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沟通在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2021-10-23 09:12张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4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内科组间

张萍

(青岛市即墨区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0 引言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确保医护措施顺利实施、实现临床治疗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优质护理沟通模式的优势,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临床疗效、加速患者疾病康复,是内科护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内科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的患者中收集22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数据,并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的指标统计比较;对照组样本为110例接受内科常规护理的患者,观察组样本选择110例采取临床优质护理沟通模式的患者;所选样本平均年龄(33.50±6.50)岁;男女比例为97:123;样本相关资料数据在分组后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内科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沟通措施。

(1)加强对内科护理工作管理,制定和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科室所面对的疾病、患者及日常工作内容,详细制定各科室、部的内部管理制度,采取分组管理、定岗定责的管理方法,明确各层级、各个具体岗位的职责,严格监督执行,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护理措施[2];(2)营造优质护理环境,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感受。首先,从患者入院开始,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进行各部室、检查和就诊流程的介绍,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其次,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通风,确保就医治疗环境舒适;第三,强化对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各类医疗器械、用具、用品摆放规范,防止出现风险事件;第四,加强病房巡查,对出现异常症状的患者告知医生及时予以对症治疗[3];(3)结合患者的疾病和心理,对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生活和心理干预。对治疗期间有不良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着重引导患者通过相关知识学习、相互沟通交流等方法,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症状,给予患者生活和饮食指导,协助患者改变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合理作息、健康饮食、遵医用药、积极康复训练等措施,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加快病情康复[4];(4)严格监督相关制度和流程、措施的实施,确保护理质量[5]。

1.3 指标及评价方法

1.3.1 不良心理状态评分

使用焦虑测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测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对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关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进行测评,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指标评分,并进行护理前后两项指标均值的组间对比。

1.3.2 治疗有效率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护理后的疗效进行打分评价,并按照疗效显著(评分高于90分)、有效(评分高于70分)、无效(评分低于70分)[7]进行相关疗效的患者分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检验方法为χ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比较

患者护理前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相似度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相关护理操作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较护理前后指标评分均值有更大幅度的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比(±s,分)

?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106/110),显著高于对照组(80.91%,89/11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内科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而畅通的护患沟通和优质的护理操作,则是提高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内科护理工作所面对的患者,病情复杂、患者情况多样,因此,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是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关键[8]。

优质护理沟通模式,从制度层面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提升,提供了保障,通过定期专业培训、组织相互交流、分析总结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强化了护理人员对自我专业素质的提高;在与患者的沟通方面,该模式明确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介绍医院的就诊和治疗流程、明示收费标准,详细解答患者的疑问,避免了护患沟通不畅而导致矛盾的发生;在临床护理操作方面,该模式对各环节的操作流程、方法、内容等,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约束,确保护理工作规范、有序、合理,让患者通过护理干预缓解病情的同时,能够获得优质的临床护理体验,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本研究通过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充分论证了优质护理沟通模式在内科护理过程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对内科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沟通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取得患者对相关护理操作的积极配合,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内科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