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介导miR- 637/STAT3轴调控肝癌细胞生长的相关机制研究

2021-11-05 00:26张琦孙鹏郭阳谷月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丙泊酚试剂盒肝癌

张琦,孙鹏,郭阳,谷月舜

(1.阳谷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山东 聊城 252300; 2.阳谷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山东 聊城 252300;3.聊城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山东 聊城 252000)

全球范围内,肝癌的病死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疾病的第3位,尽管近年来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有一定的进步,但肝癌患者预后并不乐观,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仍处于较高水平[1]。因此,探究肝癌转移和复发机制,将对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有重要意义。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可用于肿瘤根治术的全身麻醉,据报道,丙泊酚对肝癌[2]、胃癌[3]、子宫内膜癌[4]等多种恶性肿瘤均具有抑制作用。周桥灵等[5]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侵袭,可能与抑制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但丙泊酚在肝癌中是否还有其他的作用途径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探究丙泊酚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期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来源

人肝癌HepG2细胞株购自上海细胞生物医学研究所。

1.2 药品与主要试剂

丙泊酚注射液(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55,规格为每支20 ml),细胞计数试剂盒- 8(cell counting kit- 8,CCK- 8)、蛋白质定量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磷脂结合蛋白V- 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propidium iodide,Annexin V- FITC/PI)凋亡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基质胶、转移小室(美国BD),切割后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 3,ab214430)、B淋巴细胞肿瘤- 2(B- cell lymphoma- 2,Bcl- 2,ab196495)、Bcl- 2相关蛋白X(Bcl2- associated X,Bax,ab319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 2(ab92536)、MMP- 9(ab22840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ab119352)、磷酸化STAT3(STAT3 phosphorylation,p- STAT3,ab76315)蛋白抗体(美国Abcam),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荧光定量试剂盒(日本TaKaRa)。

1.3 方法

1.3.1 细胞培养与分组 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混匀HepG2细胞,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隔天采用0.25%胰蛋白酶液消化细胞,按1∶2的比例进行传代培养。密切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低、中、高剂量处理组,对照组添加正常培养基,丙泊酚处理组分别添加10、25、50 μg·ml-1丙泊酚[6],处理后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1.3.2 细胞增殖能力测定 各组细胞接种96孔板,处理结束后分别培养24、48、72 h,添加CCK- 8试剂继续培养4 h,经iMark酶标仪(美国RioRad)检测570 nm处光密度(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1-OD丙泊酚处理组)/OD对照组×100%]。

1.3.3 细胞凋亡测定 收集各组处理后细胞,调整浓度至1×106个·ml-1,加入结合缓冲液重悬细胞,混匀后分别加入AnnexinV- FITC、PI染液,4 ℃避光条件下孵育30 min,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1.3.4 细胞侵袭能力测定 预先将基质胶铺于转移小室上室,凝固后添加处理后的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下室添加含有2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正常条件培养24 h。将转移小室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再经结晶紫染色10 min,用棉签轻轻拭去上室细胞,光镜(日本Olympus)下计数并拍摄下室细胞。

1.3.5 细胞迁移能力测定 收集各组处理后细胞铺于6孔板,待细胞贴壁后,用1 ml枪头于培养孔中线垂直划线,洗去脱落细胞继续培养,于0、24 h时拍照记录,以细胞划痕修复速度表示迁移率[=(划痕距离24 h-划痕距离0 h)/划痕距离0 h×100%]。

1.3.6 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测定 收集各组处理后细胞,加入蛋白裂解液提取总蛋白,经蛋白质定量试剂盒检测蛋白浓度后,各组取等量蛋白进行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再将凝胶切成合适大小转移至PVDF膜,置于5%脱脂奶粉中封闭非特异性位点,分别加入1∶1 000稀释的蛋白一抗,4 ℃孵育过夜,再加入1∶10 000稀释的蛋白二抗,37 ℃孵育40 min,最后进行化学发光显示蛋白条带,以目的蛋白条带灰度值与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条带灰度值比值表示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1.3.7 细胞中miR- 637表达测定 收集各组处理后细胞,加入Trizol试剂提取总RNA,经微量核酸仪检测样品RNA纯度和浓度,逆转录为cDNA链,参照荧光定量试剂盒配制反应体系,反应条件为95 ℃ 5 min,95 ℃ 30 s,60 ℃ 30 s,72℃ 30 s,共38个循环,miR- 637相对表达量采用2-ΔΔCt法计算。miR- 637上游引物序列5′- ACUGGGGGCUUUCGGGCUCUGCGU- 3′,下游引物序列5′- ACGCAGAGCCCGAAAGCCCCCAGU- 3′;U6上游引物序列5′- CGCTTCGGCAGCACATATTAC- 3′,下游引物序列5′- TTCACGAATTTGCGTGTCCAT- 3′[7]。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细胞增殖情况

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逐渐升高。同一培养时间点,丙泊酚处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不同剂量丙泊酚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比较

2.2 细胞凋亡情况

如图1,对照组和丙泊酚低、中、高剂量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35±0.11)%和(4.21±0.62)%、(9.48±2.35)%、(19.47±4.17)%,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41,P<0.001)。丙泊酚处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不同剂量丙泊酚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各组HepG2细胞凋亡情况

2.3 细胞侵袭与迁移情况

丙泊酚处理组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不同剂量丙泊酚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表2。

表2 各组HepG2细胞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率的比较

图2 各组HepG2细胞侵袭与迁移情况 A.各组HepG2细胞侵袭情况(×400); B.各组HepG2细胞迁移情况

2.4 细胞凋亡、侵袭及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

丙泊酚处理组中cleaved caspase- 3表达较对照组升高,Bcl- 2/Bax、MMP- 2及MMP- 9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不同剂量丙泊酚处理组间cleaved caspase- 3、Bcl- 2/Bax、MMP- 2及MMP- 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表3。

1、2、3、4依次为对照组及丙泊酚低、中、高剂量处理组

2.5 细胞中miR- 637/STAT3表达情况

丙泊酚处理组细胞中miR- 637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 STAT3/STAT3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不同剂量丙泊酚处理组间miR- 637、p- STAT3/STAT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4、表4。

1、2、3、4依次为对照组及丙泊酚低、中、高剂量处理组

表4 各组HepG2细胞中miR- 637/STAT3表达的比较

3 讨 论

近期研究显示,丙泊酚在调节围手术期免疫与肿瘤的相互作用中有重要作用,可延长各种类型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8]。Yu等[9]研究发现,丙泊酚可促进miR- 328表达,抑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的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维持长期增殖和运动能力是癌细胞最根本的特性,本研究以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了丙泊酚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丙泊酚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诱导细胞的凋亡。Sun等[10]研究也显示,丙泊酚可调控肝细胞癌细胞的生长与转移。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主死亡过程,涉及凋亡诱导因子和凋亡抑制因子等调节因子的相互作用,对维持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及病理生理状态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细胞线粒体中Bcl- 2与Bax结合形成二聚体抑制细胞调亡;当受到外界刺激后,Bax水平升高形成更多的二聚体,聚集于线粒体膜增加其通透性,致使多种凋亡因子进入细胞质,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11]。MMP- 2和MMP- 9是MMPs家族中降解Ⅳ型胶原主要的酶类,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膜、促进新生血管生成、调节细胞间黏附作用等作用,可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迁移的调控[12]。研究报道,肝癌中MMP- 2和MMP- 9表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机制有关,抑制其表达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的运动能力[13]。Kang等[14]应用丙泊酚处理MA- 10小鼠间质瘤细胞,结果显示,丙泊酚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通路,抑制MA- 10细胞中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从而诱导其凋亡。吴悠等[15]研究发现,丙泊酚可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下调MMP- 9水平,抑制乳腺癌细胞MCF- 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丙泊酚可上调cleaved caspase- 3表达,下调Bcl- 2/Bax、MMP- 2和MMP- 9表达,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抑制其侵袭与迁移。

miRNAs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靶基因信使RNA的3′- UTR结合,介导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在肿瘤的增殖、转移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中起调控作用。据报道,miR- 637在肝癌、甲状腺癌中表达下调,miR- 637过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16- 17]。STATs是一类细胞质转录因子,可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从而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炎症反应及免疫反应等过程[18]。STAT3作为STATs成员,可促进细胞持续性增殖,在恶性肿瘤中呈过度或持续激活状态。Huang等[19]研究显示,STAT3是miR- 637的靶基因,在骨肉瘤细胞的转移机制中有重要作用。Li等[20]研究发现,丙泊酚可介导EGFR/JAK2/ STAT3通路,增强顺铂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凋亡。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丙泊酚处理后,细胞中miR- 637水平上调,STAT3磷酸化水平下调,提示丙泊酚可能介导miR- 637/STAT3轴,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与转移。

综上所述,丙泊酚可介导miR- 637/STAT3轴,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并诱导其凋亡。但本研究仅在细胞水平检测丙泊酚的作用,后期考虑选用动物模型,深入分析丙泊酚在肝癌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丙泊酚试剂盒肝癌
丙泊酚(propofol)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病原菌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分析性能质量评价研究
玻璃珠-涡旋振荡改良法用于硅藻DNA 提取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为什么确诊新冠肺炎需要核酸检测试剂盒?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18F—FDG配套试剂盒的开发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