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非遗与红色文化融合的传播路径

2021-10-28 05:28谢君娜
牡丹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刘老师剪纸苏州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红色文化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激励中华民族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的语境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要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主题,以非遗为载体,让革命精神焕发新的光芒,让红色文明世世珍藏代代相传。

一、调研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如今,在全球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潮中,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受到强势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艺术的本质是创新。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分析两者融合的价值,寻求融合的策略途径,可以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同时,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调研实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古艺新生 同艺燃梦”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以“用非遗点燃红色血脉,在传承中忆百年征程”为主旨,深入江苏省苏州市,走近非遗手艺人,相遇苏州评弹和剪纸,记录匠人故事,了解非遗发展现状,并提出用非遗诠释红色精神的科学建议,在感受非遗魅力中弘扬红色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

(一)学评弹艺术,唱红色文化

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然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苏州评弹面临听众年龄断层、演员流失的局面,传承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实践团的第一站便来到了苏州评弹博物馆进行民间艺术调研活动。博物馆内收藏了苏州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体现评弹艺术的历史演出场景和行业习俗,让成员们欣赏到一次评弹的饕餮大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首《枫桥夜泊》将我们带到苏州评弹学校。孙可老师为我们演奏了一曲《枫桥夜泊》。在采访著名评弹艺人孙可老师的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苏州评弹总体受众年龄偏高,青少年观众较少,且受众年龄与其对苏州评弹的了解程度成正相关。苏州评弹的地域局限性较为明显,受众接收苏州评弹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媒体,但苏州评弹在新媒体平台中缺乏有效的传播活力,在传播形式上没有做到创新与改进。

苏州评弹作为非遗文化,它的活态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流行文化遍地开花的当下,要让年轻人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美,必须主动走近他们,用他们熟悉的形式和媒介作为桥梁,并为其量身定制一些作品。

评弹作为“文艺排头兵”,要弘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旋律,特别是在发展中国特色文化过程中,要从红色文化着手,不断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以此创作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节目,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感受到评弹的美,进而对评弹感兴趣、并与之形成共鸣。

孙老师是新时代无数奋斗者的缩影,她择一事终一生,以奋斗致青春,在平凡的岗位讲述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二)传承民族传统,走进剪纸艺术

“95后”剪纸艺人刘晓庆老师自6岁便喜欢上了剪纸。

在与刘老师的访谈中我们得知,剪纸民间艺人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和肯定,剪纸技艺的潜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新时代环境下,对于剪纸的保护与传承,刘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在创作剪纸作品的过程中紧跟时代主题,结合剪纸艺术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打造独具特色的传承模式。这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将红色文化植入剪纸艺术中,剪纸艺术作品就成为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红色文化丰富了剪纸艺术的内容,达到红色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术双向传承之效果。

刘老师谈道:“苏州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苏州城市文化的底色,将苏州红色文化融合到剪纸艺术中,能够更好地传递苏州红色精神,也丰富了传统剪纸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拓宽了苏州红色文化宣传载体和渠道,使得苏州红色文化更进一步地融合于群众生活中。”刘老师深入苏州的大街小巷,走访富郎中巷的德寿坊,探寻了苏州历史上第一颗红色五角星。刘晓庆老师以剪纸为载体,精心完成了一份特别的作品,一幅以叶天底先生肖像为主题的剪纸作品,这份礼物也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对党的崇敬之情。

刘老师提到,剪纸的传承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传承非遗文化、红色精神要做好改革创新,要充分利用资源,讲好红色故事。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剪纸作为载体,推广体验剪纸活动、巡展红色主题剪纸作品等形式,让每一个人都能从剪纸中了解到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艰难历史岁月,让每个人都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不息。刘老师提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她结合时代主题,推出一款充满创意的红色文化剪纸,实现了红色文化教育和市场销售的有机结合,一经推向市场就备受顾客喜爱,这使她更加坚定了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信心。

(三)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进仁爱社区

为了让青少年深刻感受红色经典文化,队员们结合剪纸活动在仁安社区开展了沉浸式“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队员们首先给孩子们介绍了剪纸的发展历史及剪纸文化的现状,然后,队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经典红色故事学,弘扬了革命精神。紧接着,队员们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为小朋友们展示了剪纸美丽变幻的魅力,极大地调动了小朋友们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小朋友们剪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这不仅仅锻炼了小朋友们的耐心和细心,还增进了小朋友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使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博大精深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革命精神、红色基因。小朋友们纷纷表示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做非遗的小传承者。

三、结语

红色是生命的颜色,非遗是文化的传承。青少年是非遗保护的中坚力量,他们正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引领风尚并传承文脉。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非遗文化更是伟大中华的精髓,队员们不仅加深了对非遗文化遗产的认识,还深刻感悟了红色文化精神。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它是“活”的,必须依托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一旦出现代际断裂,文化容易逐渐消失。社会实践活动大大加强了青少年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谢君娜(1990-),

女,江蘇苏州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刘老师剪纸苏州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剪纸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苏州一光
剪纸
剪纸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