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多种急性并发症伴多器官功能损害

2021-10-28 12:4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0期
关键词:酸中毒补液淀粉酶

王 幸 黄 珂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1 急诊科 2 内分泌科,北京市 100091

糖尿病作为基础疾病,其各项慢性并发症被临床医生所重视,远期不良预后得到控制。但许多临床医生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ADC)缺乏足够认识,导致预后转归不良。ADC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DC)和乳酸性酸中毒(LA)。ADC发生率高达16.8%,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应引起重视。笔者近期诊治1例DKA、NHDC、LA同时发生的1型糖尿病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诊断明确,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8岁,主因“腹泻1d,意识障碍4h”于2019年11月2日就诊。患者就诊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呈稀水样便,4~5次/d,无呕吐、腹痛,因纳差自行中断胰岛素治疗,4h前出现意识欠清,谵语,二便失禁,无呕吐,无口眼歪斜,无肢体活动不利,无胸闷胸痛。既往1型糖尿病30余年,平素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查体:T 37.5℃,P 105次/min,R 31次/min,BP 113/100mmHg(1mmHg=0.133kPa),体型适中,嗜睡状态,脱水貌,点头样呼吸,呼之可应,言语不清,对答不应题,查体合作,皮肤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略紫绀,伸舌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HR 105次/min,律齐,心音可,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颈静脉反流征(+),双肾区叩痛(-),四肢甲床紫绀,皮温低,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减弱,双侧巴氏征(-)。检查回报:动脉血气分析示pH 6.956,PCO211.6mmHg,PO2139mmHg,SO2%97.8%,K 6.4mmol/L,Na 129mmol/L,Cl 98mmol/L,Ca 1.24mmol/L,LAC 7.1mmol/L,HCO35.2mmol/L,ABE-28.7mmol/L,AG 28.1mmol/L。TCO24.51mmol/L,GLU 54.15mmol/L,WBC 18.05×109/L,N%85.9%,BAMY 212U/L,TNT 0.6ng/ml,MYO 1 873ng/ml,CKMB 28.34ng/ml,BNP 6 519pg/ml,ALT 41U/L,AST 68U/L,CREA 248μmol/L,BUN 59.58mg/dl,尿KET+,PTA%64.7%,APTT 50.5s。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头颅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灶。

初步诊断:(1)意识障碍原因待查:①糖尿病急性代谢性并发症DKA、NHDC、LA,②急性脑血管病?③脓毒症?(2)急性胰腺炎?(3)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4)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5)肝功能损害;(6)凝血功能异常;(7)肺部感染?(8)急性胃肠炎?(9)电解质紊乱:①高钾血症;②低钠血症。

治疗:(1)绝对卧床,吸氧,心电血压监护,禁食;(2)大量补液5 000ml/d,输液速度200ml/h;(3)小剂量碳酸氢钠100ml纠酸;(4)小剂量胰岛素[0.1U/(kg·h),监测血糖];(5)奥美拉唑80mg、奥曲肽0.5mg持续泵入及乌司他丁10万U tid抑制胃酸及胰腺分泌;(6)头孢哌酮舒巴坦钠3g q12h抗感染;(7)前列地尔10μg qd改善微循环;(8)营养支持。第2天,补液量调整至3 000ml/d,停止纠酸。第7天恢复糖尿病饮食,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病情变化:第2天患者意识清楚,运动性失语,口干,无喘憋,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T 36.5℃,P 121次/min,R 17次/min,BP 114/62mmHg,HR 116次/min,心律不齐。心电图结合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心律,阵发性房扑。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壁肥厚,二、三尖瓣少量反流,EF 62%。腹部CT提示(1)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模糊,(2)脂肪肝,肝左叶内侧段小片低密度影,(3)左侧肾上腺增粗,(4)双侧胸腔积液、腹水。第3天患者症状同前,HR 70次/min,律齐。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腹部CT提示较前腹水增多,新发胆囊窝积液,肝脏低密度较前减低。第4天患者仍有运动性失语,头颅CT较前无变化。第6天患者语言流利,无明显不适。治疗1周后,患病情逐渐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见表1。

表1 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变化

2 讨论

本例患者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最终出现意识障碍,体征主要表现为脱水貌,结合化验结果提示尿酮体阳性,血糖急剧升高,动脉血气提示代酸合并乳酸中毒,渗透压明显升高,支持糖尿病急性代谢性并发症DKA、NHDC、LA的诊断。初始阶段不能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胰腺炎、急性脑卒中,后观察病情变化,患者虽有心肌酶成倍升高,但无胸痛胸闷症状,且心电图无动态变化,虽有血尿淀粉酶升高,但无腹痛,脂肪酶不高,腹部CT亦无典型胰腺炎表现,虽有意识障碍、失语等表现,但头颅CT无显著脑血管病变,可基本排除上述诊断。患者入院时出现意识障碍、心肌酶、淀粉酶、转氨酶、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存在多器官功能损害,APACHEⅡ评分33分,死亡率为78.6%,提示病情危重,经针对ADC的一系列治疗后,恢复如初,治疗成功。

患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心肌酶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期可合并心肌酶谱增高及心电图动态改变,但经冠脉造影证实未合并冠状动脉病理性改变[2]。ADC引起心肌酶升高的原因可能为:严重的高血糖发生渗透性利尿导致组织严重脱水,骨骼肌、心肌等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细胞代谢的紊乱,最终使线粒体坏死,酶的释放增加;其次是严重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机体处于高应激状态,心肌能量代谢增强,能量需要剧增,酶合成增加,同时耗氧量也增加,均可使血清心肌酶增高[3]。但应注意,ADC与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发生的可能。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发生后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也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4-5]。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因素心肌梗死的症状多不典型,致使AMI病情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漏诊、误诊率高,临床中应警惕,注意动态追踪心电图及检测心肌坏死标志物,及时作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以便指导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6]。(2)淀粉酶升高:ADC合并高淀粉酶血症的原因,一般认为:①血清中S-淀粉酶释放增加,肾脏对S-淀粉酶清除率下降;②低灌注、高渗透压导致胰腺受损,P-淀粉酶从胰腺腺泡渗漏;③由于胰岛素缺乏,机体脂肪代谢加速,出现高脂血症,诱发胰腺炎。二者合并时,病情加重,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7],应引起高度重视。有大样本回顾性分析表明[8],DKA是DKA合并高脂血症及AP患者较高死亡率的推动因素。因此,应首先给予适当的DKA管理。(3)意识障碍:ADC患者严重失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以及脑细胞脱水缺氧等一系列变化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还可以通过破坏血—脑脊液屏障进而引起脑血管病变,进而出现意识障碍[9]。因此,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既可伴发脑血管病又需与之相鉴别。(4)转氨酶升高:急性肝细胞损害以ALT升高为显著,而ALT和AST均升高者的肝脏损害较前者更严重。目前ADC伴发肝损伤机制尚不清楚,考虑与缺氧、脱水及严重代谢紊乱导致的肝细胞破坏有关。(5)肌酐、尿素氮升高:ADC机体严重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利尿,导致血管内血容量不足导致的急性肾前性肾衰竭是肌酐、尿素氮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DKA、NHDC和LA为常见的ADC,可单独发生,也可并发。三者治疗的共同点为大量补液,持续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消除诱因。不同点在于DKA酸中毒单独应用胰岛素及纠正脱水即可纠正,当pH低于7.1时才需要补碱,而LA酸中毒则需要相对积极地补充NaHCO3;补液过程中DKA在血糖<13.9mmol/L而NHDC在血糖<16.7mmol/L时进入补糖阶段。三者并发时应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及pH值、渗透压、血糖下降速度等权衡治疗方案。ADC轻症患者一般经口服补液、正规皮下胰岛素治疗即可恢复。重症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需予以吸氧、监护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建立静脉通道,监测血糖1次/1~2h;大量补液时要注意控制补液速度及保证出量,以防出现心衰、肺水肿、脑水肿,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及肾脏替代治疗等。

综上所述,ADC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亦可能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急性脑血管病等急危重症,危及生命。临床上需认真鉴别诊断,治疗时应尽早采取以补液、胰岛素、纠正酸中毒为主的综合措施才能做到不贻误治疗。

猜你喜欢
酸中毒补液淀粉酶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油菜蜜酿造过程淀粉酶值变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小麦萌发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怎样用好口服补液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