和考核评价依据。

3.增强党的组织生活的“责任性”。责任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内生动力,它能促使党员按时参加黨的组织活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每名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这是严格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根本遵循。一方面,要加强思想引领,从党员应该履行的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明确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性,树立党员主体责任意识,使党员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参加党组织生活是与党员的政治生命密切相关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要通过集体关怀、氛围营造以及开诚布公交流等形式,唤醒党员入党初心,增强身份认同,增强内心深处对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高度认可,切实增强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归属感”和“仪式感”。

4.增强党的组织生活的“关键性”。抓好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是破解党建工作到支部层面逐步弱化的关键一环。由于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均为兼职,校院两级党组织应对党支部书记的理论培训、业务指导和实践激励等多个方面做出细致的安排,按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双带头人”标准培养配齐教师党支部书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着力提高支部书记抓支部工作的履职担当精神和业务能力。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考核评议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探索可将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计入工作量,将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表现纳入学生工作经历考核等,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充分发挥领导带队的积极意义。

5.增强党的组织生活的“创新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组织生活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好党的组织生活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同时要认真研究时代特点、党员队伍等方面,不断创新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将党的教育活动与党的组织生活有机融合,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心得分享和实践体验等,达到学习党史、教育党员、凝聚组织的活动目的。其次,组织党员结合专业特色和个人特长,将专业知识融入服务学校、服务基层的实践中,促使党务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激发党员在党的组织生活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积极主动地用好“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媒体资源,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如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等定期发布学习资料,积极开展学习分享,感悟党员模范先进事迹,切实增强党的组织生活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开展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自身建设史中积淀的一条宝贵经验,加强党的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制度性、责任性、关键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探索,有助于真正发挥其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和纯洁党风的“净化器”的功能作用,切实增强高校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本文系2020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胡晓梅.习近平总书记基层党建思想研究[D]. 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8.

[2]宋月红. “党的组织生活”的由来与演变[N]. 北京日报,2016-12-05(19).

[3]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M]. 北京:新华书店, 1949:85.

[4]盖军静.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闽江学院学报,2018,39(3):25-30,77.

[5]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21-08-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党内政治生活党支部组织生活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大兴安岭呼中区开展“最佳组织生活”评选活动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治党的逻辑必然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三个维度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