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人民情怀 办好为民实事

2021-11-08 17:30项志明
铁军·国防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事办实事党史

项志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是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只有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聚焦百姓关切、走好群众路线,用心用力用情办好为民实事,才能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把实事办快办好办扎实,让群众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办实事要深入一线摸准群众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问需于民方知冷暖。实事到底实不实、效果究竟好不好,群众满意是唯一标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只有深入基层摸准群众实际需求,聚焦民生找准契合点,才能引发社会共鸣、赢得百姓点赞。在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把联系群众作为“第一环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既要避免“剃头挑子一头热”式的办实事,坐在办公室挖空心思想出的实事项目企业不需要、群众不认可,实际成效不高;也要防止“贴标签”式的办实事,把年度工作目标、单位日常工作贴上“实事”标签等同于办实事;更要杜绝“添乱式”的办实事,将办实事解难题异化为考核检查,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通过“四不两直”方式走进一线调查研究,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实打实查找民生需求短板弱项,切实做到群众期盼愿望在哪里、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在哪里,办实事的出发阵地就在哪里。

办实事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症结

翻阅《邓小平文选》,就会发现邓小平在谈话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就是“问题”,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解决问题是关键。组织开展“我为群众辦实事”实践活动,要在普遍摸准找实群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单位职能认真梳理、深入谋划、通盘考虑,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干货和具体行动,排出市民百姓认可的实事清单和解决方案,落实进度表、压实责任单,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切实打通群众期盼关切的难点堵点。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强化求真务实理念,聚焦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突出民生问题,坚持群众和企业办什么事烦,就把什么列入改革的范围;办什么事难,就把什么纳入必须解决的范畴,真正做到情况到一线了解、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让群众真切感受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办实事要努力构建抓常抓长机制

制度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要靠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又要靠制度力量激励约束。要在巩固深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出台一批行之有效、群众受益的政策制度,打造一批群众欢迎的“办实事”品牌项目,从而把成功做法经验化、把实践经验制度化、把制度措施刚性化,真正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习惯和常态。要通过设置领导信箱、热线电话、网络问答等手段,借助服务承诺、结对帮扶、法律援助、领导督办等方式,建立方便群众反映民意的有效载体,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进一步建立畅通群众表达意愿诉求的信访机制和亲民便民为民的服务机制,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植根群众、服务百姓提供有效制度平台,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百姓的幸福指数,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我为群众办实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谆谆教诲,更加坚决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需求办实事、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锲而不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历史贡献、创造新的不凡业绩、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作者单位:镇江市城市管理局)

(编辑:尹礼顺)

猜你喜欢
实事办实事党史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
把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我为群众办实事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企业工会应在多为员工办实事上见成效
让民生实事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