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价值蓝筹股跌出来的机会

2021-11-06 20:38张昌华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蓝筹股抱团现金

张昌华

进入11月元旦就不远了,岁末年初乃至明年的市场该如何布局?笔者以为,要密切关注业绩好、历年现金分红好的价值蓝筹股跌出来的投资机会。

一是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分析。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求大于供价格就会上涨,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跌。股改形成的低成本的大小非源源不断地解禁上市;新股发行不断地制造新的低成本的大小非;机构抱团集中炒作极少数热点股票,不断地打压其他板块包括价值蓝筹股以增加资金头寸炒作所谓概念股;新增入市资金不足等四方面因素叠加,使市场很难走出大多数股票都能强势上涨的趋势性行情。市场近两个月来连续日成交量过万亿,说明买的人多卖的人也多,机构和不少中小投资者都在忙着调仓换股,对后市走势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随着供求关系的进一步演变,势必倒逼高价股走下神坛、新股申购收益收窄、高价发行的新股逐渐破发、一些已经上市缺乏业绩支撑缺乏成长性缺乏现金分红能力的股票股价不断走低,市场的估值中枢进一步下移。今后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能够抗御市场风险的终究是企业本身的质地,市场终将回归看业绩、看真金白银的现金分红的理性轨道。

二是从今年机构抱团先后炒作变化的热点分析。首先是消费类茅股,许多个股今年以来的回撤幅度很大,但跟风者仍然寥寥,其股价是否企稳尚需进一步观察,前期利用资金优势抱团的机构坚持“高位举哑铃”可以说是进退两难。第二是与新能源、新能源车相关的光伏茅、芯片茅、锂电池茅。虽然新能源、新能源车代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适度高估值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新能源车销售增长速度较快,但在整个汽车市场销售所占份额还不大,市场现有格局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新能源车的销售大幅增加和业绩大幅增长可能有个过程,此类股票涨幅过大、市盈率过高可能是机会大于风险。第三是近期大幅炒高的周期股包括“煤超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先是炒光伏、太阳能,打压资源股,接著又说是涨价利好资源股,于是又狂炒资源股,有些煤炭股短短几天就股价迅速翻番,有的股价高出其每股净资产一倍多,这明显是有悖常理的,估值回归是必然的。

三是从价值蓝筹股目前自身的情况分析。市场能够挖掘的热点,机构集中资金抱团炒作了一个又一个,从酒茅、油茅、药茅到光伏茅、芯片茅、锂电池茅再到煤炭、钢铁等周期股,今后又炒什么?明年再炒什么?这需要思考和前瞻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市场可供投资者选择的投资标的越来越多,今后经得起时间检验能够抵御市场风险的,可能就是比企业质地、比业绩、比真金白银的现金分红。在过度透支成长性的所谓热点炒作一个个相继退潮的时候,开始估值修复、稳定大盘、稳步上涨的极有可能就是业绩稳定增长、现金分红好的价值蓝筹股,目前可以重点关注金融、证券、能源和一些没有大幅炒作的非药茅(因为药茅一般涨幅过大)的中低价医药股。就金融股而言,不少股价跌破发行价甚至破发50%左右、股价较之净资产跌了50%-60%,目前横盘震荡的可以重点关注,如果继续向下破位,笔者打算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越跌越买。一般银行股发行,申购新股都很难中签,现在打五折了,并且三季报普遍交出了比较亮丽的成绩单,为啥还不敢买?现在买入,成本明显低于以前买入银行股的投资者,应该说是相对的低成本区域,具有成本优势。当然,即便如此,也要防范市场变幻莫测的极端情况的发生,因为有的银行在香港上市的H股比其A股股价还低,所以需控制仓位分批买入。如果到明年一季度末,银行股在今年业绩好于疫情高发期的去年的情况下,推出比去年还好的现金分红方案,价值蓝筹股走出上涨填权行情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对价值蓝筹股的选择要坚持行业符合产业政策业绩稳定增长、市盈率低、市净率低、历年现金分红高于一年期银行理财收益、股份已经全流通,没有低成本的大小非上市套现压力四条标准选择投资标的,把中长期持有和波段操作结合起来,不断降低持仓成本。

(本文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
蓝筹股抱团现金
主持人语
如何应对机构抱团的估值泡沫
路旁紫薇
被饭店套牢
“抱团”(双语加油站)
被现金券套牢
蓝筹股不是用来炒作的
宋清辉:蓝筹股为什么值得长期关注?
宋清辉:蓝筹股为什么值得长期关注?
南方现金通业绩领跑“宝宝”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