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

2021-11-02 02:21
现代苏州 2021年20期
关键词:霜降苏州

姑苏好时光

霜降,米谷满仓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时至霜降,农人迎来深秋时节的丰收和播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开始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时节,一些地方有吃柿子的习俗,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老苏州人每年霜降前后,习惯在自己的家里熬制古法秋梨膏,早晚喝上一杯,清肺润肺,跟秋燥说“拜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姑苏城外的晚秋霜华。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此时,苏州天平山的红枫已开始渐渐变红,秋高气爽,赏枫也成了苏州人的一件乐事。

“进补”是秋冬时节的养生话题,老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苏州藏书有着“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等习俗,大街小巷的羊肉面店散发出秋冬限定气味,沁人心脾。

TIPS:专家说霜降

蔡斌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人文学院副教授

农历九月中旬光景,天气越来越寒冷,早晚露水出现结霜现象,此时节气故名“霜降”。入秋下霜后,过去吴地农人就会开始清理收拾家门前的空地,做秋收农作的准备工作,叫做“筑场”。南宋范成大有“新筑泥场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的诗句,清人袁景澜也有“霜圃筑新场,景物豳风好”,均将这一劳作和特定的霜降时节关联在一起。明人徐石麒著有《花佣月令》,其中讲到霜降之际也是打理、修整花卉盆栽的紧要时节,若在屋内养植建兰,应及早防霜,移到南窗下;另外还有美人蕉怕冻,受冻则容易伤根,所以在霜降到来时要用草进行包扎,防止霜雪侵入,以保障来年长得旺盛。

城事

苏州首家生物制品检测基地正式启用

近日,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生物制品检测基地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用。此次落户的苏州首家生物制品检测基地是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首批重点建设平台之一,将破解本地生物医药企业就近检测难、跨省候检时间长等难题,為服务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生态注入新动能。投入运营后,该基地将在今年底拓展生物制品检测参数至近百项,助力生物医药企业新药研发及上市进程。

苏州上海大学创新中心落户园区

近日,苏州上海大学创新中心签约落户园区2.5产业园。今后,该创新中心将汇聚上海大学与园区的互补优势和创新要素,以“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发展互惠 合作双赢”为原则,通过政产学研用合作,建立诚信互动的协作机制,促进科研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实现双方的产学研高效联动及融合发展,并围绕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推动生物材料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苏州成为生物材料高新技术、人才和产业高地,以辐射带动长三角及全国生物材料产业的发展。

苏州市青年新媒体联盟成立

10月16日,苏州青年新媒体联盟暨互联网行业团工委成立仪式在苏纶场举行。活动中,市青年新媒体联盟暨互联网行业团工委揭牌成立,苏州团市委新媒体品牌“青春苏州”VI新设计发布,首批市青年新媒体联盟工作站公布,全市10个板块的团属新媒体品牌集中张榜。据了解,苏州现有互联网企业630余家,占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联盟成立后将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为苏州青年新媒体发展搭建资源共享渠道,全面提升青年新媒体平台的价值和青年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以项目运作模式激发创作动力,生产出更多青年人喜爱的新媒体产品。

百亿投资项目落户吴中区木渎镇

10月17日,吴中区木渎镇召开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围绕“科创木渎·智领未来”主题,聚焦城市焕新、招商引资和产城融合等关键词,发布了新一轮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为区域发展增添绿色智慧和创新动能。木渎计划通过5年左右时间,更新改造2500亩土地、300万平方米载体,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关键部件、检验检测、新一代信息技术“1+2”产业,积极融入环太湖创新科技走廊,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做强高端制造,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木渎产业高质量发展。

SAPA首届中国年会

在苏州高新区开幕

日前,SAPA首届中国年会在苏州高新区开幕,苏州高新区与该协会合作设立SAPA中国分会长三角创新中心及秘书处,共建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智库,常态化合作举办专业论坛和培训会议等。此次会议大咖云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科学教授Joachim Frank,美国科学及工程院两院院士、美国科学技术发明奖得主、美国FDA科学顾问团主席、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ober Langer,欧洲科学院院士时玉舫等共计1800余位知名学者、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尼依格罗艺术与演说系列活动

“奢华·感官”鱼子酱品鉴分享会

近日,苏州尼依格罗酒店成功举办了2021年第二场艺术与演说活动,以“奢华·感官”为主题在酒店茵园礼堂开启了一场鱼子酱艺术品鉴分享活动。此次活动酒店特邀鱼子酱品鉴师褚丽丽女士、酒水品鉴师龚榛浩先生与各位媒体朋友以及酒店贵宾莅临现场,一同品鉴尼依格罗甄选鱼子酱搭配香槟及葡萄酒,现场更邀请了小提琴演奏家付姿妤女士为到场嘉宾们带来视听盛宴。受邀来宾同时也对酒店此次活动现场布置、时尚艺术主题风格和特调饮品赞不绝口。

西浦团队设计村庄服务中心获

“最江南”农房设计大赛三等奖

近日,由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研究中心(DRC)团队所设计的村庄服务中心“同一屋檐下”获得首届苏州市“最江南”农房设计大赛三等奖。该大赛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单位主办。西浦设计团队选择了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清水村的刘家庄服务驿站作为设计对象。在西浦团队的设计方案中,位于中央的广场是整个服务中心的核心,广场向南开口,以获得更好的光照,也便于让人欣赏南面的河流景致。廣场中央种植着一棵象征希望、和平与长寿的银杏树,作为这个服务中心的标志。其次,广场周围相连的木结构屋顶保护着所有的场馆,并将它们连接起来。

苏州W酒店4周年系列活动,潮玩不停

近日,由新锐设计师联袂打造的时尚秀场,苏州W酒店时讯达人城市酷猎-网师夜花园,PABE PABE设计体验工坊,DJ炫音阵容与湖共舞,苏州中心趣味探索,INU太极瑜伽,西班牙早午餐派对,AWAY SPA焕发光彩……苏州W酒店四周年系列活动给苏城带来了至新至潮体验。与此同时,W酒店与LUXE城市指南创新合作,探索亚太地区热门目的地、地道美食以及独特体验,尽情释放好奇心,解锁九大目的地城市设计、音乐、时尚及美好生活的至潮至新体验!《W酒店LUXE城市指南》快闪装置即将闪亮登场,聚焦了巴厘岛、曼谷、香港、墨尔本、大阪、上海、新加坡、苏州以及西安九座目的地城市的W酒店特色,成为时尚潮人的打卡必经之地。

浓浓敬老情,一起做糕迎重阳

10月11日,在姑苏区人社局组织的系列活动上,双塔街道第二联合工作站邀请辖区居民参加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为主题的重阳糕制作活动,其乐融融欢庆传统佳节。指导大家做糕的张宇峰是十全街糕点老字号近水楼的大厨,他制作的重阳糕以糯米粉混合粳米粉为主料,豆沙、果仁、薄荷、红绿丝等为辅料,采取铺一层湿米粉蒸几分钟,再铺一层馅料蒸几分钟如此层层蒸制的方法制成,美味又喜庆。现场居民一个个饶有兴致地讨教制糕过程,在欢声笑语中体会浓浓节日氛围。

中国资深公共关系专家董关鹏

来苏讲述媒介素养

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国家信息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也将迎来一个全面发展的契机。10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做客苏城外国语学校,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带来了一堂主题为《媒介素养与舆论引导实务》的专题讲座。董关鹏认为,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与舆论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传媒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介管理者要学会抓住全媒体的手,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和应对能力。

重阳有爱 化成暖心

10月11日,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姑苏区双塔街道长岛社区党委开展了自制重阳糕活动。长岛社区工作人员为党员和居民们准备了各种材料和工具。活动现场邀请到了中式点心师傅王老师,为大家介绍重阳节及重阳糕的有关知识,并手把手教大家制作重阳糕。参加活动的党员和居民在王老师的介绍下,个个都兴趣盎然,很快就上手制作起来。大家分工有序,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飘着淡淡桂花香的重阳糕就做好了,看起来美观又有食欲。

星洲湾社区:孝满人间 温情久久

10月14日,星洲湾社区开展高龄老人走访慰问活动,为辖区的老年居民送去温暖和诚挚的问候。慰问活动中,社区党支部书记周超来到高龄党员施士礼家中,为老人送上鲜花和重阳糕。工作人员叮嘱老人,天气转凉,要注意保暖,多保重身体,并祝愿施老健康长寿、阖家团圆。今后,星洲湾社区将继续积极关注老年群体,为辖区老年居民办实事、解难事,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猜你喜欢
霜降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所有的……
食在霜降
霜降(新韵)
霜降
有味道的苏州云
枯草初白化霜降
苏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