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2021-11-07 13:41吴承恩
小读者 2021年19期
关键词:牛魔王吴承恩大圣

□吴承恩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由巨石中跳出的石猴孙悟空,先是被众猴推举为大王,随后向菩提祖师学得七十二变和驾筋斗云的本领,然后闹龙宫,闹天宫,被如来佛祖镇压后承担起保唐僧取经的任务,一路降妖除魔,最终到达目的地。

1 是谁写了这本书

吴承恩(约1501~1582年),明代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吴承恩的父亲是商人,他希望吴承恩能读书做官。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但他科考不利,人到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到北京等候分配官职,当年没被选上,次年接任河南新野县知县。之后分别在浙江、山西等地任职,职场不顺。后回乡专心撰写《西游记》。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二十几岁时,搜求的奇闻已经“贮满胸中”。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作品包括《西游记》《二郎搜山图歌》《陌上佳人赋》等。

2 认识书里的角色

孙悟空

东胜神州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师为师,得名孙悟空。掌握大品天仙诀、七十二宗变化、驾筋斗云等高超法术;得如意金箍棒为兵器;在地狱生死簿上勾去自己的名字,得以不死;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炼就火眼金睛。后为唐僧大弟子,保唐僧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功成后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嫉恶如仇、不畏强权、崇尚自由,自从这个形象问世,就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

猪八戒

本为执掌天河十万水兵的天蓬元帅,因为调戏霓裳仙子被贬下凡尘,不想误投猪胎,长成个猪头人身的样子。后来成为唐僧的二弟子,同保唐僧西天取经。功成后封为净坛使者。猪八戒会三十六般变化,武器是九齿钉耙。猪八戒好吃贪睡,警惕性不高,常惹祸,遇到困难经常喊着解散团队各自回家,不过他最后还是坚持走完了取经全程。

沙僧

原为上界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到下界,住在流沙河中。后成为唐僧的三弟子。沙僧性格耿直憨厚,虽然武艺不算高强,但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陪师傅取得真经的心意从未动摇,功成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唐僧

俗名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封为御弟。原为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为人后,因父母遭遇迫害,他被母亲抛入江中,顺流而下,被寺庙中的和尚收留,所谓江流儿就是顺江流来的孩儿。唐僧在寺庙中长大,爱好佛法,后受唐太宗之托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他是肉体凡胎,因为盛传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取经路上遇到很多妖怪来抢他。唐僧目标清晰,非常坚定,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改初心,最终取得成功,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3 原书精华摘选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大圣道:“实不瞒长兄。小弟因保唐僧西进,路阻火焰山,不能前进。询问土人,知尊嫂罗刹女有一柄芭蕉扇,欲求一用。昨到旧府,奉拜嫂嫂,嫂嫂坚执不借,是以特求长兄。望兄长开天地之心,同小弟到大嫂处一行,千万借扇扇灭火焰,保得唐僧过山,即时完璧。”

牛王闻言,心如火发。咬响钢牙骂道:“你说你不无礼,你原来是借扇之故!一定先欺我山妻,山妻想是不肯,故来寻我!且又赶我爱妾,多大无礼?上来吃我一棍!”大圣道:“哥要说打,弟也不惧。但求宝贝,是我真心。万乞借我使使!”牛王道:“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你若三合敌得我,我着山妻借你;如敌不过,打死你,与我雪恨!”大圣道:“哥说得是。小弟这一向疏懒,不曾与兄相会,不知这几年武艺比昔日如何,我兄弟们请演演棍看。”两个这场好斗:

金箍棒,混铁棍,变脸不以朋友论。那个说:“正怪你这猢狲害子情!”这个说:“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个说:“你无知怎敢上我门?”这个说:“我有因特地来相问。”一个要求扇子保唐僧,一个不借芭蕉忒鄙吝。语去言来失旧情,举家无义皆生忿。牛王棍起赛蛟龙,大圣棒迎神鬼遁。初时争斗在山前,后来齐驾祥云进。半空之内显神通,五彩光中施妙运。两条棍响振天关,不见输赢皆傍寸。

这大圣与那牛王斗经百十回合,不分胜负。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只听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爷爷,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赐早临,好安座也。”牛魔王闻说,使混铁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狲,你且住了,等我去一个朋友家赴会来者!”言毕,按下云头,径至洞里。对玉面公主道:“美人,才那雷公嘴的男子乃孙悟空猢狲,被我一顿棍打走了,再不敢来。你放心耍子。我到一个朋友处吃酒去也。”他才卸了盔甲,穿一领鸦青剪绒袄子,走出门,跨上辟水金睛兽,着小的们看守门庭,半云半雾,一直向西北方而去。

好行者,将身幌一幌,变作一阵清风赶上,随着同走。不多时,到了一座山中,那牛魔王寂然不见。大圣聚了原身,入山寻看,那山中有一面清水深潭,潭边有一石碣,碣上有六个大字,乃“乱石山碧波潭”。大圣暗想道:“老牛断然下水去了。水底之精,若不是蛟精,必是龙精、鱼精,或是龟鳖鼋之精。等老孙也下去看看。”

好大圣,捻着诀,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螃蟹,不大不小的,有三十六斤重。扑的跳在水中,径沉潭底。忽见一座玲珑剔透的牌楼,楼下拴着那个辟水金睛兽,进牌楼里面,却就没水。大圣爬进去,仔细看时……

那上面坐的是牛魔王,左右有三四个蛟精,前面坐着一个老龙精,两边乃龙子、龙孙、龙婆、龙女。正在那里觥筹交错之际,孙大圣一直走将上去,被老龙看见,即命:“拿下那个野蟹来!”龙子、龙孙一拥上前,把大圣拿住。大圣忽作人言,只叫:“饶命!饶命!”老龙道:“你是那里来的野蟹?怎么敢上厅堂,在尊客之前,横行乱走?快早供来,免汝死罪!”好大圣,假捏虚言,对众供道:

“生自湖中为活,傍崖作窟权居。盖因日久得身舒,官受横行介士。踏草拖泥落索,从来未习行仪。不知法度冒王威,伏望尊慈恕罪!”

座上众精闻言,都拱身对老龙作礼道:“蟹介士初入瑶宫,不知王礼,望尊公饶他去罢。”老龙称谢了。众精即教:“放了那厮,且记住,外面伺候。”大圣应了一声,往外逃命,径至牌楼之下。心中暗想道:“这牛魔王在此贪杯,那里等得他散?……就是散了,也不肯借扇与我。不如偷了他的金睛兽,变做牛魔王,去哄那罗刹女,骗他扇子,送我师父过山为妙。……”

好大圣,即现本像,将金睛兽解了缰绳,扑一把跨上雕鞍,径直骑出水底。到于潭外,将身变作牛王模样。打着兽,纵着云,不多时,已至翠云山芭蕉洞口。叫声“开门!”那洞门里有两个女童,闻得声音开了门,看见是牛魔王嘴脸,即入报:“奶奶,爷爷来家了。”那罗刹听言,忙整云鬓,急移莲步,出门迎接。这大圣下雕鞍,牵进金睛兽;弄大胆,诓骗女佳人。罗刹女肉眼,认他不出,即携手而入。着丫鬟设座看茶,一家子见是主公,无不敬谨。

须臾间,叙及寒温。“牛王”道:“近闻悟空那厮,保唐僧,将近火焰山界,恐他来向你借扇子。我恨那厮害子之仇未报,但来时,可差人报我,等我拿他,分尸万段,以雪我夫妻之恨。”罗刹闻言,滴泪告道:“大王,我的性命,险些儿不着这猢狲害了!”大圣得故子,发怒骂道:“那泼猴几时过去了?”罗刹道:“还未去。昨日到我这里借扇子,我因他害孩儿之故,披挂了,轮宝剑出门,就砍那猢狲。他忍着疼,叫我做嫂嫂,说大王曾与他结义。”大圣道:“是,五百年前曾拜为七兄弟。”罗刹道:“被我骂也不敢回言,砍也不敢动手,后被我一扇子扇去;不知在那里寻得个定风法儿,今早又在门外叫唤。是我又使扇扇,莫想得动。急轮剑砍时,他就不让我了。我怕他棒重,就走入洞里,紧关上门。不知他又从何处,钻在我肚腹之内,险被他害了性命!是我叫他几声叔叔,将扇儿与他去也。”大圣又假意捶胸道:“可惜!可惜!夫人错了,怎么就把这宝贝与那猢狲?恼杀我也!”

罗刹笑道:“大王息怒。与他的是假扇,但哄他去了。”大圣问:“真扇在于何处?”罗刹道:“放心!放心!我收着哩。”

大圣见他这等酣然,暗自留心,挑斗道:“夫人,真扇子你收在那里?早晚仔细。但恐孙行者变化多端,却又来骗去。”罗刹笑嘻嘻的,口中吐出,只有一个杏叶儿大小,递与大圣道:“这个不是宝贝?”大圣接在手中。

猜你喜欢
牛魔王吴承恩大圣
吴承恩:人生不过是一场“西游记”
牛魔王
哪吒失手
让魔王消失
吴承恩剿匪
彭大圣决定隐身
做妖不能太牛魔王
狂放外壳下的戏剧寓言——郑大圣导演风格研究
互联网思维下动画电影的创新策略研究——以《大圣归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