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苗方式对鲜食玉米晶煌166和万糯15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21-10-26 00:25向红梅褚福堂
农技服务 2021年8期
关键词:穴盘鲜食性状

谭 浪, 向红梅, 褚福堂, 邹 军

(1.铜仁市碧江区农业农村局, 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市农业农村局, 贵州 铜仁 554300;3.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贵州 贵阳 550001)

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其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1]。其营养价值高,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为加速鲜食玉米品种在铜仁市碧江区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当地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碧江区农推站于2019年对贵州省农推总站提供的26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为筛选适宜碧江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经济性状优良的鲜食玉米新品种用提供科学依据[2]。在此基础上,笔者于2020年在碧江区556 m海拔区域开展2个鲜食玉米新品种不同育苗方式试验,以期筛选适合碧江区推广的鲜食玉米育苗方式,以提高当地鲜食玉米的产量,进而提高种植户收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碧江区川硐街道凉湾村,面积920 m2,海拔556 m。土壤潮沙壤土,肥力中等水平,前作水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晶煌166和万糯158,均由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4个处理(穴盘育苗,肥球育苗,漂浮育苗、直播育苗),3次重复。重复间距为50 cm,处理间距30 cm。小区面积35 m2(5 m×7 m),每小区种植8行,每行21株(单株留苗),栽培方式宽窄行,规格:宽行80 cm,窄行60 cm,密度3 175株/667m2;每个参试品种处于相对一致的环境因子条件下,试验四周设保护行。采取实收实测方法,对参试品种的生物学特征、农艺性状和产量等进行考察。

1.4 试验经过

试验地于2019年3月15日深耕翻犁,3月16日至3月20日闷棚土壤消毒,3月22日,分别对晶煌166和万糯158采用营养盘、长效缓释育苗基质育苗,肥球育苗,漂浮育苗、直播育苗;3月30日开始出苗,出苗率30%~95%;4月12日对2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移栽,施45%复合肥50 kg/667m2、优质农家肥1 500 kg/667m2作底肥;5月23-25日施肥除草;6月27日、7月5日、7月12日分别对不同育苗方式的玉米进行采收。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育苗方式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

2.1.1 植株性状 不同育苗方式的晶煌166苗期长势良好,茎高为145.6~156.6 cm,平均高151 cm,其中肥球育苗最高,为156.6 cm;穴盘育苗最矮,仅145.6 cm。穗位高为23.7~75.3 cm,平均高39.2 cm,其中穴盘育苗最高,为75.3 cm;直播育苗最矮,仅23.7 cm。株型松散型,均未发生分蘖、空秆。保绿度为70%~90%,平均保绿度82.5%,漂浮育苗最高,保绿度为90%,肥球育苗和穴盘育苗保绿度均为85%,直播育苗最低,保绿度为70%。

不同育苗方式的万糯158苗期长势良好,茎高为199.1~219.2 cm,平均株高210.7 cm,直播育苗最高,为219.2 cm;漂浮育苗最矮,为199.1 cm。穗位高为77.8~85.7 cm,平均穗位高82.4 cm,其中肥球育苗最高,为85.7 cm;漂浮育苗最矮,为77.8 cm。株型半紧凑型,均未发生分蘖、空秆。保绿度均为90%,平均保绿度90%。

2.1.2 果穗性状 不同育苗方式的晶煌166穗长为16.54~17.91 cm,平均穗长17.15 cm,其中穴盘育苗果穗最长,为17.91 cm,直播穗长最短,为16.54 cm。穗粗为4.22~4.67 cm,平均穗粗4.43 cm,其中肥球育苗果穗最粗,为4.67 cm,漂浮育苗最窄,为4.22 cm。秃尖为2.52~4.49 cm,平均秃尖3.72 cm,其中穴盘育苗秃尖为2.52 cm,肥球育苗秃尖为4.49 cm。穗行数为14.4~15.6行,平均穗行数15行,其中穴盘育苗穗行数最多,为15.6行,肥球育苗最少,为14.4行。行粒数为28.0~31.6粒,平均行粒数30.1粒,其中穴盘育苗最多,为31.6粒,直播育苗最少,为28.0粒。籽粒排列均不规则,玉米粒色均为黄色。鲜百粒重为34.2~45.2 g,平均鲜百粒重为40.35 g,其中肥球育苗最重,为45.2 g,漂浮育苗最轻,为34.2 g。鲜出籽率为50.0%~64.3%,平均鲜出籽率为54.05%,其中肥球育苗最高,为64.3%,漂浮育苗和直播育苗最低,均为50.0%。穗总粒数重为120~180 g,平均穗总粒数重151.25 g,其中肥球育苗穗最重,为180 g,直播方式穗总粒数最轻,为120 g。穗轴重为55~75 g,平均穗轴重67.5 g,其中穴盘育苗和漂浮育苗的穗轴最重,均为75 g,直播育苗最轻,为55 g。

不同育苗方式的万糯158穗长为17.61~18.12 cm,平均穗长17.81 cm,其中肥球育苗最长,为18.12 cm,穴盘育苗最短,为17.61 cm。穗粗为4.80~4.98 cm,平均穗粗4.89 cm,其中肥球育苗最粗,为4.98 cm,漂浮育苗最窄,为4.80 cm。秃尖为0.2~0.9 cm,平均秃尖0.6 cm,其中肥球育苗秃尖为0.2 cm,直播育苗秃尖为0.9 cm。穗行数为13.6~14.8行,平均穗行数14.3行,其中穴盘育最多,为14.8行,漂浮育苗最少,为13.6行。行粒数在34.4~36.6粒,平均行粒数35粒,其中漂浮育苗最多,为36.6粒,肥球方式和穴盘育苗行粒数最少,均为34.4粒。籽粒排列均不规则,玉米粒色为乳白色。鲜百粒重在41.7~46.1 g,平均鲜百粒重为43.65 g,其中直播育苗最重,为46.1 g,穴盘育苗最轻,为41.7 g。鲜出籽率为43.9%~57.6%,平均鲜出籽率为49.8%,其中漂浮育苗鲜最高,为57.6%,直播育苗最低,为43.9%;穗总粒数重在158~196 g,平均穗总粒数重183.8 g,其中漂浮育苗最重,为196 g,直播育苗最轻,为158 g。穗轴重在89~116 g,平均穗轴重101.3 g,其中直播育苗最重,为116 g,穴盘育苗最轻,为89 g。

2.1.3 生育期 晶煌166采取漂浮育苗、穴盘育苗、肥球育苗处理方式全生育期均为98 d,直播育苗其全生育期为108 d。不同育苗方式的万糯158全生育期均为113 d。不同育苗方式处理从育苗到出苗期、散粉期、吐丝期的时长存在差异。

1) 出苗期。晶煌166:漂浮育苗、穴盘育苗、肥球育苗的处理从育苗到出苗均为8 d,出苗率达95%,出苗较整齐,直播育苗的处理从育苗到出苗为21 d,出苗率达70%。万糯158:漂浮育苗、穴盘育苗、肥球育苗的处理从育苗到出苗均为8 d,出苗率达95%,出苗较整齐,直播育苗的处理从育苗到出苗为21 d,出苗率达60%。

2) 散粉期。晶煌166:漂浮育苗、穴盘育苗和肥球育苗的处理进入散粉期较早,从育苗到散粉期均为57 d,直播育苗的处理最晚,为74 d。万糯158:漂浮育苗、穴盘育苗和肥球育苗处理进入散粉期较早,从育苗到散粉期均为84 d,直播育苗的处理最晚,为92 d。

3) 吐丝期。晶煌166:漂浮育苗、穴盘育苗和肥球育苗的处理进入吐丝期较早,从育苗到散粉期均为74 d,直播育苗的处理最晚,为84 d。万糯158:漂浮育苗、穴盘育苗和肥球育苗的处理进入吐丝期较早,从育苗到吐丝期均为91 d,直播育苗的处理最晚,为98 d。

2.2 不同育苗方式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

2.2.1 抗倒性 晶煌166和万糯158整个生育期抗倒性较强,未出现倒伏。

2.2.2 抗病性 晶煌166和万糯158均发生大斑病和小斑病,级别为轻感。

2.2.3 抗虫性 晶煌166和万糯158均被草地贪夜娥危害。

2.3 不同育苗方式玉米品种的产量

从表1可知,晶煌166在不同育苗方式情况下产量为401.6~653.1 kg/667m2,肥球育苗产量最高,为653.1 kg/667m2,其次是穴盘育苗,为583.6 kg/667m2,第三是直播育苗,为416.8 kg/667m2,漂浮育苗产量最低,为401.6 kg/667m2。万糯158在不同育苗方式下产量为614.6~674.6 kg/667m2,穴盘育苗产量最高,为674.6 kg/667m2,其次是肥球育苗,为652.7 kg/667m2,第三是漂浮育苗,为628.9 kg/667m2,直播育苗产量最低,为614.6 kg/667m2。

表1 不同育苗方式下2个玉米品种的鲜果穗产量

从表2可知,晶煌166各处理平均产量在各重复间差异不显著(F=1.34F0.01=9.78),肥球育苗与穴盘育苗、直播育苗、漂浮育苗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穴盘育苗与直播育苗、漂浮育苗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直播育苗与漂浮育苗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万糯158各处理平均产量在各重复间差异不显著(F=0.221

表2 2个玉米品种各处理平均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验

3 结论

鲜食玉米晶煌166在不同的育苗方式处理下,农艺性状表现不同,鲜果采收期和小区产量各处理间差异大。漂浮育苗、穴盘育苗、肥球育苗和直播育苗4种育苗方式对鲜食玉米晶煌166和万糯158的抗病性和抗虫性没有影响。除直播育苗外,漂浮育苗、穴盘育苗和肥球育苗均能使其出苗期、散粉期和吐丝期提前,使晶煌166的全生育期缩短,但对万糯158的全生育期无影响。

不同育苗方式对晶煌166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前者主要表现在苗期长势、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鲜百重、穗粒重等指标。后者主要表现为肥球育苗处理的鲜果穗折合产量最高,为653.1 kg/667m2,较对照增产27.11%;其次为穴盘育苗处理,鲜果穗折合产量比对照增产13.59%。综合分析认为,晶煌166种植适宜采用肥球育苗,可获得较高产量。

不同育苗方式的万糯158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差异较小;其产量未受育苗方式的显著影响,但以采用穴盘育苗的鲜果穗折合产量最高,为674.6 kg/667m2,较对照增产4.96%;其次为肥球育苗处理,比对照增产1.56%。因此,需对万糯158开展进一步试验,以筛选适宜的育苗方式。

猜你喜欢
穴盘鲜食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织锦巴非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红塔区鲜食玉米品种展示试验
杨凌高叶酸鲜食玉米成健康餐桌『新贵』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秋延辣椒穴盘基质育苗关键技术
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
不同穴盘育苗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