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ITP患儿的效果分析

2021-10-28 12:40李彦格管玉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计数峰值

杨 莉 李彦格 管玉洁 刘 炜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指无显著外源性病因引发的血小板减少,急性型ITP好发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例的90%,在疾病初期常伴有呼吸道或病毒感染症状,起病较为急促,常出现畏寒、发热、皮肤黏膜紫癜等症状,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治疗该疾病多采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地塞米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过敏性、自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对急性ITP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丙种球蛋白属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抑制患儿生成自身抗体,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保护血小板的效果。本文旨在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ITP患儿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7例急性ITP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50±1.24)岁。观察组54例,男27例,女27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02±1.20)岁。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ITP诊断标准[1],并处于急性期,患儿及家属知情。排除标准:因感染或遗传性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后续骨穿结果回示不支持ITP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51020513)以0.6mg/(kg·d)剂量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4d,如效果不满意可在上次使用后24d再次静脉滴注,反复2~5次。在应用地塞米松前完善骨穿检查,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眼压的变化,预防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丙种球蛋白治疗,静注人丙种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公司,国药准字:S19994004),以400mg/(kg·d)剂量静脉输注,1次/d,连续治疗5d。地塞米松使用方法和计量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1)恢复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峰值、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到达峰值时间。(2)血小板参数:抽取患儿静脉血,采用美国贝克曼DxH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3)血清学指标: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采用贝克曼CytoFLEX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计数及NK细胞比率。(4)临床疗效:治愈为患儿出血症状完全消失,血小板计数>100×109/L;显效为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计数>50×109/L或对比基础血小板增加2倍;有效为经治疗后出血症状有好转,血小板计数增加;无效为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到达峰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小板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2.2 两组血小板参数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PLT、MPV、PCT、PDW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小板参数对比

2.3 两组血清学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IL-6、IL-10、NK细胞计数、NK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学指标对比

2.4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愈23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其总有效率为77.3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ITP发生时由于血小板急速降低,患儿机体无法适应出血机制的剧烈变化,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相关抗原形成复合物后使被抗体包被的血小板经巨噬细胞吞噬,直接破坏血小板,进而发生显著出血症状,部分患者发生脏器内出血,危及生命安全。地塞米松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的作用,其通过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在机体内炎症部位集聚,阻止溶酶体酶释放、吞噬作用和炎症化学物质的合成,进而降低炎症反应,减低IL-6、IL-10水平[2]。地塞米松通过抑制白介素释放与合成,可减低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阻滞T淋巴细胞转化成淋巴母细胞,进而减少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数量,降低NK细胞数量。其还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自身抗体生成,分解已存在血小板抗体,进而降低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破坏程度,并抑制患儿自身免疫反应,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出血症状的发生[3]。单独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NK细胞比率。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到达峰值时间、血小板峰值、PLT、MPV、PCT、PDW、IL-6、IL-10、NK细胞计数、NK细胞比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经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提高血小板数量,加快病情恢复。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其通过短暂性封闭患儿机体内巨噬细胞的Fc受体,可对血小板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巨噬细胞与血小板相互结合,避免血小板受到损害;并控制血小板自身抗体的生成,调节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强患儿抗感染能力[4]。其通过调节患儿机体内IgG水平,可显著抑制血小板抗体形成,加快提高患儿血小板数量,使患儿骨髓功能得以恢复,MPV、PCT、PDW等血小板参数恢复正常,进而加快血小板恢复时间和到达峰值时间。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可使患儿机体从低、无免疫状态快速达到免疫保护状态,使抗体和抗原相互作用发挥直接中和毒素、杀生病毒细菌的作用,进而减低患儿炎症反应,使患儿出血、皮肤黏膜紫癜等临床症状得以缓解[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激活、B细胞分化,可直接造成淋巴细胞凋亡,减低血小板自身抗体的生成,进而降低巨噬细胞的功能,促进血小板数量提升,利于病情加快恢复,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通过抑制B细胞功能和封闭巨噬细胞的Fc受体对急性ITP患儿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小板参数,缩短止血时间,改善NK细胞表达,提升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计数峰值
犊牛生长发育对成年奶牛高峰奶产量和峰值日的影响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以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
锚杆锚固质量等级快速评级方法研究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