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镇痛膏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痛的疗效观察*

2021-10-28 12:40杜薛平董大勇黄凯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0期
关键词:消肿四肢骨折

杜薛平 徐 波 董大勇 陈 伟 黄凯健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 226200

四肢闭合性骨折是因为外力作用而导致骨质完全或者部分断裂,骨质的原有完整性被破坏。骨折处黏膜或者皮肤保持完整,未和外界相通的骨折类型则被称之为闭合性骨折[1]。四肢闭合性骨折后主要临床症状是肢体局部肿胀、畸形、疼痛、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出现张力性水泡,甚至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仅骨折本身可导致剧烈疼痛,且常伴随急性软组织损伤造成患处肌体长时间肿痛,甚者可影响骨折愈合,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为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预后,近年本科室采用自制消肿镇痛膏对其辅助治疗,取得确切可靠疗效,具体内容兹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12例,女34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59.28±12.16)岁;桡骨骨折13例,胫骨骨折16例,肱骨骨折5例,股骨骨折6例,髌骨骨折6例;病程2~43h,平均病程(11.8±2.9)h。观察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9.30±12.56)岁;桡骨骨折11例,胫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5例,髌骨骨折8例;病程3~42h,平均病程(11.5±3.2)h。两组一般资料、骨折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2)受伤时间<48h;(3)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四肢闭合性骨折。剔除标准:(1)患者基本情况较差,同时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从而导致肢体肿胀;(2)重要血管神经在骨折时受到严重损伤的患者;(3)资料不全或者中途可能退出研究的患者;(4)精神病患者;(5)对所用药物过敏者,依从性差或所需关键资料不全者;(6)开放性骨折或伴有神经损伤,局部伤口感染等。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选择骨折整复和常规药物治疗。确诊后结合骨折类型选择科学和合理的骨折整复方案,采用常规闭合手法整复治疗,分别选择骨牵引术、石膏外固定、小夹板等措施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 常规治疗+静脉滴注25%甘露醇125ml,2次/d。观察组:常规治疗+静脉滴注25%甘露醇125ml,2次/d+消肿镇痛膏外敷,1次/2d,消肿镇痛膏具体药物组成:芙蓉叶、生川乌、生草乌、紫荆皮、生南星、厚朴、姜黄、生甘草、白芷、天花粉、陈皮、黄柏、生半夏、制苍术、生大黄、煅自然铜、羌活、独活、皂角、芒硝、滑石粉。每次取出适量药膏涂抹于厚度2mm左右、长20cm、宽20cm的棉纸表面制成膏药贴,将膏药贴敷贴于骨折肿胀部位后再予以外固定,每隔1d更换1次膏药。两组均治疗5d。

1.4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1)疼痛症状积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优:0~2分;良:3~5分;可:6~8分;差:8~10分。(2)肿胀症状积分:肢体肿胀程度参照上海华山医院顾玉东教授的手部肿胀程度的分级标准评定。无肿胀(0分):患肢皮肤正常,无压痛,活动正常;轻度肿胀(1分):患肢皮纹存在,触诊时局部压痛不明显,不影响正常的肢体功能活动者;中度肿胀(2分):患肢皮纹消失,皮肤发亮,肿胀程度明显增高,影响正常功能活动者;重度肿胀(3分):患肢局部严重压痛,形成张力性水泡,受累肢体变硬,肌肉出现坚硬束条,甚至呈圆筒状僵硬,严重影响肢体功能活动者。(3)统计张力性水泡发生率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症状显著改善,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好转,30%≤积分减少<70%;无效:症状较治疗前无好转,积分减少<3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肿胀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和肿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肿胀比较分)

2.2 张力性水泡发生率、骨筋膜综合征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两组均无骨筋膜综合征发生,观察组张力性水泡发生率为8.69%(4/46),对照组为10.86%(5/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本病多由于直接外力引起,当外来暴力导致骨断筋伤,血溢脉外,气随血行,气血不通,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较重。当因外力致骨折错位时,其周围筋膜、关节囊、韧带、肌腱、脂肪亦受到急性损伤,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出而形成血肿,机体同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血管通透性改变,加重肿胀,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祖国医学认为四肢闭合性骨折属于“骨断筋伤”范畴,其发病机制多因外伤跌扑致骨断筋离,血溢脉外,瘀阻经络而致气滞血瘀。在舌象和脉象上常可见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故为肿痛。所以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要以行气活血、消瘀通络为主。血行则气有所归,气归则经脉通畅,气血各司其职,达到续筋接骨,骨正筋柔。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跌打损伤之症,专从血论。……皮不破而内损伤者,多有瘀血”,根据骨折三期辨证,骨折早期,属于血肿形成期,损伤后,脉络损伤,血离经脉,凝聚成癖,气血运行受阻,血滞不散,形成血肿产生疼痛,瘀血不散则新血不生,影响损伤的修复,其治则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多选用行气活血法治疗,取其气行则血行之意。

膏药是中医骨伤科常用的外治方式之一,我院自制的消肿镇痛膏具有清热消肿、抗炎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消肿镇痛膏组方中芙蓉叶气平而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功效,其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现代药理学研究[4]亦表明其有效部位有抗炎与止痛的效果,为难得的兼具抗炎止痛作用而副作用小的一味良药,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芙蓉叶、白芷同用增强消肿止痛功效;生川乌性味辛、苦,热,归心肝脾经,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生草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生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煅自然铜散瘀、接骨止痛,四药同用,可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瘀肿疼痛,还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制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厚朴、苍术相须而用,共奏消肿之功;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二药合用健脾燥湿、理气止痛;紫荆皮活血、通淋、解毒,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生大黄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三药联用既可下瘀血,又可消瘀热;另有天花粉清热泻火、消肿排脓;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羌活祛风胜湿、止痛;独活祛风除湿、除痹止痛;皂角开窍祛痰、散结消肿;芒硝润燥软坚、清火消肿;滑石粉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生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泻火解毒、调和诸药。全方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类别中药为主,可明显缓解骨折早期临床症状,达到通经络、续筋骨的目的,根据最新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5],中药中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对机体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充分改善机体因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不适,同时可促进机体局部受损细胞修复。

本文结果可见,治疗后观察组肿胀、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消肿镇痛膏可显著减轻四肢闭合性骨折早期肿痛,其机理可能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消肿四肢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大城市“消肿”的国外经验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