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2021-10-29 00:43刘冬王玲玲徐子翔孙博谦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20期
关键词:血尿酸尿酸收缩压

刘冬 王玲玲 徐子翔 孙博谦

(1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13; 2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颈动脉狭窄可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程度,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之一〔1〕,是患者死亡独立风险因素〔2〕。年龄≥45岁人群中,颈动脉狭窄患病率已达6.7%,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及种族的不同都是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3,4〕。血尿酸与肾脏、心血管、脑血管和外周血管靶器官的损伤有关,高浓度的血尿酸与独立的心血管风险有关〔5〕,血尿酸水平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6〕。也有研究表明,高浓度的血尿酸和靶器官的损伤不存在相关联系,因此血尿酸和颈动脉狭窄之间的关联仍存在着争议〔7〕。本文探讨神经内科和脑卒中病房住院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颈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疗区和脑卒中病房住院患者561例,平均(63.91±10.92)岁。研究收集的资料包括姓名、病案号、年龄、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排除未完成颈动脉血管超声;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完整的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法进行分组,Q1组142例,≤286.5 μmol/L;Q2组139例,>286.5且≤340.0 μmol/L;Q3组140例,>340.0且≤400.5 μmol/L;Q4组140例,>400.5 μmol/L;总体血尿酸水平为340.0(286.5,400.5)μmol/L。见表1。

表1 以血尿酸四分位数分组的基线特征比较〔n(%)〕

1.2测量方法 患者穿着轻便服装无鞋下测量身高和体重,使用具有垂直固定尺的体重秤(RGZ-120-RT,无锡市衡器厂,中国)。血压测量:血压均在休息5 min后测量双侧手臂血压,取较高数值记录,应用手动血压计(台式,鱼跃,中国)。血液学指标均为入院24 h内、空腹8 h之后采集,并送往北华大学检验科检验。颈动脉超声检查均由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有经验的超声医生实施。所有的超声医生都具有5年以上的经验,并且经过专业的培训。医生都严格遵循血管超声诊断指南。

1.3诊断标准 高血压被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既往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或正在进行降压药物治疗〔8〕。糖尿病被定义为:空腹血糖(FBG)≥7.0 mmol/L或葡萄糖耐量试验≥11.1 mmol/L,或既往有明确糖尿病病史,或正在进行降糖药物治疗〔9〕。冠心病:有明确的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史,或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及冠状动脉血管检查明确诊断。吸烟:吸烟≥1支/d,连续吸烟≥6个月。不吸烟被定义为:从未吸烟,或既往有吸烟历史但已戒烟6个月〔10〕。饮酒被定义为在过去的6个月里,每周累计摄入酒精量大于98 g〔11〕。颈动脉狭窄被定义为局限性内膜增厚大于1.5 mm或高于周围颈动脉内膜50%定义斑块形成。颈内动脉狭窄根据病变程度分为4级:轻度为<50%的狭窄,中度为50%~69%狭窄,重度为70%~99%狭窄及血管闭塞〔1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应用ANOVA法,计量资料应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构建了4个不同模型,model 1是未经过调整的模型;model 2调整了年龄和性别;model 3调整了年龄、性别、收缩压和吸烟;model 4调整了年龄、性别、性别、收缩压、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计算各种比值的诊断价值,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表示结果。

2 结 果

2.1血尿酸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在未做调整的模型中,与Q1组相比,Q4组对颈动脉狭窄展现出了较大的风险(OR=2.257,95%CI:1.294~3.939),趋势P值为0.004。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之后,尿酸与颈动脉狭窄显著联系,与Q1组相比,Q4组对颈动脉狭的风险为OR=2.060(95%CI:1.158~3.666),趋势P值为0.019。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收缩压之后,尿酸与颈动脉狭窄亦存在相关,与Q1组相比,Q4组对颈动脉狭的风险为(OR=2.058,95%CI:1.156~3.664),趋势P值为0.019。对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进行了调整,尿酸依旧展现了与颈动脉狭窄之间的关联,与Q1组相比,Q4组对颈动脉狭的风险为(OR=1.926,95%CI:1.068~3.473),趋势P值为0.039。

2.2血尿酸对颈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 尿酸的AUC为0.576,95%CI:0.519~0.632。尿酸396.5 mmol/L对于颈动脉狭窄的预测展现出了最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3 讨 论

尿酸是核苷酸氧化代谢产物,可促进氧化应激,增强血管内皮凋亡〔13〕。研究认为尿酸可通过干扰脂质代谢〔14〕、减少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的合成,促进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导致动脉硬化〔15〕。尿酸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素。最新的研究发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治疗不仅可治疗高尿酸血症,在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负担方面也存在明显作用〔16〕。

研究发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为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6〕。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尿酸及颈动脉狭窄是存在显著相关。在2018年关于血尿酸与颅外动脉狭窄的研究表明,血尿酸的浓度升高与颅外动脉狭窄存在着显著的联系,椎动脉是最容易被血尿酸升高所影响的血管〔17〕。李慧等〔18〕的研究也发现,在高血压人群,血尿酸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存在着明显的关联。血尿酸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这些疾病的存在会影响血尿酸对颈动脉狭窄的作用〔19〕。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血尿酸与颈动脉狭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联系,即使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收缩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这些危险因素,血尿酸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并未见明显改变。所以血尿酸可作为颈动脉狭窄的可靠检测指标之一。本研究是基于医院人群进行的横断面研究,并且纳入研究的人群数目较少,所以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需要大样本的研究。

猜你喜欢
血尿酸尿酸收缩压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喝茶能降尿酸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