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促调序贯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临床研究

2021-11-02 08:39董娟娟王小娣杨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1期
关键词:卵泡气血内膜

董娟娟,王小娣,杨慧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EMs,是妇科常见的激素依赖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内膜组织纤维化和周期性出血,可引起不孕、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痛等症状,约5%~15%育龄期女性受累,研究发现不孕症与EMs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50% EMs合并不孕[1],且不孕女性患EMs的几率较正常女性高6~8倍[2]。近年来,EMs与不孕的关系受到临床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EMs合并不孕的发病机制至今仍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免疫[3]、内分泌、解剖、种植着床以及胚胎发育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扰乱盆腹腔的微环境、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干扰卵泡发育及卵巢排卵、影响输卵管的拾卵、运输能力,从而影响患者自然妊娠[4]。目前临床上治疗内异症多采用腹腔镜手术加药物治疗的方式,本病术后复发率较高,如在术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能妊娠,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因此,为解决术后西医激素治疗存在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成功妊娠率低的难题,武权生教授为甘肃省名中医,30余年在临床上以中医药整体观念理论思想为指导,通过辨证论治,顺应妇女月经周期的气血盈亏规律,进行中医分期治疗,运用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的辩证方略,提出以“疏、通”为标,“促、调”为本的疏通促调序贯疗法,提高EMs不孕患者的妊娠率颇有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及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n=41)和对照组 (n=41)。研究组年龄24-42岁,平均(33.17±5.25)岁;病程 1-5年,平均 (2.56±1.23)年。对照组年龄23-43岁,平均(33.27±5.41)岁;病程1-5年,平均(2.76±1.2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满足可比性,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规范》相关诊断标准[5];(2)符合《临床诊疗指南》中不孕的诊断标;(3)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病情者;(4)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知晓治疗方案并同意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子宫腺肌病、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异常、盆腔炎、宫外孕史者;(2)男方引起的不孕;(3)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4)合并精神疾病或(及)精神疾病史者;(5)对本文的药物过敏;(6)伴有其他急慢性感染病变;(7)输卵管不通或畸形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不孕;(8)近1 个月内使用激素、避孕药物等;(9)机体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病变;(10)参与其他相关研究。脱落标准:(1)依从性差,未按医嘱入药或定期检查;(2)自动退出研究;(3)失访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让患者口服孕三烯酮胶囊,在月经的第1d开始用药,每3d用药1次,每次用药2.5mg。用药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研究组:孕三烯酮治疗和对照组相同,经前选用导师武权生教授以张仲景的《伤寒论》之四逆散为基础方化裁的验方,药物组成为:柴胡10g,枳实12g,炒白芍15g,醋香附10g,台乌药9g,炒王不留行10g,路路通15g,荔枝核30g (捣碎),三棱9g,莪术15g,赤芍15g,当归20g,盐巴戟天15g,黄芪30g,熟地12g,炙甘草6g,每日1剂,分2次口服,月经前一周开始服用,连服6剂停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经后选用武教授取先贤经验,并结合现代临床实际情况自拟的温肾暖宫方,药物组成为:鹿角霜15g,盐菟丝子18g,盐巴戟天15g,炙淫羊藿15g,盐杜仲15g,盐补骨脂12g,党参15g,熟地黄15g,酒萸肉10g,麸炒白术18g,黄芪25g,炒白芍15g,当归15g,羌活6g,甘草6g,每日1剂,分2次口服,月经干净后开始,连服14剂停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忌生冷,避风凉。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同时配合药渣蒸热后外敷小腹部。

1.4 观察指标

1.4.1 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

判定标准:痛经、不规则腹痛、性交痛、月经紊乱等妇科症状均消失或改善,为显效;以上症状仅2~3项改善,或1~2项消失,为有效;以上症状仅1项改善或1项消失,为缓解;以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6]。总有效率 =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 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2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

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于卵泡成熟日 (即卵泡直径大于18mm时),采集患者子宫内膜厚度。

1.4.3 两组患者卵巢功能的比较

用药治疗前1d和治疗2疗程时,检测患者的促卵泡激素(FSH),用B超监测患者的成熟卵泡个数,了解患者的卵巢功能变化。

1.4.4 两组患者的成功妊娠率的比较

于治疗后6个月、1年时,随访患者的成功妊娠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s,mm)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s,mm)

注: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41 4.64±1.28 8.22±0.71 -15.582 0.000对照组 41 4.71±1.27 7.18±0.56 -11.425 0.000 t-0.232 7.319 P 0.817 0.000

2.3 两组卵巢功能变化比较

治疗前,FSH 水平和成熟卵泡个数比较,P>0.05 ;治疗后,两组FSH 水平低于治疗前,成熟卵泡个数多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 FHS 水平低于对照组,成熟卵泡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变化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变化比较 (±s)

注:卵巢功能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FSH(IU/L) t P 成熟卵泡个数(个)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41例) 11.10±3.69 5.10±1.61 9.536 0.000 0.63±0.24 0.96±0.14 -7.471 0.000对照组(41例) 11.0±2.40 6.20±1.75 10.472 0.000 0.62±0.25 0.82±0.27 -3.597 0.001 t 0.071 -2.956 0.182 2.805 P 0.944 0.004 0.856 0.006

2.4 随访比较两组成功妊娠率

随访1年两组患者均无妊娠丢失,研究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随访比较两组成功妊娠率(n,%)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细胞增生、种植、浸润和远处转移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可引起不孕,高发人群为育龄期妇女,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患者盆腔内脏器组织粘连等,使盆腔解剖结构改变,引起输卵管的严重堵塞、卵巢排卵功能降低,精卵结合运输和受精卵着床受影响。临床上一般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但复发率高,所以近年来临床术后多结合药物进行治疗[7]。祖国医学对不孕症早有记载,清·陈士铎,陈氏《石室秘录·卷之五·论子嗣》中曰:“……女子不生子者有十病……十病即是:一胞胎冷,二脾胃寒,三带脉急,四肝气郁,五痰气盛,六相火旺,七肾水亏,八督脉病,九膀胱气化不行,十气血虚而不能摄血”,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肝郁气滞、痰湿瘀阻、脾肾亏虚、冲任气血失调,进而引起胞宫失养,胞脉不通,两精失于相搏,发为不孕。中医学基本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肝藏血,主疏泄;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不孕症的发病与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又因《丹溪心法》曰“求子之道,莫如调经”,故武权生教授在总结继承古训的基础上,根据月经周期阴阳消长变化,即经期重阳转阴,经后阴长阳消,排卵期重阴转阳,经前阳长阴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EMs相关不孕的病机特点是以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冲任失调为本,肝郁、痰湿、血瘀为标。故治疗当以调经为要,顺应月经周期中机体气血盈亏及阴阳消长变化规律,提出疏通促调的思想进行周期序贯治疗,即调经促排助孕,疏肝化瘀通滞。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中提及“妇人之道,始于求子,求子之法,莫不先调经”,武权生教授认为临床上月经后期、量少,与早期卵巢功能减退症状相似,因此调节月经的期、量、色、质,改善子宫内环境及卵巢功能有助于提高受孕率[8]。

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论子嗣》提及“任督之间,尚有瘕之症,则精不能施”;《张氏医通》提出“湿盛则气滞,气滞则精虽至而不能冲透子宫,故尔不能成孕”,经前是精卵结合、受精卵着床的重要时期,肾脏由重阴逐渐转为重阳,肾精气阴阳盛衰决定生殖功能,中医治疗当以固肾助孕为主,疏肝通滞为辅。故武权生教授总结EMs不孕的病机以痰、湿、瘀、滞互结胞宫为实,而气滞贯穿始终,化痰祛瘀首先要治气,故治疗以“疏、通”为标,当以疏肝理气、化瘀通滞为经前主要治疗原则,以疏通输卵管、改善盆腔环境,以四逆散为基本方疏肝理气行滞,即柴胡疏肝理气,透达阳郁;枳实散结降逆、行滞消胀;二者一升一降,运转枢机;白芍平肝止痛、养阴补血;与柴胡合用,一气一血,收散结合,善治气血郁滞;炙甘草益气和中,与白芍同用,一柔一缓,缓急止痛。四药相伍,使邪去郁开,气血调畅。配合醋香附、台乌药温经散寒止痛;王不留行、路路通、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荔枝核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三棱、莪术与皂角刺合用,共同发挥破气活血、化瘀消瘕止痛的功效;赤芍、当归可有效改善输卵管蜷曲、僵直、变硬等情况;黄芪、熟地、巴戟天益气养血,如此治疗则气滞、血瘀、寒湿之邪皆祛而不伤正。全方合用,共同发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温经通脉,补肝益肾,软坚散结的作用。同时,药渣盐炒热敷的温热作用促进了盆腔的血液循环,使输卵管通畅,促进精卵结合,提高患者受孕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月经干净后是卵泡发育的主要时期,治疗以“促、调”为本。肾主藏精、生殖,卵子也为生殖之精,其藏于肾,依靠肾中精气充养,肾精充足,卵泡发育成熟[9]。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具有温煦、推动作用。肾阳充足因而促进卵泡更好发育;血脉得阳则通,气血通达则胞宫得以濡养,为受精卵着床提供条件。肾中阳气推动输卵管纤毛蠕动,预防输卵管的粘连,促进卵子的排出以及受精卵的运输。肾为先天之本,温补肾中阳气,补足命门之火是根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健运水湿不滞、痰湿不生,因此健脾补肾、调经促排为月经干净后的治疗原则。遂月经干净后予以武权生教授自拟温肾暖宫方,全方取补中益气汤及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意加减,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温养胞宫,调节子宫内膜,改善卵巢功能,促进卵子成熟及受精卵着床。方中熟地、巴戟天、杜仲、菟丝子、淫羊藿、补骨脂、枸杞子、续断补益肾阳,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大枣以健脾益气;加当归通血络,使补而不滞;白芍、酒萸肉柔肝滋肾,使温补而不燥,鹿角霜填补督脉、羌活启动督脉之阳,督脉阳气自复,则诸经皆通。全方补益脾肾,气血充盈濡养胞宫、内膜、卵子,为受精及着床做准备,最终提高着床率、受孕率。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说明疏通促调序贯疗法可有效减轻EMs盆腔疼痛症状的程度,调理月经至规则,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容受性可反映子宫内膜允许胚胎黏附、定位、着床的状态[10],是评估子宫接受胚胎能力的重要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可间接体现内膜的功能,其受雌孕激素的调节呈周期性改变,适宜厚度的子宫内膜是胚胎着床的重要条件[11]。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说明疏通促调序贯疗法可进一步改善EMs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从而形成女性正常的排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促卵泡生成素低于对照组,成熟卵泡数多于对照组,表明疏通促调序贯疗法可有效改善EMs不孕患者卵巢功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受孕内环境。研究表明[12],腹腔镜手术后1年是最佳的妊娠时间,术后妊娠率越低、妊娠结局越差。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疏通促调序贯疗法有利于提高患者妊娠率。综上所述,疏通促调序贯疗法可提高EMs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从而提高妊娠率,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卵泡气血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气血不足我来看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PRSS35在鸡卵泡膜细胞中的表达与卵泡液雌激素含量的关系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