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与就业结果关系的实证研究*
——以XX学院为例

2021-11-05 07:32姜仁荣段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人际效能

文/姜仁荣 段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引言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一直十分严峻。为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各大高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施现代学徒制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2014年,教育部曾发文指出,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的有效途径。

Hillage和Pollard指出,就业能力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Neill认为,就业能力中的核心技能主要通过兼职工作(实习)来提升。Mason等人的研究指出,实习经历不仅有助于增强就业能力,同时对促进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的顺利转移也有独立的显著作用。

国内的研究中,金晓亚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能力、人际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

李力、贺香泓、刘艳妹指出,择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觉知,在个体的职业选择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周昊明、金立艳指出,现代学徒制将校企之间的合作变得更为深入和便捷,也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机遇。

本文作者之一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学校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展现代学徒制,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研究未进一步揭示现代学徒制对高职学生就业结果的影响程度。从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现代学徒制与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关系也可以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学校会计专业100名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名为入选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的毕业生,另选取50名同届同专业的毕业生,选取时适当考虑家庭状况、性别、学习成绩等因素,尽量使两组条件平衡,减少外界干扰因素。

(二)变量选择

1.参加现代学徒制情况

本文参考卿石松、曾湘泉(2009)的研究,以是否参加现代学徒制和参加时间两个指标对现代学徒制情况进行考量。其中,参加时间分为四个区间:3个月以内、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

2.就业能力

本文采用金晓亚(2009)提出的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结构考量就业能力,即领导与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人际能力和基本技能五个维度,并利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测量。

3.择业效能感

依托校心理教师、就业处教师联合设计择业效能感量表,囊括“能够选择一个与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职业”“能够成功地应对工作面试的进程”等问题,也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测量。

4.就业结果

本文参考卿石松等(2009)、王振源等(2013)的研究,以offer数量、实际薪酬为就业结果变量[10]。结合当前大学毕业生实际薪酬,分为五个区间:3000元及以下、3001-3500元、3501-4000元、4001元-5000元、5000元以上。

表2 参加现代学徒制时间与就业能力相关性

三、实证分析

(一)参加与不参加现代学徒制在就业能力方面的比较研究

我们选择50个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学生作为实验组,50个不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学生作为参照组,统计每项能力的平均值,两两比较考察其在提升就业能力方面的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在领导与管理能力(M=3.64)、解决问题能力(M=3.88)、自我发展能力(M=3.76)、人际能力(M=3.62)和基本技能(M=3.78)均高于没有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学生,且各统计量t检验显著,说明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与没有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差异显著。通过进一步比较发现,参加现代学徒制时间与学生的领导与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人际能力和基本技能均存在正相关。

表1 参加与不参加现代学徒制就业能力对照表

(二)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的时间长短、就业能力与择业效能感研究

为进一步揭示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的时间长短、就业能力与择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参加现代学徒制时间(CJSJ)、就业能力(JYNL)为自变量、择业效能感(ZYXNG)为应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参加现代学徒制时间和就业能力均对择业效能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三)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的时间长短、择业效能感与就业结果研究

本文以offer数量(OFFER)、实际薪酬(SJXC)为就业结果变量,考察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的时间长短(CJSJ)、择业效能感(ZYXNG)对其的影响。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的时间长短、择业效能感与offer数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但不是特别显著,这与学生平均获得offer数量较少有关系。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的时间长短、择业效能感与实际薪酬直接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四)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发现:(1)参加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影响显著,其在领导与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人际能力和基本技能方面均强于没有参加的学生,且参加现代学徒制的时间与就业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学生通过参加现代学徒制提升就业能力,进而增强其择业效能感。(3)学生通过增强其择业效能感,促进其就业结果向好的方面发展,特别是实际薪酬方面。

四、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和开展。

(1)在国家层面,一方面,各级政府组织积极介入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对接方面,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必然会影响我国现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要积极探索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之间的相关性,政、校、企三方要共同征求双重证书交换的实施指导意见。

(2)在企业层面,其招聘要求将直接影响学校对学生成绩和技能的评估标准,并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而经过现代学徒制的试用,企业提早介入准员工培训、订单预订等,可以更早、更积极地参与进入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介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充分发挥企业在人员培训中的优势,实现人才供给侧和需要侧的互通。

(3)在学校层面,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创建“学生→实习生→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育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综合人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的联合授课,对接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就业能力,提升择业效能感,促进就业。要使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现代学徒制贴近真实工作情境,可以促进其解决问题、人际交往、团队管理等多方面发展。

(4)在学生层面,要增强自己就业主人翁的意识,不再是传统的在课堂被动接受知识,要充分调动内部因素,使自己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寻。尽快适应“理论学习少,实践学习多”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通过对接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不断调整自我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人际效能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搞好人际『弱』关系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
第2讲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精讲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