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双胎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021-10-28 12:4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双胎负性剖宫产

王 丹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产科 461000

双胎妊娠是一种高危妊娠,孕妇极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宫内死胎等并发症,出现不良分娩结局,甚至危及母婴安全。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双胎妊娠的临床比例明显升高,双胎分娩已逐渐引起妇科医师的高度关注[1]。目前,由于受到孕妇心理、双胎妊娠剖宫产指征放宽等因素的影响,使双胎妊娠孕妇剖宫产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然而国外学者发现,双胎妊娠产妇采取剖宫产并没有明显改善新生儿不良预后,且不恰当的选择剖宫产还会增加手术和麻醉风险,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新生儿窒息、切口愈合不良、新生儿肺部组织发育不全等[2]。为此,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消除负面情绪是临床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双胎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84例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42例产妇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42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33±3.67)岁;孕周8~14周,平均孕周(11.52±1.73)周;经产妇27例,初产妇1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及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13例。观察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9.25±3.62)岁;孕周9~15周,平均孕周(11.57±1.78)周;经产妇22例,初产妇2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及中专17例,大专及以上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检及健康教育,即告知孕妇定期产检,产检时向其发放双胎妊娠健康教育手册,介绍围生期相关知识,包括妊娠期饮食、活动、分娩方式、母乳喂养、产褥期康复等。观察组在常规产检及教育的基础上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干预:(1)掌握信息。护士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孕妇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的信息,如交谈、体检、查阅病历等;运用SAS和SDS评估孕妇心理状态,分析孕妇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2)讲授知识。根据掌握的信息,利用孕妇候诊、产检的空隙时间向其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即:①妊娠早期(孕12周前)。讲解双胎妊娠好处及危险性,教会孕妇识别流产危险信号,如腹部阵痛、阴道流血等,如有异常立即就诊。②妊娠中期(孕13~28周)。继续注意有无流产征兆表现,告知孕妇数胎动的方法,指导其合理饮食和适当活动,警惕妊娠并发症的发生。③妊娠晚期(孕28周后)。加强早产和宫内窘迫的预防,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胎膜早破;教会孕妇及家属识别分娩发作征象,说明自然分娩的优点及过程,介绍双胎妊娠成功分娩病例,帮助孕妇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说明分娩过程中有效的配合方法;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及好处,示范正确的喂养方法,强调早接触、早吸吮。④分娩期。再次讲解自然分娩的全过程,告知产妇配合要点,准备产妇和婴儿用物,条件允许时可由家属陪伴。(3)转变观念。帮助孕妇正确认识双胎妊娠相关知识,了解不良情绪对分娩结局的负面影响,明确建立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家属的教育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减轻产妇压力,重建分娩信心。(4)产生行动。根据孕妇实际情况,护士与孕妇共同制定孕期护理计划,包括饮食、活动、自我监测等,并在下一次产检时检查孕妇护理计划执行情况,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

1.3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于干预前及分娩后3d采用SAS和SDS评估两组产妇负性情绪,SAS和SDS均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按1~4级评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分数越高,负性情绪越重。(2)自我效能感。于干预前及分娩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两组产妇自我效能感,量表共10个项目,各项目采用Likert 4评分,“完全不正确”计为1分,“有点正确”计为2分,“多数正确” 计为3分,“完全正确”计为4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3]。(3)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即剖宫产和自然分娩。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 分娩后两组产妇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产妇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负性情绪对比分)

2.2 自我效能感 分娩后两组产妇GSE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产妇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GSES评分对比分)

2.3 分娩方式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52.38%(22/42),低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P=0.042<0.05)。

3 讨论

3.1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双胎妊娠产妇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妊娠是女性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不仅在生理和角色上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孕妇出现焦虑、顾忌等不良心理反应。特别是双胎妊娠孕妇,虽然现代医学技术能明显改善不良分娩结局,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容易加重双胎妊娠孕妇心理负担,影响其分娩及产后康复[4]。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强调因人施教,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并通过护理人员、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患者信心,促进身心健康。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低,GSES评分较高,说明通过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干预,可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升自我效能感。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收集孕妇信息、评估心理状态、了解护理需求等措施,可使护士明确护理工作重点,进而为产妇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通过讲授知识,即分阶段和多元化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措施,能明显提升产妇的健康认知,了解不良情绪对分娩结局的负面影响,有利于调节产妇不良心理状态;通过转变观念,即加强家属思想工作、纠正产妇观念等措施,可明显减轻产妇心理压力,提升自我效能水平。

3.2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双胎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现阶段,大多数双胎妊娠产妇对于分娩方式存在错误的认识,普遍认为,相比于自然分娩,剖宫产更为安全可靠。但据相关研究报道,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不仅会延长双胎妊娠产妇术后恢复时间,还会增加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5]。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较低,说明通过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干预,可降低剖宫产率。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加强产妇产前教育,包括妊娠早期介绍双胎妊娠好处及危险性、妊娠中期教会自我监测、妊娠晚期介绍自然分娩优点和成功案例等措施,可有效缓解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增强分娩信心,并帮助产妇做好自然分娩准备,进而降低剖宫产率。

综上所述,对双胎妊娠产妇实施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干预,不仅可明显降低产妇负性情绪状态,增强自我效能感,还利于减少剖宫产。

猜你喜欢
双胎负性剖宫产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双胎妊娠的孕期胎儿监护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双胞胎在妈妈肚子里怎么“住”
双胎妊娠,有何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