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在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勘察中的应用

2021-10-28 06:32马强王彦琪
能源与环境 2021年5期
关键词:探地测线溶洞

马强 王彦琪

(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贵州遵义 563000)

0 引言

近年来,贵州省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贵州一跃成为了“领头羊”“排头兵”。各地新建、扩建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由于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斜坡和腹心地带,岩溶十分发育。在这些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岩溶塌陷、突水、突泥等现象,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查明这些岩溶的位置、埋深、分布情况等特征,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至关重要。

1 方法原理

探地雷达是利用探测目标体与周围介质的导电性、介电性的差异,通过高频脉冲电磁波(106~109Hz)在电性界面上的反射来探测有关的目标体[1-2]。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传播路径、电磁场强度、波形特征将随着所通过介质的电学性质、几何形状而变化。故通过时域波形的处理和分析,可确定地下界面或目标体的空间位置及地下介质的结构[3-4],见图1。

图1 探地雷达剖面记录示意图

2 应用实例

2.1 工程概况

重遵复线高速公路K73+100~K73+550 段挖方路基位于板桥镇柏杨村,路线走向方位角143°左右。路线沿山间斜坡而建设,呈直线展布。路基西侧高边坡在开挖时,揭露一处小型溶洞,溶洞规模1.5 m×1.0 m。该溶洞正处于路基上缘坡脚某处,距离路基较近。为了保证施工和运行安全,需要进一步查明路基下方岩溶发育情况。

本次工作采用探地雷达法查明路基下方浅部(10 m 以内)的岩溶分布及发育情况。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布设5 条探地雷达剖面,分别编号为L1、L2、L3、L4、L5,见图2。

图2 探地雷达测线布置示意图

2.2 地球物理特征

路基区覆盖层由第四系(Q4)碎石、含砾粉质粘土组成;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灰岩。完整灰岩与目标体(溶洞、裂隙、破碎带)之间介电常数不同,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传播路径、电磁场强度、波形特征等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学性质、几何形状而变化。因此,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波形特征,识别出目标体的深度、规模、形状等信息。

常见的异常判断特征如下:①溶洞:电磁波反射信号幅值较强,呈典型的孤立体相位特征,通常为规整或非规整的双曲线波形特征,三振相明显,在其下部仍有强反射界面信号;②裂隙:电磁波信号同相轴断开呈尖波状或斜向带状发育,信号幅值较强;③破碎带:电磁波反射信号幅值较强,同相轴杂乱无章,雷达波形频率较低[5-10]。

2.3 仪器参数设置

本次工作选用瑞典MALA 公司的Pro EX 主机和250 MHz的屏蔽天线,探测深度一般为5 m~10 m,主要用于中深部的管线探测、不明物体及空洞探测,坝体质量和铁路公路路基检测等。数据采集过程中使用Ground Vision 软件实时成像和监测。采集参数详见表1。

表1 剖面采集参数设置表

2.4 资料处理与解释

(1)数据处理。探地雷达资料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压制干扰。采集的数据经过信号校正、信号增益、滤波、偏移成像等步骤,最终得到清晰的雷达图像。根据雷达图像中反射波组的波形与强度特征,追踪同相轴,以此确定反射波组的地质含义。

(2)资料解释。5 条测线数据采集质量较高,经过资料处理,发现仅L2-L2'、L5-L5' 两条测线出现明显的异常,其余测线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现就此两条测线做详细的地质解释。

L2-L2' 测线长约48 m,方位角139°。根据图3 所示,距离测线起点位置22 m~26 m,埋深约4.0 m~7.5 m 处,存在一处异常。该异常区域电磁波组反射强烈,同相轴错断杂乱,根据周围地质情况,推断为岩溶发育。

图3 L2-L2' 剖面探地雷达成果图

L5-L5' 测线长约48 m,方位角139°,根据图4 所示,距离测线起点位置20 m~25 m,埋深约3.0 m~6.5 m 处,存在一处异常。该异常区域电磁波组反射强烈,同相轴错断杂乱,根据周围地质情况,推断为岩溶发育。

图4 L5-L5' 剖面探地雷达成果图

2.5 异常验证

为了进一步查明与证实地下岩溶发育的深度、规模等信息,采用现场开挖的方式对本次物探异常进行验证(见图5)。通过现场开挖,在两处物探异常的位置均揭露出溶洞,与物探推测结果一直,溶洞的规模、深度与探测结果基本吻合。根据开挖情况,对溶洞进行了相应的工程处理。

图5 现场开挖验证

3 结论

通过上述实地应用及现场开挖情况,证实了探地雷达在岩溶路基勘察中的有效性,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4 点经验与建议。

(1)探地雷达对溶洞的反映较为灵敏,在浅部的岩溶勘察中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由于地下溶洞的形态各异,探地雷达反映的异常形态也不尽相同,但都表现出反射波组强烈、同相轴杂乱等特征。

(3)探地雷达数据采集效率高,操作轻便,适合浅地表岩溶勘察。对于较大深度的勘察,建议使用其他物探方法。如: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法等。

(4)对于推断的异常应加强验证,以便利用验证资料进一步指导物探的解释工作。

猜你喜欢
探地测线溶洞
探地雷达法检测路面板脱空病害的研究
堤防工程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岩溶地区)溶洞处理
基于超表面的探地雷达增强探测研究
全极化探地雷达系统
大疆精灵4RTK参数设置对航测绘效率影响的分析
出发吧,去溶洞
施工工程溶(土)洞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我国发布首个阵列式探地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