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化学药剂对鲜枣青霉属的抑制效果

2021-10-30 23:34孟文芬
新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鲜枣

摘 要:为提高鲜枣贮藏保质期,试验选取采后鲜枣贮藏期发生的侵染性病害青霉属为研究对象,用几种低残留的化学药剂来筛选对青霉属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ASM对青霉属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鲜枣;青霉菌;抑制效果

鲜枣维生素C含量充足,是我国优良的水果品种,但在贮藏期病害严重,这严重制约着枣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细菌病原和真菌病原及其复合侵染引起的采后病害是鲜枣腐烂的重要原因。通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诱导果蔬的抗病性已成为控制或减轻鲜枣采后病害的新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试验材料:鲜枣。

试验试剂:硅酸钠、氯化钙、硝普钠、过氧化氢、苯丙噻重氮、PDA培养基。

1.2 试验方法

1.2.1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挑取发病后的枣果,切取其发病组织4~5平方毫米,无菌水冲洗后用70%酒精浸泡30秒,移至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分钟,取出用灭菌水冲洗3遍,移至普通PDA培养基上28℃培养。待长出菌落,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分别挑取菌落转接于PDA培养基28℃培养,采用单菌落分离法纯化培养,4℃保存。

1.2.2纯化菌种形态学鉴定。镜检确定病原菌的种类,鉴定到属。鉴定结束挑取青霉属病菌制成菌悬液,滴1滴于PDA培养基上,28℃恒温培养72小时,备用。

1.2.3化学药剂对青霉属的抑菌效果初筛。用直径为13毫米的打孔器在青霉属的平板菌丝体上切取菌饼,接种到0.5%(v/v)的化学药剂的培养皿中央,设定3个平行,不含药剂的PDA平板为对照,28℃培养。当对照的菌体长至培养皿边缘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抑菌率计算公式:

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原菌饼直径)×100% 1.2.4较好效果化学药剂对青霉属菌丝生长的影响。PDA培养基高压灭菌后冷却至60~80℃时,加入无菌水配置的化学药剂,药剂含量分别为0.125%、0.250%、0.375%、0.500%(v/v),不含药剂的PDA平板为对照,将菌饼接种到培养皿中,28℃恒温培养5天后,测定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以抑菌剂有效成分含量的对数值(x)与菌丝生长抑菌率的机率值(y)计算独立回归方程及EC50(抑菌率为50%时所需化学药剂的有效浓度)。

1.2.5 数据分析。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0统计分析、Origin 8.0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几种化学药剂对青霉属的抑菌效果

从表1可得过氧化氢和苯丙噻重氮对青霉属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90%以上,硝普钠的抑菌效果次之,硅酸钠和氯化钙对青霉属的抑制率较低。过氧化氢、硝普钠和苯丙噻重氮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挑选苯丙噻重氮药剂进行下一步试验。

2.2 不同浓度的苯丙噻重氮对青霉属的抑制效果

如图1所示,苯丙噻重氮处理能有效抑制菌属菌丝的生长,且抑制效果明显。在0.125%(v/v)浓度下,抑菌率高达74%,当浓度为0.5%(v/v)时,青霉属菌丝的生长几乎被完全抑制。

化学药剂对青霉属的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以抑菌剂有效成分含量的对数值(x)与菌丝生长抑菌率的机率值(y)计算独立回归方程及EC50。苯丙噻重氮的回归方程为:y=7.3809x-19.3560,拟合度达到96.53%,说明方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行性。依据方程计算得出青霉属有效抑制的生长浓度 EC50为0.20%。

3 结论

从本次试验中发现,病枣果实中分离鉴定得到的主要病原菌青霉属病菌是枣果霉腐病的主要发病菌株,不同化学药剂对青霉属病菌的抑制试验表明,苯丙噻重氮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且当EC50为0.20%时对病果青霉属的抑制效果显著,药剂残留危害最低。鲜枣采收后储藏加工可考虑采用0.20%的苯丙噻重氮來提高其保质期。

■作者简介:孟文芬(1993.6-),女,硕士在读,从事草地生态研究。

猜你喜欢
鲜枣
鲜枣果实贮运品质相关理化指标的筛选
山西临猗: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鲜枣文化节
山西:临猗打造中部地区最大冬枣产业集散地
海东地区日光温室七月鲜枣栽培技术要点
山西临猗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冬枣产业集散地
鲜枣贮藏
红枣到底生吃好还是泡水喝好
一把鲜枣补足维C
鲜食枣树各器官中矿质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增强科技支撑 提高管理水平推进我国鲜枣产业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