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我国粮油加工业的基本情况简介

2021-10-25 11:16王瑞元
粮食加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内资小麦粉加工业

王瑞元

(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北京100037)

为方便查阅我国粮油加工业的有关信息,根据2020年8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公布的“2019年粮食行业统计资料”,将其中有关粮油加工业的情况整理汇总,以供参考。

1 我国粮油加工业的总体情况

此处粮油加工业的总体情况仅包括小麦加工、大米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和成品粮油加工企业。

1.1 企业数及企业分类

2019年全国入统的成品粮油加工企业数量为14 531个,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2 573个、大米加工企业9 760个、其它成品粮油加工企业594个、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 604个;按企业性质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35个、内资非国有企业13 640个、港澳台商及外资企业156个,分别占比为5.1%、93.8%和 1.1%(见表 1)。

表1 2019年粮油加工企业数量按企业性质汇总表 单位:个

1.2 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

2019年粮油加工业龙头企业为1 958个、其中小麦粉加工龙头企业456个、大米加工龙头企业948个、其它成品粮加工龙头企业104个、食用植物油加工龙头企业450个。在1 958个龙头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10个,其中小麦粉加工57个、大米加工90个、其它成品粮加工8个、食用植物油加工55个;省级龙头企业1 748个,其中小麦加工399个、大米加工858个、其它成品粮加工96个、食用植物油加工395个(见表2)。

表2 2019年粮油加工企业龙头企业数量汇总表 单位:个

1.3 粮油应急加工企业数量及产量

2019年全国粮油应急加工企业为4 078个,其中小麦粉应急加工企业1 035个、大米应急加工企业2 537个、食用植物油应急加工企业430个、其它成品粮应急加工企业76个。在4 078个粮油应急加工企业中,省级应急加工企业534个、市级应急加工企业1 018个、县级应急加工企业为2 526个(见表3所示)。

表3 2019年全国粮油应急加工企业数量汇总表 单位:个

2019年应急加工小麦粉产量为4 932.9万t;应急加工大米产量为4 074.4万t;应急加工食用植物油产量为624.0万t、应急加工精炼植物油产量为1 423.4 万 t。

1.4 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企业数量

2019年全国 “放心粮油”示范工程企业2 489个,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617个、大米加工企业1376个、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422个、其它成品粮加工企业74个。在2 489个“放心粮油”示范工程企业中,中粮协的614个、省级的926个、市级的949个(见表 4)。

表4 2019年“放心粮油”示范工程数量 单位:个

1.5 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工业总产值。2019年全国粮油加工业总产值为13 928.4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3 257.6亿元、大米加工4 760.5亿元、其他成品粮加工248.7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5 661.6亿元,分别占比23.4%、34.2%、1.8%和 40.6%(见图 1)。

图1 2019全国粮油加工业不同行业总产值

(2)产品销售收入。2019年全国粮油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4398.4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3 252.5亿元、大米加工4 683.0亿元、其他成品粮加工214.1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6 248.8亿元。在14 398.4亿元的销售收入中,内资非国有企业9 754.6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 768.4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2875.4亿元,分别占比为67.7%、12.3%和 20.0%(见图 2)。

图2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粮油加工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3)利润总额。2019全国粮油加工业利润总额为344.0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92.0亿元、大米加工120.9亿元、其它成品粮加工7.9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123.2亿元;根据2019年产品销售收入为14 398.4亿元,其产品收入利润率为2.4%。在344.0亿元利润总额中,内资非国有企业为267.1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2.4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为74.5亿元,分别占比为77.6%、0.7%和21.7%(见图 3)。

图3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粮油加工业利润总额

1.6 获得专利与研发费用投入情况

2019年粮油加工业获得各类专利844个,其中发明专利299个。从不同行业获得的专利情况看,2019年小麦粉加工企业获得专利142个,其中,发明专利50个;大米加工企业获得专利284个,其中发明专利119个;其它成品粮加工企业获得专利89个,其中发明专利19个;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获得专利329个,其中发明专利111个。

在研发费用的投入方面,2019年粮油加工业研发费用的投入为24.7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14398.4亿元的0.17%,其中小麦粉加工的研发费用投入为7.6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3 252.5亿元的0.23%;大米加工的研发费用投入为6.2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4 683.0亿元的0.13%;食用植物油加工的研发费用投入为9.8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6248.8亿元的0.16%(见表5)。离《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研发费用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0.6%的差距较大。

表5 2019年全国粮油加工企业获得专利与研发费用投入一览表

1.7 有关深加工产品产量

2019年全国粮食行业深加工产品产量为:商业淀粉2 900.8万t、淀粉糖777.0万t、多元醇23.7万t、酒精 838.6万 t、氨基酸 241.4万 t、有机酸 3.6万t、其它发酵制品180.5万t、大豆蛋白47.2万t、谷朊粉2.6万t、其它深加工产品894.2万t。

2 我国粮油加工业主要行业的基本情况

小麦粉加工业、大米加工业和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是我国粮油加工业的主力军,这三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对全国粮油加工业发展起到重要决定性作用。

2.1 小麦粉加工业

2.1.1 企业数量及不同经济类型数量

2019年我国小麦粉加工企业2 573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0个、内资非国有企业2376个、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47个,分别占比5.8%、92.4%和 1.8%(见图 4)。

图4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小麦粉加工企业数量

2.1.2 小麦粉加工能力及产品产量

2019年小麦粉加工业的生产能力为年处理小麦19 982.8万t;当年处理小麦9 756.3万t,产能利用率为48.2%;产品产量为7 249.0万t,其中专用粉1 353.8万t,全麦粉1 088.8万t(注:这个数字需要推敲,作者认为数字太大了,可能是统计口径问题)、食品工业用粉454.8万t、民用粉2 956.1万t。平均出粉率为74.3%,如去掉全麦粉、其它小麦粉的平均出粉率大约为71.6%。

2.1.3 小麦粉加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工业总产值。2019年全国小麦粉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为3 257.6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14.9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2 687.1亿元、港澳台商及外资企业355.6亿元,分别占比为6.6%、82.5%和10.9%。

(2)产品销售收入。2019年全国小麦粉加工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 252.5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45.9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2 617.0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389.6亿元,分别占比为7.6%、80.5%和 11.9%(见图 5)。

图5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小麦粉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

(3)利润总额。2019年全国小麦粉加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2.0亿元,产品收入利润率为2.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1.2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80.7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10.1亿元,分别占比 1.3%、87.7%和11.0%(见图6)。

图6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小麦粉加工企业利润总额

2.2 大米加工企业

2.2.1 企业数量及按不同经济类型数量

2019年我国大米加工企业为9 760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35个、内资非国有企业9300个、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25个,分别占大米加工企业总数为4.5%、95.2%和0.3%(见图7)。

图7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大米加工企业数量

2.2.2 大米加工生产能力及产品产量

2019年大米加工业的生产能力为年处理稻谷37 401.3万t;当年处理稻谷11 213.1万t,其中早籼稻779.2万 t、中晚籼稻5 633.0万t,粳稻4 800.8万t,分别占比7.0%、50.2%和42.8%;产能利用率为30.0%;产品产量(不含二次加工)为7 254.4万t,其中早籼米504.1万t、中晚籼米3 576.4万t、粳米3173.9万t;平均出米率为64.7%,其中早籼稻平均出米率为64.7%、中晚籼稻平均出米率为63.5、粳稻平均出米率为66.1%。

2.2.3 大米加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工业总产值。2019年全国大米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为4 760.5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国有控股企业为419.8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为4 144.8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196.0亿元,分别占比为8.8%、87.1%和4.1%。

(2)产品销售收入。2019年全国大米加工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 683.0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491.5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为3 961.0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为230.5亿元,分别占比10.5%、84.6%和4.9%(见图 8)。

图8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大米加工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3)利润总额。2019年全国大米加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0.9亿元,产品收入利润率为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6.6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为108.2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为6.1亿元,分别占比5.5%、89.5%和5.0%(见图9)。

图9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大米加工企业利润总额

2.3 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2.3.1 企业数及不同经济类型数量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入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 604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1个、内资非国有企业1 405个、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78个,分别占比为7.5%、87.6%和4.9%(见图10)。

图10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数量

2.3.2 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及产品产量

2019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的油料年处理能力为16 862.8万t,其中大豆处理能力为11 586.5万t、油菜籽的处理能力为3 287.8万t、花生处理能力为757.2万t、葵花籽处理能力为109.6万t,其它油料处理能力为1 197.5万t,分别占比68.7%、19.5%、4.5%、0.6%和 6.9%(见图 11)。

图11 2019年不同原料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生产能力

2019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油脂精炼能力合计为6 515.0万t,其中大豆精炼能力为3 196.9万t、菜籽油精炼能力为1 849.7万t、棕榈油精炼能力为613.2万t、其它原油精炼能力为855.2万t,分别占比为49.1%、28.4%、9.4%和13.1%(见图12)。

图12 2019年不同油品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油脂精炼能力

2019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处理油料合计为8327.1万t,其中大豆为 7 531.0万 t、油菜籽 450.6万 t、花生果 215.8万t,葵花籽 1.9万 t、芝麻 53.2万t、其它油料74.6万t(注:这是入统企业的加工量,其中我感觉花生果及葵花籽的处理量实在是太少了);产能利用率为49.4%。

2019年我国入统油脂加工企业生产的各类食用植物油合计为1 871.9万t,其中大豆油为1 413.6万 t、菜籽油 164.4万 t、花生油 67.4万 t、其它食用植物油为226.5万t(统计资料中没有此项数,为了平衡是作者推算出来的;另外,菜籽油和花生油的数量偏低了,因为鲁花集团一家生产的花生油就已超过了 67.4万 t)。

2.3.3 2019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工业总产值。2019年全国食用油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 661.6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79.7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2 833.4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1 948.5亿元,分别占比为15.6%、50.0%和34.4%。

(2)产品销售收入。2019年全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 248.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 023.6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2 994.1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2 231.1亿元,分别占比16.4%、47.9%和35.7%(见图13)。

图13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3)利润总额。2019年全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3.2亿元,产品收入利润率为2.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5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72.8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55.9亿元,分别占比-4.5%、59.1%和45.4%(见图14)。

图14 2019年不同经济类型植物油加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3 其它成品粮加工企业的简要情况

从统计资料上看,其它成品粮加工企业是指除小麦粉和大米加工以外的粮食加工企业,诸如玉米面和玉米渣加工、成品杂粮及杂粮粉加工、大麦加工、谷子加工、其它谷物加工及薯类加工。其简要情况如下:

3.1 企业数量

2019年其它成品粮加工企业594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9个、内资非国有企业559个、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6个,分别占比为4.9%、94.1%和1.0%。

3.2 产品产量

2019年其它成品粮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分别为:玉米面和玉米渣72.0万t、成品杂粮及杂粮粉 14.5万 t、大麦 0.1万 t、高粱 0.5万 t、谷子 4.8万t、其它谷物7.5万t、薯类折粮 0.6万t。

3.3 主要经济指标

2019年全国其它成品粮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8.7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0.8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225.0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22.9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4.1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4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182.5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24.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9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0.1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为5.5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为2.4亿元。

4 粮油食品加工企业主食品生产情况

4.1 主食品生产能力

2019年全国主食品年生产能力为:1 733.9万t,其中馒头年产能为68.2万t、挂面年产能为597.1万t、鲜湿面年产能为15.6万t、方便面年产能为326.3万t、方便米饭年产能为22.3万t、米粉(线)年产能为119.3万t,速冻米面主食品年产能为275.6万t。

4.2 主食品产品产量

2019年全国粮油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各类主食品产量合计为 853.9万 t,其中馒头30.7万 t、挂面378.5万 t、鲜湿面 8.6万 t、方便面 120.9万 t、方便米饭14.8万t、米粉(线)71.8万t、速冻米面制主食品 161.8 万 t。

5 粮油机械制造企业简要情况

5.1 企业数量

2019年全国粮油机械制造企业173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个、内资非国有企业156个、港澳台商及外资企业6个。

5.2 产品产量

2019年全国粮油机械制造企业制造的产品总数为681123台 (套),其中小麦粉加工主机为16 643台(套)、大米加工主机117 082台(套)、油脂加工主机为13 364台 (套)、饲料加工主机为28 442台(套)、仓储设备为151 530台(套)、通用设备为164 503台(套)、粮油检测仪器为 17 879台(套)、其它设备为171 680台(套)。

5.3 主要经济指标

2019年全国粮油机械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4.6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5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238.1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13.1亿元。

2019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1.7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2.9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为225.3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为13.4亿元。

实现利润总额为20.6亿元,产品收入利润为8.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0.2亿元、内资非国有企业19.3亿元、港澳台商及外商企业1.2亿元。

6 其它有关情况

6.1 粮食行业从业人员情况

2019年末全国粮食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94.15万人,其中行政机关为7.64万人、事业单位为3.46万人、各类涉粮企业为183.05万人(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49.17万人、非国有企业为115.78万人)。

在涉粮企业从业人员183.05万人中,粮油收储企业从业人员52.62万人,占总人数的28.7%;成品粮油加工企业从业人员43.39万人,占23.7%;粮油食品企业从业人员46.04万人,占25.2%;粮食深加工企业从业人员13.63万人,占7.4%;饲料加工企业从业人员24.82万人,占13.6%;粮油机械制造企业从业人员2.31万人,占1.3%。

在全国粮食行业从业人员194.15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22.20万人,占11.4%;工人115.46万人,占59.5%。在22.20万专业技术人员中,其中高级职称1.37万人,占6.2%;正高级职称4 042人,占1.8%;中级职称5.92万人,占26.7%。在工人中,技术工人39.2万人,占34.0%;高级技师7 789人,占技术工人的2.0%。

6.2 粮油科技统计情况

2019年粮食行业共报送粮油科技项目1 433个,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51个。当年粮油科技经费投入30.06亿元,从入统项目的技术领域看,加工类科研项目671个,占项目总数的46.5%,依然是粮食科研领域的重点。其次是储藏类项目215个、粮食宏观调控及信息化项目49个、粮油检测及质量安全项目53个。

2019年在粮食行业报送的1 433个项目组成中,按项目类别划分为:支撑项目8个、公益专项4个、农转项目5个、国际合作专项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11个、地方科技项目245个、单位自主研发项目591个、横向委托研究项目204个、其它325个。

上述项目的审批部门有: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地方财政及其它。

7 两点说明

(1)本资料的来源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2020年8月汇编的 “2019年粮食行业统计资料”。其中的各项数据来自各个上报的入统涉粮企业数字的汇总。由于不是全社会的统计数字,所以大部分数据与全社会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诸如企业数、产能、产量等。以食用植物油加工业为例,统计材料中,2019年油料处理能力为16 862.8万t、全年处理油料合计为8 327.1万t,这与我们油脂界常用的全国油料处理能力约为2.5亿t相比存在约为三分之一的差距。与此同时,2019年我国进口各类油料合计为9 330.8万t,我国国产油料产量为6570.4万t(含油茶籽),其中约有4 000万t用于榨油,连同进口油料全年需要处理的油料约为1.3亿t,所以统计中的油料处理量约占实际处理量的三分之二,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差距。另外,小麦粉加工和大米加工也一样。2019年我国生产小麦为13 360万t,进口小麦349万t,合计为 13 709万 t,而统计资料中,当年只处理小麦9 756.3万t;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0 961万t,统计资料中,当年处理稻谷为11 213.1万t,与实际处理均有30%左右的差距。对此,我建议在使用这些数据时,要适当加以分析,但我认为上述这些统计数字都是我们业内可以分析使用的权威统计数字。

(2)在这份材料中出现的有关百分比和图表均是我计算和绘制的;为阅读时更加顺畅,对个别地方的数字,我做了推算与补充,有的做了一些注解,等等。对这些做法或产生的差错均由本人负责,不当之处,敬请批评谅解。 (2021年2月25日于北京)

猜你喜欢
内资小麦粉加工业
小麦粉储藏过程中组分及品质变化研究进展
白俄罗斯延长小麦粉和荞麦出口禁令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SPE-GC法在小麦粉中典型农药残留物测定中的应用
台资或变“特殊内资”引解读
内外资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比较
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揭示
农业部部署扎实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
工业4.0背景下的机械加工业优化升级
商务部新批29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