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是成中医的“小杏仁”

2021-11-04 01:21张子玥
求学·文科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温江玩偶杏仁

张子玥

如果你打开成都中医药大学(本文简称“成中医”)的官方微博,会看到满目熟悉的字眼“小杏仁”:“小杏仁们早呀!”“天冷了,小杏仁们记得添加衣物!”……成中医的每一个学生都被官方微博称作“小杏仁”,就像这个学校给我的初印象一样:亲切而温暖。

时间回到两年前,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成中医,踏上了五年的求学之路。依稀记得那一天,天空飘着小雨,看着路上穿梭的人群,我站在太极大道上,跟家人开着视频,告诉他们我已经在学长学姐的帮助下完成了报到,并和他们分享这座“植物园式”的校园。后来,在不停地问路中,我沿着太极大道旁的一环路,走出东门在后街买了一些日用品,又沿着一环路回到了太极大道。

是的,一环是一个圆,起点亦是终点。对于两年前的我来说,这里是人生新篇章的起点。

我与成中医的不解之缘

在正式成为一名“小杏仁”之前,我曾简单地了解过成中医。那个时候没想到,我和它的缘分才刚刚开始。说来也巧,某个高三的节假日,我打开电视,上面正在播放《中国诗词大会》,在肖旭师姐精彩的展现之后,屏幕上显示出了她的就读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本就一直对医学充满向往的我,打开了浏览器,去搜索这所大学的资料,看着近几年的分数线,暗自下定决心要在高三的最后几个月再冲刺一把。后来,高考分数出来,发挥正常的我与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书上的成中医还是有了一定差距。当我觉得自己与成中医失之交臂的时候,在四川某一所医科大学任教的表姑发来消息问我的志愿情况。很遗憾的是,她任教的那所高校在当年在湖北并不招收医学专业的学生。后来,她让我去看一下成中医,并告诉我中医是热门。当我准备告诉她分数不够时,我却无意在本科二批招生计划书上看到了成中医。就这样,我以超一本线二十几分的成绩,填了本二的志愿,成为一名在成中医校学西医的小杏仁。

只是来到学校以后,才发现川内的同学都是平均超五十分左右来读我们专业的,临床医学在川内的投档线比中医五年制的投档线还要高。我想,能在2019年的那个夏天,成为一名“小杏仁”,我是幸运的。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小杏仁”

在成中医,基地班的同学按照研究生培养模式,每名同学从大一开始由教授作为学术导师全程指导其在本科阶段完成个性化学习。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实行重点培养,专业主干课程均由高级职称教师授课。合格修完本科规定学分的所有学生,免试进入硕士阶段学习,优秀者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直博生直接授予博士学位)。大一的时候,我有幸去蹭过一次基地班的实验课。师姐跟我说,如果出现挂科现象,他们是无法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

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历史悠久,学科实力强,而2006年由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卫生干部管理学院并入成中医后成立的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医科院”)在相比之下,就显得“年轻”了许多。但是,作为医科院的一员,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医科院真的很优秀。”学校举办的各种和比赛,总是能看到医科学子在前面奔跑的身影。每一年的“解剖之星”的王冠都会被医科学子摘下。

系统解剖学是我们临床医学专业大一上学期的唯一一门专业课,整个年级一半的班级由“李大爷”教,一半的班级由“罗大爷”教,到了大二的局部解剖学就会反过来。这两位“大爷”可谓是每一位医科学子心目中的神!“李大爷”讲课幽默,他模仿的每一个病人形象和自创的解剖知识口诀总是能深入人心。“罗大爷”成熟老练,大二的局部解剖实验课,总会有不少人围着他,和他摆龙门阵(四川方言:聊天),畅想未来,而他一定会劝诫我们好好学习。解剖知识点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大一上学期的期末,我都会和同学在图书馆闭馆后,找一栋教学楼的楼道互相考对方解剖学知识点。那时候才发现,教学楼的各个角落都是大声背书的同学。角落的灯光很微弱,但是心中理想的灯却很明亮。当然,身邊也有同学觉得,我们专业在这所以中医药为主的大学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也经常会拿它和川内其他西医院校做比较。也许每个人心中衡量的标准不一样,但是我想说中医大给我们的平台一定是足够的,不知有多少前辈保研、考研至华西、复旦、上交等知名高校。在追梦道路上,大家都是赶路人,你不辜负时光,时光亦不会辜负你。

这里是温江后花园

成中医目前主要使用的有两个校区:温江校区和十二桥校区。十二桥校区在金牛区,离市区比较近,主要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都会先在温江校区就读,长学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同学会在大三搬去十二桥校区。

作为一个在温江校区呆了近两年的人,我觉得这里“真香”。首先,学校的绿化面积很大,随处可见绿树成荫。还未有疫情的时候,每当天气晴朗,就会有好多小团体在五行大草坪举办活动抑或是坐着聊天看书,也有很多附近的居民来到这“遛娃”,热闹非凡。只是有了疫情之后,学校对外来人员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五行大草坪就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当天气渐渐入冬,成都高校的银杏叶总能登上同城热搜。因此,银杏叶总能成为各个高校的一道风景线,成中医也不例外。在成中医,从南门进来再右转,看到的那段一环路是大家打卡拍照最多的路段。大一的那个冬天,我和宿舍的小伙伴在那段路上拍了好多银杏的照片。

当然,被称作“温江后花园”的成中医光有花草和树木是不够的,还应该有诗中描述的小桥、流水、人家……这里就不得不来介绍一下成中医的小木亭和网红桥。成中医的小木亭大都分布在图书馆周围,周围都会有流水,有一次考试前,紧张得看不进去书,我便从图书馆出来找了一个亭子小憩了一会。躺在亭子里,闭着眼睛,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我便能静下心来。不过,最出名的亭子应该非图书馆后面的湖心亭莫属了吧,这里四面环水,成了好多情侣约会的圣地。成中医的桥也是非常有特色。四川教育发布曾报道过我们学校的网红玩偶桥,本来是连接D教和A、B、C教的两个小木桥。有一次,一个同学路过时,将掉落在桥上的小熊捡起来挂在了锁链上。他说“当时有急事,又害怕过路的同学不小心把它踢下去”。只是没想到,越来越多的人“模仿”他,将这两座桥挂满了玩偶。挂满玩偶的木桥,没有一个成中医的学子是无辜的!有一次在桥上看到玩偶旁的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疫情之后又是一个春暖花开,大哥哥大姐姐加油”,温暖又踏实。百部桥应该是所有新生都会去打卡的桥,将整座桥走完,并不是一百步。大一的时候,我走过几次百部桥,有风的夜晚在百部桥上和家人开着视频,一旁的柳絮飘起,也将我的思念带回了家乡。

两年过去,自己也成为一名大三的老学姐了。这一年过完我们就会被分配到遂宁、德阳、达州等基地班开始早临床。如果被分配到五医院,还可以继续在学校学习。晚上没有课的时候,我还是会去走一走一环路,从起点回到终点。同时,希望三年后我也能找到我的终点。

猜你喜欢
温江玩偶杏仁
从“温江花工”到“村播创客”的探索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杨亚州“玩偶”六十载
动一动,手指玩偶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杏仁糖小兔
温江地区职业学校现状分析
Mixing matrix estimation of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ased on the linear aggregation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 signals①
可以激发无限想象的创意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