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脑梗死的相关性

2021-10-29 00:43陶晓明李爽周冰峰刘伟丁萌宗春光张秀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20期
关键词:脑梗面积脑梗死

陶晓明 李爽 周冰峰 刘伟 丁萌 宗春光 张秀琴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本部检验科,河北 承德 067000)

急性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流中断引发脑组织缺血坏死,约占脑卒中的70%,影响患者中枢神经功能,临床多表现为言语不清、眩晕呕吐、感觉功能障碍等〔1,2〕。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上升态势,致死致残率高达30%以上,给老年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3〕。由于缺乏专业的神经专科医师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措施,我国大部分基层医院未能快速、准确地评估老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因此,探索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评价老龄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血清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特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例如microRNA、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生物标志物等均被证实可提供额外的判断病情和预后信息,但这些生物标记物有许多局限性,如检查费用昂贵、完成检查所需的时间较长,不能很好地应用临床〔4〕。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炎症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5〕,本研究选取常规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高凝状态相关的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作为切入点,探讨四者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病情的相关性,分析四者在老年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纳入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老年脑梗死患者153例作为脑梗死组,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6〕,经MRI检查明确梗死病灶;首次发病,年龄≥60岁;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子宫等器质性病变;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患者;病例资料不全者。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4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体检为健康、体检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脑血管疾病。脑梗死组男100例,女53例,年龄60~82〔平均(68.21±3.68)〕岁,体重指数〔BMI(22.41±1.52)kg/m2〕,不良嗜好:吸烟33例,饮酒3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61~86〔平均(67.27±3.08)〕岁,BMI(22.58±1.63)kg/m2,不良嗜好:吸烟10例,饮酒9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实验室检验 所有检查者采集空腹静脉血10 ml,1 h内3 500 r/min,5 min分离血清,如果不能及时检测,于-20℃冰箱冻存。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仪,酶循环法检测Hcy水平(试剂盒购自南京澳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ACA、aβ2-GP1滴度水平(试剂盒购自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ACA以12 RU/ml作为截断值,αβ2-GP1以20 RU/ml作为截断值;采用西门子BNⅡ特种蛋白分析仪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试剂为西门子配套试剂)。

1.3神经功能严重程度、梗死面积及预后评估标准 ①脑梗死组入院后由神经内科医师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价〔7〕,NIHSS总分<5分即为轻度脑梗死(n=74),5~15分即为中度脑梗死组(n=65),≥16分即为重度脑梗死组(n=14)。②据脑梗死组MRI检查中梗死灶最大层面直径评估梗死面积〔8〕,直径<1.5 cm为小面积组(n=67),1.5~5 cm为中面积组(n=55),>5 cm并累及至少1个脑叶为大面积组(n=31)。③以门诊形式对脑梗死组随访至少3个月,由同一名神经内科医师按照改良Rankin量表〔9〕评估其预后情况,总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n=116),总分>2分或死亡为预后不良组(n=37)。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Pearso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比较 脑梗死组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比较

2.2ACA、aβ2-GP1、hs-CRP和Hcy在老年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分别诊断老年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0.843、0.754、0.858;四者截断值分别为5.83 RU/ml、10.08 RU/ml、1.52 mg/L、15.37μmol/L;四者的特异度分别为60.0%、62.1%、43.9%、60.9%;四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6.8%、94.5%、75.2%、96.8%。见图1。

图1 ACA、aβ2GP1、hs-CRP和Hcy诊断老年脑梗死的ROC曲线

2.3不同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老年脑梗患者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比较 轻、中度脑梗死组ACA、aβ2-GP1、hs-CRP、Hcy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脑梗死(均P<0.05);而轻度脑梗死组和中度脑梗死ACA、aβ2-GP1、hs-CRP、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以ACA、aβ2GP1、hs-CRP和Hcy为自变量,NIHSS评分为因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ACA、aβ2GP1、hs-CRP和Hcy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55、0.301、0.389、0.299,均P<0.05)。

表2 不同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老年脑梗患者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比较

2.4不同脑梗死面积的老年脑梗患者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比较 小、中面积组ACA、aβ2-GP1、hs-CRP、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大面积组(均P<0.05),而小面积组中面积组ACA、aβ2-GP1、hs-CRP、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以ACA、aβ2-GP1、hs-CRP和Hcy为自变量,梗死病灶直径为因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ACA、aβ2-GP1、hs-CRP和Hcy与梗死病灶直径呈正相关(r=0.408、0.391、0.339、0.308,均P<0.05)。

表3 不同脑梗死面积的老年脑梗患者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比较

2.5不同预后的老年脑梗患者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比较 预后不良组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见表4。

表4 不同预后的老年脑梗患者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比较

2.6ACA、aβ2-GP1、hs-CRP和Hcy在老年脑梗死预后中的预测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水平分别预测老年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21、0.810、0.715、0.787;四者截断值分别为7.82 RU/ml、14.66 RU/ml、2.52 mg/L、25.79 μmol/L,四者的特异度分别为58.7%、56.4%、60.0%、53.0%;四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0.0%、88.7%、86.0%、75.2%。见图2。

图2 ACA、aβ2-GP1、hs-CRP和Hcy预测老年脑梗死预后的ROC曲线

3 讨 论

脑卒中已跃居我国居民疾病死亡原因第一位,急性脑梗死在其中的占比最大,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10〕。有研究指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脑屏障受损,许多可溶性物质释放到脑脊液中,穿透受损的血脑屏障,参与外周循环〔11〕。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出现显著性改变,在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极大的潜力〔12,13〕。

ACA和aβ2-GP1与血栓形成相关,二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干扰凝血系统,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脑梗死的发生〔14,15〕。研究证实,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CA水平高于健康人,认为高水平的ACA是血液高凝状态的成因之一,与患者的短期预后有关联〔16〕。又有研究指出,ACA和aβ2-GP1作为抗磷脂抗体家族的一员,主要经由识别、结合磷脂-蛋白,对依赖磷脂的凝血过程进行干扰,产生促凝效果,诱发血栓形成〔17〕。本研究提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ACA和aβ2-GP1水平异常升高,考虑原因:患者体内ACA和aβ2-GP1相关抗磷脂抗体水平升高,血液高凝状态致使血栓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最终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18〕。动脉粥样硬化会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导致hs-CRP水平升高,继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通过刺激单核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物质,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9〕;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一种神经毒性代谢物,也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20〕。研究表明,当Hcy代谢受阻并在体内积聚时,氧自由基介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脑梗死〔21〕。本研究显示脑梗死组血清hs-CRP、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结论相似〔22〕,hs-CRP、Hcy均参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提示四者具有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潜力。

刘美玲等〔23〕研究将3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发现3组ACA水平具有显著差异,认为高水平的ACA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再次证实ACA、aβ2-GP1、hs-CRP和Hcy四者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密切相关,而高水平的ACA、aβ2-GP1、hs-CRP和Hcy提示血液高凝状态、强炎症反应,与高NIHSS评分、大梗死面积呈正相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24〕。本研究提示血清ACA、aβ2-GP1、hs-CRP和Hcy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关联,其中ACA、aβ2-GP1的AUC均>0.8,预测价值优于hs-CRP。ACA、aβ2-GP1、hs-CRP和Hcy等各项血清指标具有动态变化特点〔25〕,而本研究缺乏动态观察,有待后续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探究ACA、aβ2-GP1、hs-CRP和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病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猜你喜欢
脑梗面积脑梗死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脑梗患者应知晓的几个事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巧用面积求坐标
耳鸣是脑梗引起的吗
脑梗治疗过程中再次加重的原因分析
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