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SiAlON含量对SiAlON结合刚玉材料性能的影响

2021-10-25 02:47刘晨晖张宇翠贾全利叶方保
耐火材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脱硫剂抗氧化性抗折

刘晨晖 张宇翠 贾全利 叶方保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河南郑州450052

铁水预处理过程中,三脱处理剂对鱼雷罐内衬用Al2O3-SiC-C材料氧化、侵蚀严重,加上KR搅拌法和喷吹法等的采用加剧了材料的损毁,使得鱼雷罐内衬材料的使用寿命大幅下降[1-2]。

SiAlON结合刚玉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优良的抗热震性、抗氧化性、抗侵蚀性,被广泛用于炼铁高炉[3-4]。胡莉敏等[5]研究表明,SiAlON结合复相材料比鱼雷罐现用烧成Al2O3-C、不烧Al2O3-SiC-C砖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可望作为铁水预处理鱼雷罐用耐火材料。

本工作中,以板状刚玉为骨料,以白刚玉粉、Si粉、Al粉和氧化铝微粉为基质料,经高温氮化烧成制备SiAlON结合刚玉材料;通过调整Si粉和Al粉的加入量改变β-SiAlON的设计生成量,研究了SiAlON结合刚玉材料中β-SiAlON含量对材料致密度、强度、抗氧化性、抗热震性、抗渣侵蚀性和抗脱硫剂侵蚀性等的影响。

1 试验

1.1 试验原料

试验用原料为:板状刚玉,粒度3~1、≤1 mm,w(Al2O3)>99.3%;电熔白刚玉粉,粒度≤0.088 mm,w(Al2O3)>99.1%;Si粉,粒度≤0.074 mm,w(Si)>98.5%;Al粉,粒度≤0.074 mm,w(Al)>98.5%;α-Al2O3微粉,d50=1.2μm,w(Al2O3)>99.2%。

1.2 试样制备

设计了SiAlON理论生成量(w)分别为10%、20%和30%的三种试样,分别标记为AS10、AS20和AS30。试样的具体配比见表1。

表1 试样配比

按表1配料,外加5%(w)的糊精液作为临时结合剂,混练均匀。以150 MPa压力压制成25 mm×25 mm×150 mm的条状试样和外部尺寸为φ50 mm×50 mm、内孔尺寸为φ25 mm×25 mm的坩埚试样,在110℃干燥24 h后,在氮化炉中于1 500℃保温3 h氮化烧成。

1.3 性能检测

按相关标准检测烧后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烧后线变化率、常温抗折强度、1 400℃保温0.5 h条件的高温抗折强度。采用水冷法,以ΔT=1 100℃的热震温差对试样进行1和3次热震,用热震后的抗折强度和强度保持率(热震后抗折强度/热震前抗折强度×100%)表征其抗热震性。将试样置于空气气氛高温炉中,升温至1 500℃保温3 h,冷却后取出,测量试样的氧化层厚度。

抗渣试验采用静态坩埚法:将一定量的KR脱硫包扒头上的渣或脱硫剂装入坩埚内孔中,置于高温炉中,在空气气氛中升温至1 550℃保温3 h,冷却后取出,沿坩埚孔轴线剖开,观察并测量坩埚的侵蚀情况。试验用渣和脱硫剂的化学组成见表2。

表2 试验用渣和脱硫剂的化学组成

用XRD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用SEM分析试样的显微结构,用EDS分析试样微区的元素组成。

2 结果与讨论

烧后试样的XRD图谱见图1。可以看出:各试样均由刚玉和β-SiAlON组成;随着SiAlON设计生成量的增加,β-SiAlON衍射峰的强度逐渐增强。用Panalytical HighScore Plus中Rietveld模块计算得出,试样AS10、AS20和AS30中β-SiAlO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8%、19.5%和33.1%,与设计生成量基本吻合。

图1 烧后试样的XRD图谱

烧后试样的线变化率、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常温抗折强度、高温抗折强度等检测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随着β-SiAlON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烧后线变化率由-0.05%逐渐增大到0.40%,显气孔率从19.1%逐渐降低到16.8%,体积密度和常温抗折强度变化较小,高温抗折强度从8.6 MPa显著增大到18.2 MPa。随着β-SiAlON含量的增加,试样的结合程度提高,因此致密度和强度提高[3-5]。

表3 烧后试样的性能检测结果

β-SiAlON含量对试样抗热震性的影响见图2。可以看出:随着β-SiAlON含量的增加,热震后试样的强度和强度保持率均提高,表明试样的抗热震性提高。分析认为:β-SiAlON本身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2.5×10-6℃-1),热导率高;β-SiAlON与刚玉的热膨胀系数(8.8×10-6℃-1)差异大,容易导致材料内部产生非破坏性微裂纹,可吸收热震产生的弹性应变能[4-7]。这些均有利于提高试样的抗热震性。

图2 试样的抗热震性

β-SiAlON含量对试样抗氧化性的影响见图3。

图3 试样的抗氧化性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β-SiAlON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氧化层厚度从7 mm逐渐减小至约1 mm,表明其抗氧化性显著提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β-SiAlON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显气孔率降低,阻碍了氧气的扩散[8];β-SiAlON氧化后生成莫来石致密保护层,阻碍了氧气向材料内部的进一步渗透。

侵蚀后试样的剖面照片见图4,各试样在渣或脱硫剂中的侵蚀深度见图5。可以看出:随着β-SiAlON含量的增加,渣或脱硫剂对试样的侵蚀逐渐减轻;对于同一试样,脱硫剂对试样的侵蚀比渣对试样的侵蚀严重。分析认为:β-SiAlON含量增加,试样的抗氧化性提高,抗渣性也随之提高;脱硫剂中含有高含量的CaO和CaF2,CaF2又是强溶剂,高温下降低了渣的黏度,对试样的侵蚀较为严重。

图4 渣和脱硫剂侵蚀后试样的剖面照片

图5 各试样在渣和脱硫剂中的侵蚀深度

3 结论

(1)以板状刚玉为骨料,以电熔白刚玉粉、Si粉、Al粉和α-Al2O3微粉为基质,经高温氮化烧成制备了β-SiAlON结合刚玉材料,材料中β-SiAlON的实际含量与设计生成量基本吻合。

(2)随着β-SiAlON含量的增加,β-SiAlON结合刚玉材料的显气孔率逐渐减小,高温抗折强度、抗氧化性、抗热震性、抗渣侵蚀性和抗脱硫剂侵蚀性均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脱硫剂抗氧化性抗折
KR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脱硫剂分散行为的影响
单掺、混杂纤维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浆体流变性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无氟型KR铁水脱硫剂脱硫效果实验分析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铁皮石斛苹果复合饮料加工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合成气脱硫剂PURASEC2020运行工况分析及粉化事故处理
高铝强化瓷的制备与研究
高铝强化瓷的制备与研究
微波辅助提取常春油麻藤花总黄酮工艺及其抗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