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影响

2021-11-03 02:00李蒙蒙刘西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5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针灸

李蒙蒙 刘西

摘  要: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在济宁市中医院就诊的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手段,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联合针灸干预。对比组间干预后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针灸;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5-0016-02

临床上约半数的周围性面瘫都是特发性面神经的麻痹导致的,但是也有许多继发性的面神经麻痹,继发性的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各种脑部疾病导致,可为脑梗死、脑部肿瘤压迫或者脑部外伤[1]。本病的诱发因素常为凉风或者病毒感染,导致患者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患者的面神经缺血等引起[2]。本文分析针灸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在济宁市中医院就诊的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有25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0例;患者的年龄为35~69岁,平均年龄为(50.21±5.30)岁。对照组有25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为3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02±5.50)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本次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周围性面瘫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18周岁的成年患者;③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③使用对本次研究有影响药物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手段。治疗方法为:甲钴胺片(生产企业: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产品规格:0.5 mg×10 s×2板),成年人1片/次(0.5 mg),3次/d。同时联合维生素治疗。具体护理措施为:①指导患者服药方式和服药量。同时告知患者家属服药期间的食物禁忌。②卫生护理。与患者家属共同努力,保持病房的卫生情况,为患者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修养环境。③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避免出现心情大起大落或者情绪失控的状况。对照组干预时间从患者入院开始共干预3周。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措施基础上联合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联合针灸干预。干预时间从患者入院开始共干预3周。

针灸干预。根据发病时间,将所有的患者按照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进行分期。其中,发病1周以内的患者为本病的急性期,发病第2~3周为疾病的静止期,发病3周以后为本病的恢复期。根据患者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次治疗中选取的主穴为:地仓、合谷、人中、颊车等穴位,配穴为:足三里、头维等,每个穴位得气后,将电针于患者穴位处留置30 min,1次/d,每10天为1个疗程。于急性期的患者,除了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针灸之外,还应该同时服用大秦芜汤治疗。静止期的患者除了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针灸的基础上,还应该服用祛邪扶正、疏风通络的药方进行治疗。恢复期的患者除了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针灸的基础上,还应该服用益气、扶正的药方进行治疗。

早期康复护理:①穴位按压。护理人员在患者嘴角和眼裂周围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按压。按压方向自上而下,按压时长为3~5 min。通过穴位按压促进患者面部神经经络通畅,有益于患者的恢复。②局部热敷按摩。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的面部进行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热敷3~5 min后,对患者面部进行按摩,按摩频率为3次/d。③面部肌肉训练。避免面肌因长时间不运动而导致面部肌肉的萎缩,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面部肌肉训练。根据患者病情训练患者张嘴、闭眼、嘟嘴、挑眉、鼓腮等简单的面部动作,频率为3~4次/d。④面部卫生。指导患者进行基本的口腔清洁,如漱口等。⑤指导患者进行晨练,做一些运动量较小的活动,如打太极拳等,增加机体免疫力。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为:患者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及中医证候积分。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评价,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有效率评价:参照标准疗效评价标准[3-4]进行评定。治愈: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消失,患者的面神经及其支配的面神经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显著有效: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都基本消失,患者的面神经核及其支配的面神经的情况都有了明显好转。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有了明显的恢复,患者的面神经核及其支配的面神经的情况都有好转。无效:治疗后,其入院时的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的改善,甚至有加重,患者的面神经及其支配的面神经的情况没有好转。评价时间为:干预开始首日及干预3周后。總有效率=(治愈+显著有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满意度评价:患者出院之前,对本次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由护士协助患者进行单选。评价时间为:干预3周后。

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包括15个条目,包括4个主证(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大小眼、口眼联动)与2个次证(疼痛、面部麻木),每个条目含4个等级,主证按等级高低记0、2、4、6分,次证按等级高低记为0、1、2、3分,分别为无症状、症状稍轻、症状显著及症状严重。积分越低表示患者情况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率评价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满意度评价

试验组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主证、次证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性面瘫是特发性的周围性面瘫,其病因尚且没有研究清楚,所以被称为特发性周围性面瘫,但是目前有一些研究证据表明,其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同时外伤也是较常见的导致周围性面瘫的主要原因。

对于周围性面瘫,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物理治疗,包括红外线照射和局部物理治疗,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供应和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其药物治疗主要由抗病毒治疗和激素治疗,而对于经过系统治疗一年以上,未有明显恢复的患者常采用手术治疗。中医对神经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目前,中医对其的治疗主要包括了针灸治疗和中医药物治疗。本次实验结果也表明,通过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常规应用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相比,应用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明显较优。有研究[5]显示,针灸较西医药物治疗相比,可明显缓解患者面部水肿的情况,减轻水肿对于患者面神经造成的压迫情况,促进患者神经正常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主证、次证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针灸联合综合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臨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卢丽琴,刘正风,毕玮.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144.

[2]姚萍,许伟国.艾灸疗法配合穴位贴敷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273-274.

[3]柯玲.血川按摩乳膏面部推拿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8):139-140.

[4]何青川,陈冬梅,陈泰屹,等.新型皮内针(揿针)配合面肌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之友,2019,30(2):1-2.

[5]吴金建,汪花,刘佩慧,等.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活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3):372-376.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