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气长歌

2021-11-03 06:04如始
中关村 2021年6期

如始

八月的北京是多雨的季节,东二环朝阳门附近的人群依旧像往日一样步履匆匆,哈佛大学设计女博士——朱冰的家和公司就在朝阳门一带。从天辰大厦穿过朝阳门北大街后往东转入朝阳门外大街居住小区,几乎每个不出差了日子,朱冰都会在这条路上穿行。与大多数职场女性一样,每天定时定点出现在公司的办公楼里,下班回家。不同的是,除了公司与家里,其余时间要想找到朱冰本人,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乡村,投向全国各地的城市规划一线中。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外出旅游堪称是最愉悦的休闲方式,一边欣赏胜地美景,一边品尝当地特色小吃。然而,这些对设计师朱冰来说,每去一个地方,会下意识地观察周边的景观布局是不是合理,游客导览的路线是不是清晰,甚至去餐厅吃饭都会想到桌子的摆放是不是合适,桌子间的间距是不是符合人流穿行。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做设计,为什么会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后,现在又从事一线的调研、策划?这得从三十年前说起。

赴美留学,重归祖国怀抱

三十年前,小时候的朱冰家住德胜门附近,每天上学都会经过德胜门城楼,那时候的朱冰有个疑问,“长大以后要做什么?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样的痕迹。”有一天,当车子又转过德胜门城楼的时候,正在上初一的她突然一想:“这个城楼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就像北京城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一样,如果我要做一个建筑师的话,即使我走了,我的作品还存在,这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从那时候开始,小小的朱冰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那就是长大以后当建筑师。

1989年,19岁的朱冰以优异的成绩报考了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之后又在香港大学攻读城市设计专业。毕业后,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她决定去国外求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哈佛大学的学生,他们的理念和谈吐,让朱冰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就这样,朱冰申请了哈佛大学,在哈佛大学英才聚集的设计学院里,朱冰的设计理念,在各种思维的碰撞中逐渐明晰起来。

朱冰回忆说:“设计学院是一个五层楼的一个房子,是一个三角形的房子,整个顶是玻璃顶,站在五层的台阶上,能够一直看到一层的人的大图板上在画什么图,电脑画什么图,各个专业一共600个学生,全部在这个五层里分布。打破专业的,从不同的理念、不同学科的背景,来尝试进行跨界、进行融合、进行碰撞、进行创新,因为最终任何的设计的结果,一定是创新的,前人所没有的一個东西。”创新的理念在朱冰的心里扎下了根,她希望能够找到一片天地施展才华。

正在这时,身在美国的朱冰收到了一份来自远在北京的母亲的信:“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这短短八个字深深影响着她,也使她更加坚定了回国的信心。而这封母亲一生中唯一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也成了她的珍藏。与此同时,哈佛大学的师兄对朱冰说:“朱冰,你想回国创业,可能会经历重重困难。如果哪天你想赚钱了,回来美国,我们一起干!”36岁的朱冰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她说:“我必须回去,因为我的祖国需要我!”而国内正是开展城镇化的历史时期,朱冰决定回国跟上这股浪潮。

致力乡村改造,为百姓谋发展

2007年底,朱冰在北京创办了都市意匠城镇规划设计中心。然而国内的市场却并没有伸手欢迎这位满腔抱负的哈佛大学的女博士,朱冰只能转战一些没人愿意接手的乡村改造的项目。朱冰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把目光投向乡村,愿意接、愿意做的原因,就是因为朱冰从美国回来,她知道中国的乡村早晚会成为市场的重点。天津市蓟县郭家沟村庄建设规划就是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案例。

郭家沟村地处天津北部,下营镇东部,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小山村。占地面积1.23平方公里,然而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村庄的只有46户,168位人口在乡村改造之前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然而,面对漫天尘土飞扬的乡村,如何开始改造、如何改变郭家沟村民窘迫的生活现状,成了朱冰思考的首要问题。

在朱冰的带领下,整个都市意匠的团队三赴郭家村调研考察。为了呈现出记忆中的美丽乡村,朱冰准备给深山里的郭家沟村设计一件青砖青瓦、田园风光的美丽外衣。让设计成为一个“裸妆”,让设计师隐在设计的后面,呈现生态的、自然的乡村的效果。

在做之前,朱冰采访了很多从农村出来的,已经在城里生活的人,询问他们觉着农村是什么样,小时候农村是什么样?如果能回到大家儿时印象里的那种乡村,就觉得很美了。

然而朱冰要完成这个“裸妆”,首先就需要把村民们原先自己花钱贴在墙上的白色的、黄色的瓷砖片全部拆了,退回到青砖墙瓦的北方民居的建筑风格,但是这遭到了很多村民的反对。

乡村的人是向往城市的生活,觉着贴着瓷片的平顶房子是城市和现代化,要说服村民回到原本的传统民居上,对他们来说好不容易现代化了,要让我退回去,有一个很大的观念上的差异。为此郭家沟的老支书张志刚带头拆掉自己花钱贴的白瓷片,但他也不能理解朱冰的改造方案,他说:“特别不乐意改的就是这个墻,栏杆不乐意拉,但是应该有改的必要吧,因为全村都是统一格调,我不动也不好,我要不改,别人更不改。”

除了村庄的外部景观需要改造,朱冰还得提升农家客栈的房间标准,而这就必须改变村民家里现有的客栈格局,有的甚至要减少一半的客房,这又引起了村民们的抵制。他们也是接受不了,因为没有看到。观念上的差异让工程推进得很艰难,有的村名甚至将朱冰的团队赶出了门。几乎所有人都在质疑朱冰要打造的这个乡村“裸妆”效果的创新,到底对不对?甚至她的团队也有人因此退出,能证明她的唯一办法就是坚持下去。

朱冰只能说:“如果这样做的话,你们的收入会提高,游客人会多。”“我们就是完完全全是来服务的,为别人好的,但是人家还这样对待我们,心里肯定是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但是话又说回来,就觉得越是这样的话越觉着自己做这个事情有意义。因为做任何一件创新的事情,或任何一个前人没做过的事情,没碰见困难的话才奇怪呢。那时候逃跑的话只能是印证了别人的质疑是对的,所以当别人所有的人都在质疑你的时候,你只能坚持把这件事做下来,把这个结果拿出来。”

那时这个改造工程的合同还没敲定,整个郭家村的改造设计费用,其实都是朱冰垫资的。从商业上看,这无疑是一场失败的生意,但却是朱冰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检验真理的战场。甚至最严重的时候,朱冰将自家的房产都抵押给了银行。

“有那种壮士断腕的悲凉感觉,因为觉着我这么一心一意在做着事,知道这样做一定是对的,但是没有人相信,到后来我们就惶恐,我们害怕自己错了,害怕自己坚持半天,最后是错了。”面对诸多质疑,朱冰只能咬着牙坚持,但是只有她心里清楚。在诚惶诚恐的坚持的日子里,张大爷在朱冰给他设计的葫芦架上种上了葫芦,在院子里的花墙下种了花,屋顶上用木栅栏围了起来,坐在树荫下乘凉还能看到远山,以及成群结队的游客。

终于郭家沟村庄建设规划获住建部“2014年全国村庄规划示范项目”。2019年7月28日,郭家沟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改造工程完成的那一年,村里最多的一个人收入翻了三番,那时候大家都没有话了,当老百姓的收入真的是因为改造翻番的时候,朱冰的心才算真正落了到肚子里。

郭家沟的项目终于完成了,随之而来是来自全国各地,从区域、城镇、社区、园区、到旅游区、公共空间,从乡村、城镇综合体、建筑,到室内设计、小品、展示,大大小小的项目六十余项,每一项从策划、调研到落地,朱冰都是身体力行,奔赴在工作一线中。十余年来,江西景德镇瑶里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改造、北京通州国际人才港、贵州黔西南州安龙养生养老基地、广东佛山南海大沥镇慧谷产业CBD、芬兰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都市意匠微睡产品等,成了朱冰都市意匠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相继而来的是北京市特聘专家、海英人才、中关村十大海归新星、北京市专家联谊会建工组副组长、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北京欧美同学会理事等,各种荣誉、地位纷至沓来。这无疑成了对朱冰最大的鼓励。

立足企业根本,放眼未来世界

在朱冰的家中、公司办公室的书架上,《中国农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城市记忆》、《环境美学》等,除了关于乡村城镇改造的书,另一部分更多的是关于企业经营的。

在朱冰的书中,几乎每一本读过的书中都会钤印一枚印章。在《鞋狗》的扉页后,她这样写道:“在这里,我读到了挣扎,以及和挣扎在一起的不失的热情。”《鞋狗》是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的亲笔自传,关于写这本书的初衷,他这样说:“献给我的孙辈,他们将会知道耐克当年的故事。”目录前,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一句话与朱冰产生共鸣,她拿起笔在这一行下面轻轻地画了一条长长的波浪线:“一家企业只顾自己活着是不够的,还得帮其他人活得更加充实。”

2018年朱冰给公司里的每一位项目经理都分发了一本世界500强企业京都陶瓷公司和日本KDDI公司董事长稻盛和夫亲笔撰写的《活法》。在《利他拓展视野》一文中稻盛和夫也写了类似的话,他说:“经营企业不光是自己公司要盈利,也要考虑客户的利益,还要对消费者、股东、地区作出贡献。”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这无疑与朱冰十多年的创业经历息息相关,才能让她在读到这些话的时候心生感触。“坚持每天往前走,保持这种状态度过最绝望的时候,即使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走完,并且相信会越走越好。”

每一本书的印记都一一刻画在朱冰的心上。她说:“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工作相当于在沙漠上建立一个拉斯维加斯。周期长的项目一次能够持续5年时间,最短的也需要1年。”在中心城市,早在2008年,作为规划顾问,完成上海闵行区“郊区CBD”的策划工作。2010年在郑州提出以汽车产业园为发展契机,对郑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进行“城市升级”。自2010至今,为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做持续的战略规划,使之列为“十二五中关村科学城重点项目”并随着产业的升级,发展为“超硅巷”的城市发展模式。自2018年起,以北京国际设计周为抓手,为西城老城复兴探讨新的模式,提出“从院落开始的城市复甦”,以新型产业的活力细胞植入给予老城自我生长的新兴力量。在小城镇,完成国家级的特色小镇——黑龙江省渤海镇、江西瑶里镇以及湖北无人机产业特色小镇的策划及规划。在乡村,北京市门头沟区灵水村是中国传统文化村落提升的试点项目。在深入理解国际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城乡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之后,朱冰带领着都市意匠团队以多专业背景和多角度的视角为中国城镇发展提供以问题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规划设计解决方案。

朱冰信心满满地说:“中国正在经历一个绝无仅有的城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200多年前英国已经完成了,100多年前在美国也已经完成了,坦白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活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大时代里是一种幸运,因为在这样的时代里,可以把所学变为所用,这些年来,行走于京津冀的大地,行走于城镇以及乡村之间,我感觉这块土地给人以希望。回国的这些年,我感觉到特别踏实,还有内心的充实。这个充实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們的项目一个个落地,另外一种来源于身边的人,来源于家人、朋友的陪伴,就像我们公司能够有自己的合伙人,我们能够在一起体验创业的酸甜苦辣,这样使我们的事业能够做得更好。”

当我以“做女人难,做女强人更难”来概述她的时候,朱冰像以往一样,露出平和的笑容说:“其实在当下的环境中,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自然会辛苦些,但其中的快乐也是非常大的。我没有觉得难,反而觉得很幸运。”

近期排列在出差行程里的京、津、冀、鲁、鄂、贵、疆、赣的24个明确的项目编号按序排列在都市意匠的项目表上,跟紧每个项目的进展工作,督促、指导项目负责人实地调研,探讨完成策划方案。相信朱冰会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中国的大地上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