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视阈下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1-10-28 03:38崔梦丽张宇程翟苏妹李世宏
武术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模式评价

崔梦丽 张宇程 翟苏妹 李世宏

1.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2.哈尔滨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大事,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是每个国家都要考虑的问题”。[1]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于2019年1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画出了“施工图”,会议明确指出:“教育系统要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深入抓、抓深入’,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为教育新发展新跨越开好局、起好步、奠好基,且教学改革要深下去”。[2]散打进入高校将近20年,一直采用传递——接受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果和发展规模并不是很理想。[3]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CDIO教育理念引入高校散打教学中,创新散打教学模式,促进高校散打教学深化改革,提高散打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1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引入CDIO教育理念的价值追求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的林克平大学、瑞典的查尔姆斯技术大学以及皇家工学院4所大学共同提出的新的基于工程教育的教学理念及实施体系,包括三个核心文件:1个愿景、1个大纲和12条标准。[4]CDIO教育理念要求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等,并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达到预定目标。[5]CDIO教育模式起初虽被运用于工程教育,然而随着现代高校教育的发展,CDIO教育理念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教育领域,其中也包括体育教育领域。

从CDIO教育理念和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特点来看,实践性是两者的共同体现。CDIO教育理念作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突出成果,强调学生在特定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以“做中学”为教学指导思想,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武术散打的本质特征是对抗实战。[6]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对抗实战”的特点出发,不仅要注重散打动作外在表现的教学,而且必须注重动作的实战运用,避免动作练习与实战运用相脱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时代,高校教育应使学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全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武术散打教学不仅仅是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虽然散打教学一直处于改革阶段,但其仍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教学方法相对滞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CDIO教育理念的“做中学”思想正是对此有益的补充与完善。武术散打教学渗透CDIO教育理念,精选与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改变低效率的、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散打课程的兴趣,扩大散打的传播范围,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现状反思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它实际上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7]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则是指在武术散打教学中使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高校散打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传递——接受式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相对滞后的教学模式与时代需要脱轨,导致散打教学产生较多问题,以下从学生的散打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节、教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课堂评价体系尚待完善三个角度阐述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现存困境。

2.1 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节

武术散打的本质特征是实战,并且大学生练习武术散打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一些散打实战技能,以便防身自卫[8]。目前,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散打理论知识、基本拳法、基本腿法和少许的摔法,较少高校涉及实战演练,[9]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散打技术的一些表面原理,却无法理解其深刻内涵,使得武术散打的练习成了“花架子”,只会练,不会用。学生接受到的散打教学内容与其学习初衷不符,参与散打课堂的兴趣则会大大降低。同时,散打运动也失去了最本质的涵义。

2.2 散打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等的总称”。[10]目前,散打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讲解法、示范法,并未采用新兴的探究式等教学方法。[11]散打课堂始终以“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12]的结构和“讲解动作-示范动作-练习动作-纠正动作”的固有程序进行教学。教师采用此类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虽对散打知识技能的传授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散打能力、实战能力、教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无明显作用。

2.3 散打教学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目前,武术散打教学的评价体系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评价形式单一:教师注重学生散打理论知识与散打技术掌握程度的评价,忽视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其次,“重结果轻过程”:在散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以给出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方式为主,忽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13]最后,评价结果缺少反馈:散打教师在期末考核之后会对学生做出评价,但这个评价一般会以成绩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无法知晓评价内容。这种缺少反馈的评价会使得评价结果大打折扣,不仅起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有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 CDIO视阈下高校散打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乔伊斯和韦尔指出,教学模式的五个核心构成要素,分别是: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14]武术散打(简称散打),脱胎于中国传统武术,是双人按照一定规则使用拳、腿、摔等技法进行相互搏斗的运动项目。[15]将散打列入高校体育课程,是我国散打项目的重要发展战略。[16]CDIO视阈下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创新以CDIO教育理念为理论依据,在遵循学生为中心和“做中学”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操作程序、优化评价体系,并采用合理的实现条件,使散打新教学模式发挥效用,增强散打教学效果。

3.1 遵循教学原则:创新散打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创新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在散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意识。首先,教师应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散打氛围,在散打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想的主体性,确保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其次,教学设计围绕学生展开,促进学生能力、思维、素养的培养,进而收获教学成果;最后,教学评价围绕学生进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评价。从这三方面促进武术散打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武术散打人才。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创新应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做中学”原则。“做中学”是由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提出的三大战略之一,他主张:学生必须是整个学校生活和教学中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仅是学习活动中的协助者。[17]“做中学”原则是指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从经验中掌握技能。在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做中学”的原则,使学生边做边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散打知识与实战技能。

3.2 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散打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

CDIO教育理念下,开展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创新,需要明确散打课程教学目标,以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提升高校武术散打人才培养质量。CDIO教育理念提倡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高校武术散打教学目标设置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见图1)。

图1 明确教学目标基本结构

3.3 创新操作程序:创新散打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

实战是武术散打的本质特征。在散打实战过程中,除体能外,攻防技术使用程度是运动员能否获胜的重要影响因素。新教学模式下,攻防组合的练习,需摒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引入CDIO 教学理念,创新散打教学的课程结构和实施程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散打相关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实现“做中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学习散打运动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之后,教师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即将教学目标合理划分成若干个教学任务,每个阶段的教学项目(任务单元)都可以采用“构思——设计——实施——运作”4个阶段来实现。首先,构思时段——明确时段任务、做好任务准备,即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并考虑如何完成;其次,设计时段——任务实施方案设计,即学生自己设计任务的实施方案;再次,实施时段——项目实施,即要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最后,运作时段——任务评价,即根据任务要求,对学生的完成程度进行评价、反馈。本研究以“散打实战攻防技术组合”的学习过程为例,说明CDIO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散打实战攻防技术组合”是指学生根据攻防技术组合设计的相关要求,将基本的拳法、腿法、摔法结合,形成系统的技术组合。

3.3.1 学生构思,教师辅助

在学习散打相关的基本技术之后,教师向学生讲解任务目标,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说明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学习的环境。在此阶段,教师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教材、网络等资源,结合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等手段,牢记散打“远踢近打靠身摔”的技术原则,进一步掌握散打攻防技术组合设计的原则及相关要求等。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观看散打比赛的视频,帮助学生对散打实战形成直观、具体的印象,为后期学生自行构思散打实战攻防技术组合做铺垫。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散打技术动作讲解,加深学生对散打技术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散打的兴趣。

在构思散打实战攻防技术组合时,须明确技术组合不是盲目的,要充分考虑技术动作的合理性、连贯性,还要注重技术组合的直弧结合、上下相随、攻防有序等。教师根据任务目标,结合学情分析的结果,将学生进行分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6人一组)。小组内部构思如何合理、有序、无危险地完成此次散打教学任务,并进行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图2 CDIO教学模式第一时段——构思C

3.3.2 学生设计,教师引导

图3 CDIO教学模式第二时段——设计D

在此阶段,教师组织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引导学生编写散打任务计划书,计划书中要详细描述小组设计的攻防组合的技术动作。散打任务计划书如:小组1,同学A(以下均表示为A)与同学B(以下均表示为B)均正架实战姿势,A以左冲拳抢攻B; B上体微后仰,以左手向里拍挡来拳,以左蹬腿反击A腹部;A以左手向下、向外阻截B来腿,以右鞭腿反击B左腿外侧;B以左手向外、向里包抄A来腿并向上掀起,B身体重心前移,左脚进步,右脚向前上步,右手伸至A的颈部,B向A实施抱腿压颈摔将A摔倒在地。教师根据学生制定的散打任务计划书,进行点评,组织学生讨论攻防组合的可行性,同时给予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如此反复,最终确定散打任务完成计划和实施方案。[18]

3.3.3 学生实现,教师调控

学生的实现过程,即是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过程,主要以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上,在学生进行基本热身活动、专项练习之后,小组开始练习设计的攻防组合,教师在旁边观察、指导,并调控课程进度。与此同时,教师应注意组织、技术和安全等方面的督导和监控。课下,学生也可自行练习,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与教师交流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尽快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课上+课下一体化教学。该阶段,通过学生主动练习以及教师的督导,学生对散打攻防组合技术的运用更加准确、熟练,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散打技术动作掌握的自动化水平。

图4 CDIO教学模式第三时段——运行I

3.3.4 学生运行,教师反馈

图5 CDIO教学模式第四时段——运行O

在本时段,一共可分为两个步骤:学生讲解和实地演练。在学生讲解时,以小组为单位,选1名学生为代表,并选另一名小组成员进行配合,为班内学生讲解本小组的攻防组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散打技术的掌握程度。在实地演练过程中,小组成员自行分成3组,两两结合,进行攻防组合技术动作的演练,教师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以及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鼓励每位同学进行自评,并向各小组反馈改进意见。待所有小组演练结束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根据组内自评、小组互评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表现,教师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3.4 优化评价体系:创新散打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

3.4.1 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传统的散打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散打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评价体系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CDIO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散打教学改革需要彰显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这种多维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内容多元等。评价主体多元是指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校评价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学生的散打综合能力。评价内容多元是指,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纳入评价指标中,进行综合评价。

3.4.2 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散打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促进学生散打技能的全面发展。学生要全面发展就要了解自身的不足,知晓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CDIO操作程序的第4时段,学生在运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好此阶段的评价反馈,指出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哪些问题需要改进,并加以勉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每一次的教学任务过程中都有所收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发挥教学评价应有的作用,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做好自我定位,并在未来学习生活中不断弥补不足;教师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散打教学,促进散打教学的良性循环。学生也可通过武术散打的练习,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与锻炼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意识。

4 结语

CDIO教育理念在国内外的工程教育领域的成功应用,为我国高校武术散打教学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19]高校武术散打教学,要以现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为引领,正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CDIO教育理念,聚焦高校武术散打课堂,武术散打教学模式创新,从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操作程序、优化评价体系三个维度提升散打教学培养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合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散打运动的大众化、国际化发展。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华武术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武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