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肠溶片质量稳定性研究

2021-11-02 08:39余为秦德松刘洋李琴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1期
关键词:肠溶片红霉素重复性

余为,秦德松,刘洋,李琴芬

(重庆市黔江食品药品检验所,重庆 409000)

0 引言

红霉素是一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常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用药,主要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蜂窝织炎、猩红热;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李斯特菌病等[1-7]。本文依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考察红霉素肠溶片制备工艺稳定性与科学性,为其储存、供应、贮藏、使用等各环节中质量的稳定性提供依据。

1 仪器、药品与试药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1260美国安捷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METTLER TOLEDO分 析天平XP205型,感量0.00001g(美国梅特勒);METTLER TOLEDO分析天平XP204型,感量0.0001g (美国梅特勒);SHH-SSGD恒温恒湿箱(重庆永生);UV-2550紫外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5560抗生素测定仪(北京先驱威锋);RCZ-8M溶出仪(天大天发)

1.2 药品与试剂

红霉素肠溶片,规格0.125g;剂型:肠溶薄膜衣片;批号160501、160502、160503;生产日期:2016年5月;铝塑板包装储存;以上均由重庆科瑞南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红霉素标准品(批号130307-201417,每毫克相当于928单位)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短小芽孢杆菌[CMCC (B)63202];所用试剂除乙腈为色谱纯,其他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学考察

2.1.1 溶出度方法学考察

线性关系:精密称取约100mg的红霉素对照品,加10mL乙醇溶解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H6.8)定量稀释成约含30、40、50、60、70μg/mL溶液,测定吸光度(482nm)。以红霉素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吸光度(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Y=0.01174X-0.07782,r=0.9996(n=5)。结果表明,红霉素质量浓度[0.28~0.81μg/mL]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自批号为160501的供试液并将其置于室温下,分别在0、2、4、6和8h测量吸光度(482nm)。结果是RSD为0.44%(n=5),表明溶液在8h内稳定良好。

重复性试验:取批号160501的供试品溶液,检测人员依法平行制备6份,测定溶出量,结果溶出量为91%(平均值),RSD为1.18%(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中间精密度:照重复性试验方法,由两名分析人员在不同日期分别测定6份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共计12组数据。结果溶出量91%(平均值)。RSD为1.12%(n=12),表明中间精密度良好。

加标回收试验:按处方配置,照样品浓度水平加入80%、100%、120%红霉素对照液各三份,共9组数据,测定平均回收率99.53%,RSD=1.36%(n=9)。

2.1.2 红霉素A组分方法学考察

线性关系:称取约50mg红霉素对照品加5mL乙醇溶解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H6.8)定量稀释成约含3.0、3.5、4.0、4.5、5.0mg/mL溶液,依法测定峰面积。横坐标(X红霉素质量浓度),纵坐标(Y液相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Y=3.85921X-51.61577,r=0.9999(n=5),结果表明红霉素质量浓度[3.06~5.10m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稳定性试验:将供试液置于室温下(批号160501)。分别在0、2、4、6和8h注入样品,并测量峰面积变化。结果的RSD为0.25%(n=5),表明测试溶液在8h内稳定。

重复性试验:取样品(批号160501),依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和2份对照品溶液,按要求测定红霉素A组分,结果红霉素A组分(平均值)90.2%,RSD为1.05%(n=6),表明方法有良好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依照重复性试验方法,由不同分析人员在不同日期分别测定12组完整数据,结果红霉素A组分平均值89.9%,RSD为1.26%(n=12),表明中间精密度良好。

加标回收试验:按处方配置,照A组分样品浓度水平加入80%、100%、120%红霉素对照液各三份,共9组数据,测定平均回收率100.04%,RSD=1.12%(n=9)。

耐用性试验:按要求配置红霉素系统适用性对照品,考察柱温60℃、65℃、70℃;流动相pH6.8、7.0、7.2;流速0.95、1.00、1.05mL/min;杂 质C与 红 霉 素A峰 分 离 度,分 离 度:1.24~1.73,基本达到系统要求。

2.1.3 红霉素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8-12]

线性关系: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测定一剂量法,精密称取约10mg红霉素于10mL容量瓶中,加乙醇1mL溶解后,用pH7.8磷酸盐缓冲液定量稀释成约含5.22、6.14、8.50、10.00、11.78、13.85、16.28、19.15μ/mL溶液,依法测定抑菌圈直径。以红霉素浓度对数值(X)为横坐标,(Y:抑菌圈直径-中心浓度)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Y=3.85X-3.8458,r=0.9991(n=9),结果表明红霉素浓度在5.22~19.15μ/mL范围内与Y值关系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批号160501供试液室温放置,在0、2、4、6、8h分别测定,通过抑菌圈变化以抗生素微生物二剂量法计算含量,结果RSD为0.45% (n=5),表明供试品溶液8h内稳定。

重复性试验:依法取批号为160501的样品,并行配制6份供试品溶液和1份对照溶液,并按两剂量法测定红霉素含量。红霉素平均含量值为99.6%,RSD=0.98%(n=6),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共12组数据——照重复性试验方法,由两名测试人员在不同日期分别测定供试品溶液6份,结果红霉素含量平均值98.7%,RSD=1.92%(n=12),表明中间精密度良好。

加标回收试验:采用二剂量法,照样品浓度水平加入80%、100%、120%红霉素对照液各三份,测定平均回收率98.45%,RSD=1.86%(n=9)。

耐用性试验:采用二剂量法,考察培养基pH值7.8、8.0、8.2;磷酸盐缓冲液pH值7.6、7.8、8.0,含量测定值方面无明显变化,表明本方法耐用性良好。

2.2 加速稳定性试验

取3批次红霉素肠溶片按(2015版)的《中国药典》——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调节恒温恒湿箱:于(40±2)℃、(75±5)%RH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试验的0、1、2、3及6月末分别取样1次,按(2015版)《中国药典》二部进行检验。

2.3 长期稳定性试验

取3批次红霉素肠溶片按(2015版)的《中国药典》——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调节恒温恒湿箱:置(30±2)℃、(65±5)%RH的条件下放置24个月,在试验的0、3、6、9、12、18、24月末分别取样一次,按(2015版)《中国药典》二部进行检验。

2.4 结果

考察项目:对红霉素肠溶片性状、鉴别、溶出度、重量差异、红霉素A组分、含量测定进行检验。

红霉素肠溶片依造2015版《中国药典》进行了加速、长期稳定试验考察,并观察了直接同药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对本品稳定性的影响,其质量情况在考察期间未有显著变化。3批样品的性状、鉴别、重量差异、溶出度、红霉素A组分、含量测定等试验结果均符合规定。加速稳定性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提示:在临床用药包装条件下,本品在24个月内稳定,同时为有效期2年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详见表1~6。

表1 红霉素肠溶片(160501)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

表2 红霉素肠溶片(160502)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

表3 红霉素肠溶片(160503)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

表4 红霉素肠溶片(160501)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表5 红霉素肠溶片(160502)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表6 红霉素肠溶片(160503)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

猜你喜欢
肠溶片红霉素重复性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化学分析方法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确定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怎么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
“肠溶片”该怎么服
高职教育中针对“对口单招学生”教学改革的探索
饭后1小时服用红霉素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