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心理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1-10-30 06:25王丹丹
云南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维持性尿毒症护理人员

王丹丹

(开封市人民医院 肾病风湿科,河南 开封 475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因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导致的终末期尿毒症的主要手段,患者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可以使其脱离危险期,延缓疾病发展,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时间较长,长期的透析治疗会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1-2]。心理护理模式与只注重监测患者病情的常规护理干预不同的是,其以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为重点,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测量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而最优化地帮助患者改善其情绪状态,促进身心健康[3-4]。本文主要通过对2 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从而分析心理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治的8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以抛硬币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 例。纳入标准:(1)病情较为稳定;(2)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出现严重衰竭;(2)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慢性疾病;(3)有严重的精神障碍;(4)不愿意配合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40~71 岁,平均年龄为(50.27±2.79) 岁;原发性肾病9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引发尿毒症11 例,糖尿病引发尿毒症8 例,高血压引发尿毒症7 例,狼疮性肾炎引发尿毒症5例。观察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为(50.38±4.79) 岁;原发性肾病10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引发尿毒症9 例,糖尿病引发尿毒症11 例,高血压引发尿毒症6 例,狼疮性肾炎引发尿毒症4 例。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含检查患者体征,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体重,为患者提供基本饮食,告知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服用相关药物,及时向医师报告患者的病情进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方法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会面交流,询问其对饮食、环境等方面的看法和意见,在许可的范围内积极响应患者的需求;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并进行安慰和开导,在患者情绪平稳的状态下,对其讲解相关的疾病健康知识,并说明心理护理的意义及其将对患者产生的效益。(2)协同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日常饮食的控制,药物的服用等日常自我护理;同时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的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中来,例如与患者一起倾听护理人员的知识宣讲,准备患者喜爱的食物,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等;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的关怀和温暖,认识到自己并不会因为疾病而被家庭所讨厌和抛弃,增强其对护理的依从性,提高内在的力量。(3)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在饮食方面,可于患者睡前提供助眠的牛奶;在环境方面,护理人员应适当对房间环境进行装饰和改善,例如摆放一些有趣的小物件,插花、装置可调节灯光的灯具等,于患者睡前播放舒缓助眠的音乐等,还可指导患者在睡前进行适量的运动。(4)交往护理:护理人员可为患者之间建立交往的平台,可以通过建立qq、微信群等将患者组织起来,使其积极自发地沟通交流,也可通过建立围棋、唱歌、演讲等兴趣小组促进患者之间的和谐交往;可定期组织茶话会,可采取抽签、游戏、指名、自由分享、演讲等方式进行护理经验和心得分享交流。

1.3 观察指标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8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程度评估。焦虑自评量表主要包括呼吸困难程度、尿意频数、睡眠障碍、躯体疼痛等项目内容;满分为100 分,临界值T=50,50 以下表示无焦虑,50~59 之间表示患有轻度焦虑,60~69 之间表示患有重度焦虑;70 及以上表示患有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主要包括睡眠质量、情绪状态、食欲、体重等项目内容;满分为100 分,临界值T=53,53 以下为无抑郁,53~62 间为轻度抑郁;63~72 间表示中度抑郁;72 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t作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2 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2 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P >0.05 <0.05 >0.05 <0.05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55.48±13.46 41.33±7.46 61.57±10.22 42.23±6.33观察组 40 56.76±14.17 32.12±6.16 62.44±11.08 31.12±7.89 χ2 0.18 2.38 0.16 3.28

3 讨论

常规护理是临床护理应用中较为常用的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但由于其主要关注护理操作和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没有关注到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因而效果不佳[5-6]。心理护理也是临床护理应用中常采取的模式,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扭转、身心健康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其始终将“患者”置于护理工作的第一位,围绕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护理工作,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帮助患者进行消极情绪的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增强其对护理的依从性[7-9]。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进行健康指导可使患者加强对其病情的认识,提高对护理的配合度。患者自我护理和家属的参与不仅能够促使患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信心,还能够在家属的鼓励下促进负面情绪扭转。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睡眠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治疗和护理的进程,而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能够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增强其身体活力。护理人员积极为患者搭建沟通交往的平台,能够促使患者提高其社会效能,通过交流交往促进其心态发生转变,利于情绪的良性转化。文中结果显示,护理前,2 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好转。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核心的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恢复,具有优良的临床护理效益。

猜你喜欢
维持性尿毒症护理人员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量化评估策略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的价值分析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