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阅读课设计研究

2021-11-03 02:39刘轶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思维品质英语阅读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在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语学习和考试越来越倾向于对学生英语阅读思维张力的考查。高效利用课堂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对英语文章进行深度思考,并进而提升英语思维水平是英语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本文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视角以一堂阅读课教学为例,研究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改进教学设计,落实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阅读;课例研究

【作者简介】刘轶,天津师范大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语言学习需要依托语篇,在一定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道义曾指出“教材设计靠教材编写者,而教学设计则需要教师的自主能动性。教师必须把教材里面体现的《课标》精神贯彻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教师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领者,必须理解重构教材,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有效设计课堂教学,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和大量课堂观摩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常常忽视学生对于文本的系统学习及文本核心理念的深度思考,导致学生在学习一篇英语新课文时很少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度思考。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将结合英语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六单元lesson3 “The superhero behind superman”一课为例,探析高中英语阅读课上培养学生语篇阅读和文本深度思考意识的策略与方法,以期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设计借鉴,更好促进英语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借助语言学习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是语言类学科教学的宗旨。但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课教学套路化、模式化,教师对学生深度思维培养关注不足。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注重语法点的讲解,将课堂教学重心放于语言点学习和做题巩固上,忽视了对阅读材料本身的深入分析和挖掘。教师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大量简单机械重复的活动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昏昏欲睡”,语言学习中涉及的分析、批判和反思性思维训练沦为空谈,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本质提高。

2.阅读课教学依赖教材内容,课外学习资源开发较少。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常常忽视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导致课堂学习缺乏生动性。2017年新修订的《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多媒体手段、多类型平台和多方位空间,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英语教材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来源,在信息更新换代迅速的时代,教师需要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增加教材的时效性、趣味性和思维量。

三、阅读教学案例解读

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阅读材料是北师大版高中英语第二册Unit 6 Admirable第三课The superhero behind superman,文章介绍了一位在电影中扮演“超人”的演员,在实际生活中也成了真正的“超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成为现实生活中“超人”的真正意义,同时也让学生正确认识电影世界与现实生活中“超人”是不矛盾的,现实生活中是存在“超人”的。

2.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授课前教师安排学生自学生单词并完成导学案上相关问题,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整体而言,高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阶段,在文本阅读上普遍停留在词汇和语法点的学习上,缺乏英语阅读思维的训练,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归纳拓展能力相对弱。

3.教学目标。结合文章内容特点和《课标》高中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语言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借助关键词,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找出段落主题句并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

(2)语言知识目标。能够正确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捕捉和理解文章细节信息,了解文本具体内容并掌握重点单词和句型;

(3)文化意识目标。了解“superhero”一词的真正含义和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生活中的超人们;

(4)情感态度目标。了解“superhero”的意义,认识到每个平凡人都了不起,鼓励学生关注生活,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5)学习策略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讲解、小组合作谈论等方式对学习进行总结归纳和再整理,加深对于课文的认识。同时,通过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加深学生理解并拓宽英语学习思路。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相关细节信息;

2)学会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对“超人”的理解;

(2)难点。

1)用得体的英语表达值得钦佩的人,结合实际描述生活中真正的“超人”;

2)理解“超人”的真正含义并向生活中的“超人们”致敬

5.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具体步骤为理顺故事脉络、寻找文章关键细节和延伸思考,各步骤环环相扣,整个过程贯穿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1)理顺文章脉络,培养整体性思维。

1)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问候后,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美国好莱坞电影中超人的剪辑,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视频播放后,提问学生:“What did you saw in the video? What should Superman look like in your mind?”引导学生回答出属于自己的答案:“There are Spiderman and Batman in the video. In my heart, Superman should be brave and strong.”随后,教师在屏幕上展示本课主人公Christopher Reeve的对比照片,并告诉学生Christopher Reeve不僅是电影中的超人更是生活中的超人,进而引导学生展开设想:“What happened to him?”

2)文本快速阅读,理顺故事脉络。文章篇幅中等,阅读起来难度不大,教师要让学生在快速阅读并概括出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找出文章写作的线索,帮助学生快速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 then tell me what is the clue of this writing?”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课堂主题,为学生学习提供背景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快速阅读并找出写作的线索,为学生创设积极的阅读体验,培养整体性思维,提升阅读素养。

(2)寻找语篇细节,发展逻辑性思维。主人公不同时期人生经历的变化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在精读环节可采用“画时间轴填信息”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细节内容和知识点。

1)学生跟读课文录音,勾画出不同时期主人公的活动并完成导学案上判断题“Listen and find out the inner thoughts and activities of Christopher Reeve in different periods”。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具体段落的学习,在讲解内容过程中,教师要将书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相关联起来,并且提示学生关注文章中“experienced, help, try, be thrown off, rebuild, inspired”等单词和短语的使用,分析文章写作的特色。

3)根据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概括和思考“What qualities Christopher Reeve has, and what do you appreciate most?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is story?”教師根据学生答案进一步补充本课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根据主人公Christopher Reeve不同时间段的经历,概括每个阶段的社会活动、故事情节和性格变化,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并深入思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和思维品质。

(3)延展阅读思考,提升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在完成课文内容的基本学习后,教师要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创设更多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联系自身实际得到启发,形成多元化思维模式,培养英语语篇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1)activity: role-play.

主人公Christopher Reeve的人生因为意外被划分成了两部分,前半生的他热爱电影事业,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帮助儿童。经历意外后,他在苦难和痛苦中涅槃重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用乐观的态度鼓舞了很多人。教师请两个小组自创台词和角色,分别扮演Christopher Reeve前半生和后半生,切身体验主人公的生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共情。

2)Let students thinking about these two questions: “Who is your superhero in mind? Who can be heroes in our daily life?”

此环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领,教师可以结合钟南山院士、消防战士、航天英雄、人民教师、医生、环卫工人等人物事例,以小见大,让学生明白“Greatness comes out of the ordinary, heroes comes from the people, everyone is remarkable. No matter what happened, try to face it bravely and be our own hero!”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生活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共情,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品质。同时,也让学生对Christopher Reeve的人生态度有更深刻的体会,学会积极勇敢地面对挑战。

四、结语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应当是英语教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英语阅读课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应通过有效再构文本、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创新设计教学过程等环节的创新为学生英语学习搭建良好平台,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上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2(必修模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王蔷,陈则航.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的研制与内容概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9):1-9.

[4]莫影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2):24-29.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思维品质英语阅读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