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我能和古人交流吗

2021-10-25 08:24赖云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语言学博士后研究员朱大凤
中学生天地(A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汉语形声字古人

文 赖云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语言学博士后研究员)图 朱大凤

标准英语也不“标准”

科学家研究了英国女王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致辞,发现女王的元音发音在这三十年间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两种英语方言。可以想象,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她的口音必然又发生了不少变化,理论上,等于又换了一种方言。

乍一听,这事儿似乎很奇怪,人们常以“女王的英语”来形容最标准的英语发音,但事实是连女王自己的发音都在随着时间变化。这并不是什么特殊现象,且会发生在每个人、每代人身上。细心的人会发现,自己的某些发音和词汇与父母的不一样,而父母的说话方式又跟祖父母的不一样。

那么,当我们回到一个足够久远的时代,是不是就不能与古人用语言交流了呢?答案是肯定的。离我们越远的年代,语言上的差距就与今天越大。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我们用普通话念古诗词,很大一部分已经不再押韵,不信你读一首《蒹葭》试试。

聪明的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用自己的话来念《诗经》也很别扭。明朝有个学者叫陈第,他一语道破了天机:“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不论是考虑时间的纵深,还是空间的广袤,人们的语言都不可能一成不变。

那边厢,在欧洲,同样有一群对语言感兴趣的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但丁就是其中之一。但丁通过观察,认为有些语言同出一源,只是因为时间的推移和族群的迁徙变成了不同的语言。“我敢说,如果古时候的帕维亚居民现在起死回生的话,他们说的话会跟现在帕维亚居民所说的不一样。”

古人怎么发音

既然古人跟我们说话不一样,那么他们究竟是怎么发音的?

这就要靠语言学家化身为福尔摩斯,在古代文献以及现代语言中寻找蛛丝马迹,对古代语言进行重构了。这个过程有一个听上去很厉害的术语——“构拟”。

从公元9世纪一位犹太学者提出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同出一源后,欧洲的很多学者都心有灵犀,独立提出了欧洲到西南亚这一带的众多语言可能都是“一家人”这一结论。诸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斯拉夫语、凯尔特语、日耳曼语,它们在语音上都有着整齐的对应关系,可以从一种语言,通过对应的规则,推导出另一种语言。最符合科学原则的假说认为它们都是同一个“祖先”的不同后代,这个“祖先”叫“原始印欧语”。语言学家正是通过这些对应规则,顺藤摸瓜,倒推出“祖先”的面貌。

不过,研究汉语的语音史,不需要那么复杂。因为从先秦时期起,古人就已经做了很多功课,留下了许多文献资料,比如《切韵》和《广韵》这两本韵书,《经典释文》这样用于解释古书音义的教材,我们可以据此直接推导出中古汉语(即隋唐时期的汉语)的发音,假如回到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交流的底气还是有的。

你说了解一千年前的汉语还不够?那么,通过中古汉语这个台阶,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跳到终点站——先秦时期的上古汉语。当然,解密需要钥匙,汉字就是一个突破口。现代汉语里虽然有一部分形声字,但整体看,汉字的表音能力并不强,我们往往无法通过怎么写来推测怎么读。但在上古时期,形声字则远远多于现代汉语中的形声字。随着时间的洗礼,过去的形声字,在现代就不是形声字了。比如“弋”和“代”,这两个字仅有一个偏旁之差,在上古时期应该有语音上的联系,而在现代的普通话中,它们的发音大相径庭。如果你在中学阶段熟练掌握了英语国际音标,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迅速念出不少古人的词汇,比如“弋”在古代念*lək,而“代”在古代念*l ək- s。

还原语言就是还原生活

构拟了原始语言,知道了古人怎么说话,究竟有什么用?

如果用途仅仅是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的话,那么确实没什么用。但科学本身就是一个解释现象的手段。我们可以通过构拟的原始语言,知道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构拟出的农作物和家畜的名称,可以让我们了解数千年前先民的农牧业;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重构当时的生态情况;原始语言中出现的食物加工手段、烹调方法、纺织技术,可以让我们想象先民的日常生活;我们甚至可以构拟出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通过历史语言学这把钥匙,一整个灿烂的史前世界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就拿构拟得最完整的原始印欧语为例。从原始印欧语中,我们发现,印欧人的厨艺还真是多种多样!他们不但会好几种不同的煮法,还会发酵、炙烤和烘焙。他们的食谱中,有肉,有油和脂肪,有奶、奶油,还有蜂蜜和蜜酒。原始印欧人甚至酿制啤酒,因为我们可以构拟出“啤酒”这个词。他们还掌握了纺织的技术,我们可以构拟出好几个有关编织、纺纱的动词。通过动词“绑、系”来推断,他们大概还会系腰带,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原始印欧人的精神生活也很充实。如果你对希腊神话、北欧神话或者印度教的传说感兴趣,你不会后悔学习原始印欧语,因为很多神的名字都可以构拟到原始印欧语里。希腊神话里的“宙斯”,构拟到原始印欧语中,便是“天”“父亲”,字面上翻译就是“天上的爸爸”。

万一有一天我们回到了史前的印欧世界,即便一时半会儿学不会他们的语言,大概也能通过美食、时尚或者神话故事找到共同语言。

语言的证据是不会骗人的。人类也许能通过各种手段消灭一种语言,但没有人能改变语言的自然发展。人类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难免在语言上留下蛛丝马迹,而我们可以从中推演出一幅幅美丽壮阔的历史图景。

猜你喜欢
古汉语形声字古人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形声字运动会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