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与高校大学生就业路径探究

2021-10-28 20:27高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爱国主义新时代

高伟

摘  要:大学生群体是支撑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大学生对于祖国的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就业指导更加应该结合起来,引导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使其重回正轨,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大学生就业

一、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意义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无论什么时候,“祖国”二字,永远是亿万中国人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全国高校论坛政治理论教育课上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大学生的思想理念教育工作,这是深化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基础条件,弘扬民族精神,强化大学生对于祖国的自信心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作为新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要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

二、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坚持以课堂为教育中心阵地

课堂教育是发展学生意识形态,学习,研究的中心阵地,但是当前的教育课堂内容有些空洞、乏味,很多的课堂内容无法有效联系生活实际,对于理论缺乏有力的论据支持。首先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在课堂上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其次教师应该能够尝试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和学生拉近距离的方式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从而能够有序引导他们的思维发展。最后还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多多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大学生群体逐渐树立起对于党和国家的热诚和认同情感。

(二)有效利用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校园比较自由,不仅在于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同时对于思想和话语的宣传大大放宽。高校党委以及团委部门应该有效利用好校园文化的建设阵地,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文化发展状态。例如可以利用好学生公寓的公告宣传栏,报纸等媒介,用这些大学生群体比较常用的媒体来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文化内容,让广大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接受爱国主义文化的熏陶,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培养强烈的民族精神。

(三)彰显大学特色丰富教学内容

每个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高校应当首先了解自身的发展目标,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同时来促进自身的特色发展。借助爱国主义教学活动来增强自身学校的发展特色,从而营造一个比较浓厚的教学以及文化氛围,树立属于本校的品牌形象。

(四)因地制宜把握地域优势

中国的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不仅在于中国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还在于中国有大量的抗战遗迹。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具有大量的抗战古迹和旧址,各高校应当因地制宜,有效利用自己的区域文化向学生们传输这些抗战文化。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引导探究

大学生在社会教育环境的保证和家庭经济的资助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社会合格的人才。择业是以特定的身份,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具体地展开工作,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为社会做貢献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报酬。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教师应帮助大学生消除浮躁、焦虑、恐惧及自卑的心理,强化创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做好时事宣传教育工作,弘扬时代精神,有意识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精神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一)树立自强信念,消除焦虑心理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高校大学生总是在求新与守旧、优越与自卑、求异与从众、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形成自己的观念与行为。择业过程中的浮躁、焦虑、恐惧及自卑心理一方面是青年期固有的因素,另一方面要求高校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良好心态,克服不怕苦思想的影响,扎根基层实现人生理想,在发展变化的社会中找寻最佳位置,树立强大的信心,实现自我的价值,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二)强化创新实践能力,鼓励服务经济建设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相对传统经济,知识经济实现了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的转变,从重视引进、模仿能力向强调创新能力的转变。创新能力是民族的灵魂,是竞争的核心。在世界各国科技较量日益加剧的今天,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作用及成长。正如“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坚决抵制“市场换技术”的诱惑。他认为: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交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对于大学生来说,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

(三)践行以史为镜,宣传爱国教育

唐太宗曰:“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深远流长、亘古不熄。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忠将岳飞,保家卫国、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中华民族苦难之际,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身殉国的邓世昌,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投身革命、奋不顾身。宣传爱国教育对今天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要让他们成为激励一代代人的时代楷模、社会脊梁。就业指导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学习、敬仰、效仿榜样文化,鼓励他们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特别是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行业中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晓冬.爱国主义思想传播如何更鲜活[J].人民论坛,2018(2).

[2]屠丽妍.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与方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05):276-277.

[3]王洪飞,闫方伟.“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3):66-68.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爱国主义新时代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