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传承与创新优秀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
——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为例

2021-11-09 01:44伍德勤陶龙泽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进校园民俗文化民俗

伍德勤,陶龙泽

(合肥学院 应用型高教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601)

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早在2005年,中央五部委就专门下发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尤其是近十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多次下文指导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传统文化多体现地方性、民族性等特点。作为以“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高校在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究竟做得怎样以及应该怎样做,非常值得研究。

1 地方本科高校传承与创新优秀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党中央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强调文化自信,尤其是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1]2014年,教育部制订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还特别强调“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并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3]。2019年,教育部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强调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时,再次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并要求“持续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等[4]。

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共同的生活模式或文化事项。它涉及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语言与艺术等诸多方面,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中“最接地气”“最具民族性”的内容。研究、传承和创新优秀民俗文化是国家战略,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不仅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且多数是该地方的最高学府,在传承和创新地方优秀民俗文化方面责无旁贷。

2 地方本科高校传承与创新优秀民俗文化的问题分析

为了解地方本科高校在传承与创新优秀民俗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或优化策略,作者通过问卷星在线调查、访谈、文献及校园网站查询等方式,对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宿州学院、亳州学院、皖西学院、巢湖学院、马鞍山学院、铜陵学院、池州学院、黄山学院等16所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1640份,查阅了16所学校网站的相关信息。通过问卷星数据统计和主观题内容的梳理,以及相关文件和信息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2.1 大学生对民俗文化内涵及价值的理解不够到位

由表1可知,对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关系的正确理解是A、C两项,尽管从统计数据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但在问及“除了传统的节日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礼仪民俗外,您眼中的民俗还有哪些”时,能答出三项的1297人,占79.09%;答出四项的1246人,占75.98%;一项都答不出的103人,占6.28%。其实,民俗文化极其丰富,之所以列不出题目中所列内容之外的民俗事项,说明对民俗文化的内涵还不甚了解。由表2可知,竟然有74.02%大学生认为民俗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这显然是错误的理解。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得出正确判断,并列举了诸如封建迷信、重男轻女(如女性吃饭不能上桌)、闹洞房、闹伴娘、要彩礼、算命卜卦、祭祖烧纸钱、女性裹小脚以及向长辈跪拜等不良的民俗文化事项。

表1 关于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关系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表2 关于民俗文化是否有优劣之分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调查还发现,不少学生对什么样的社团属民俗文化社团把握不准,竟有40.91%的人认为本校无民俗文化方面的社团。还有把“历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汉语言文学”“体育”等课程都列为民俗文化课程的。通过对问卷的梳理和分析,发现能相对准确地回答出所开设的民俗文化课程的学生约占37%。这显然是对民俗文化内涵没有正确的认知。

2.2 大学生对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认识不够全面

由表3可知,79.57%的学生认为将优秀民俗文化引进高校校园有必要,但也有约1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或可有可无。由表4可知,有31.04%的学生认为“民俗文化进校园主要是进学生的课外活动,而不是进课堂教学”,还有33.17%的学生认为“不好评价”。这说明,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对民俗文化进高校校园的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民俗文化如何进高校校园还缺乏全面的、科学的认知。

表3 关于优秀民俗文化进高校校园有无必要性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表4 民俗文化进高校是进课外活动还是进课堂教学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2.3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由表5、表6可知,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在传承和创新民俗文化方面做得很好,46.04%的学生认为做得一般,还有9%的学生不认可;约30%的学生认为校领导重视程度一般,还有4%的学生认为领导不重视。调查还发现,36.52%的学生认为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最关键的问题是“领导是否重视”。可见,地方本科高校领导对民俗文化进高校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表5 对本校传承和创新民俗文化方面的自主评价结果统计表

表6 对校领导是否重视民俗文化进校园的自主评价结果统计表

2.4 民俗文化社团和研究机构建设有待加强

在调查的16所联盟高校中,民俗文化方面的大学生社团普遍存在,主要是民俗学会、戏曲俱乐部、黄梅戏俱乐部、汉宣社、汉服社、国学社、民乐团、书画社、非遗保护协会、武术协会、民族舞蹈社团、美食协会、古琴社、礼仪协会、花鼓艺术团、凤画研习会、茶艺社、剪纸协会、棋社、民俗游戏社、汉文化阁、徽文化协会、舞龙队、舞狮队、陶艺社等。但校均数量不多,一般在2~3个。

目前,联盟高校中已成立了一批涉及民俗文化研究的机构,如滁州学院的凤阳花鼓艺术研究所、安徽三联学院的剪纸艺术研究中心、皖西学院的皖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和皖西庐剧研究中心、黄山学院的徽州文化研究所、蚌埠学院的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亳州学院的亳州方言与民俗文化研究所以及池州学院建立的润思祁红茶文化传播基地等。这些机构有力地促进了地方高校对地方民俗文化的研究。但总的来说,数量偏少,校均不到0.5个。

2.5 民俗文化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瓶颈问题

调查发现,联盟高校开设的与民俗文化有关的课程主要有:文化遗产概论、民俗学、民间文艺学、中国民俗学、民俗与传统文化、民族宗俗、宗教民俗与教育、民俗与非遗、民俗鉴赏、民俗文化艺术、民俗资源与旅游、安徽民俗、徽州文化知识、徽文化专题、民俗讲座、汉文化、书法、国画、写春联、中国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礼仪、茶文化(茶艺、茶道)、烹饪、酿酒、民俗饮食、古宅研究、传统服装、民族服装、插花艺术、中国家具文化与艺术、武术(五禽戏、太极拳、气功)、剪纸、中国民族音乐、琵琶、民歌、民族舞蹈、安徽花鼓(凤阳花鼓)、陶艺、泥塑、雕刻、黄梅戏、泗州戏、戏曲唱腔、民间文学等。相对于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所调查的16所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其课程数量还是偏少。课程是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是制约民俗文化进校园的瓶颈之一。

民俗文化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制约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另一瓶颈问题,它决定着专业建设、科研水平、课程开设以及教学质量。调查发现,有28.6%的大学生认为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最关键的问题是“专业教师问题”。如表7所示,尽管有75%的学生认为引进民俗文化(非遗)传人或民间艺人可行,15.79%的学生认为不仅可行而且必要;但有21.4%的学生认为难度大,甚至不可行,主要是难解决其高校教师身份问题。所以,培养和引进专业教师是高校传承和创新民俗文化所面临的难题。

表7 关于引进民俗文化(非遗)传人或民间艺人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2.6 网络文化和技术对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双重影响”

由表8、表9可知,约70%的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和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对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既有积极影响又有不良影响;但积极影响(认为有积极影响的占28%左右)远大于消极影响(认为有消极影响的只占2%左右)。所以,学校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促进民俗文化在大学校园的传承与创新,又要防止其消极影响,必须加强管理和规范,进行正确引导。

表8 关于网络文化对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影响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表9 关于网络技术对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影响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总之,通过调查发现,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普遍较为重视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每个学校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都建立了相关的社团,民俗文化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头戏。有的学校还成立了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研究机构,以科研促活动,以科研推动相关课程的开设。但民俗文化知识的普及程度不够,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内涵及现代价值缺乏科学的理解;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对民俗文化进校园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识还不强,不仅未创建相关的专业,课程和活动的体系化较弱;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

3 地方本科高校传承与创新优秀民俗文化的策略思考

3.1 充分认识优秀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开展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历史载体,民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过程就是最自然的最本土化的教育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塑造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民俗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极其重要的精神滋养,也是现代社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极其重要的文化基因。正如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认为的:民俗文化“不仅是在启蒙时代发挥了教育民众、改造国民精神的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地方本科高校一定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时期党中央和上级政府部门发布的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优秀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教育意蕴。尤其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只有学校领导重视了,才会出台相关的政策,才会将优秀的民俗文化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建设体系,才会加强其师资队伍建设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要让广大师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认识到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最基本、最接地气的内容。没有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失去了根基,就难以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要使优秀的民俗文化有效地融入高等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能力,高校就必须加强民俗文化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研究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因为“地方性”不仅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要特色之一。一方面通过引进或建设民俗文化大师工作室、非遗传人工作室以及有关研究室和研究中心等民俗文化研究机构,同时通过设立民俗文化研究课题、举办学术会议、创建研究成果转化基地等,促进民俗文化的学术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传播和固化。

3.2 加强民俗文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

民俗文化进校园,在不同的学段其要求是不一样的。在高校,则侧重于学术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引领,即培养学生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文化创新意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前面的调查也反映出民俗文化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瓶颈问题。所以,地方本科高校要通过培养和引进加强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注重引进民俗文化(非遗)传人或民间艺人。如滁州学院2015年成为滁州市凤阳花鼓非遗传习基地,并通过柔性引进,聘请凤阳花鼓艺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凤城女士为特聘教授。她除了在学校讲授“凤阳花鼓”专业选修课程外,还组织编撰全国首部花鼓戏方面的国家非遗巨著《凤阳花鼓全书》,并亲自指导学生花鼓戏社团的舞蹈艺术编排和参演。2019年滁州学院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与学校引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凤城有密切关系[6]。

优秀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最基本形式就是进专业、进课程。相对而言,在民俗文化专业建设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滞后于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在安徽省,除了体育学科的武术专业外,还未见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置民俗文化的相关专业,但开设相关的课程较为普遍。尽管相关课程的体系性不强,但也涵盖了必修和选修等不同的课程类型,尤其是开发了丰富的活动课程。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方面要合理构建民俗文化课程体系,通过引入学分制管理,增加文化素质课或通识课程比例,突出地方民俗文化特色课程,助推个性化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专业建设,要结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创建特色专业,着力培养地方优秀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专业人才。

3.3 注重民俗文化社团和特色学校创建,积极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社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传承和创新优秀民俗文化的重要阵地。调查发现,民俗文化方面的大学生社团在地方本科高校普遍存在,但校均数量较少,多数学校未形成较强的文化影响力。所以,地方本科高校要注重大学生民俗文化社团建设和校园民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创造浓郁的校园民俗文化氛围,突出文化育人。如宿州学院于2021年5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主题举办了第八届民俗文化节活动。本届民俗文化节共设置了民俗乐艺、民俗美食、民俗风情、民俗书画、民俗游戏五大板块,共安排了体育舞蹈表演、茶艺表演、书法、绘画、投壶、竹竿舞、剪纸、泥塑和文化集市等16项活动,志愿报名参与活动的同学近千人。民俗文化节在宿州学院已连续举办八届,内容丰富,影响广泛,已成为学校最具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7]。

另外,为了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已分三批评选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校106所,安徽省4所,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文房四宝工艺、安徽师范大学的徽州三雕、安庆师范大学的黄梅戏以及滁州学院的凤阳花鼓[8-10]。也就是说,在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中,目前只有滁州学院一所学校被评为“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这是远远不够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以申报国家级基地为契机,促进优秀民俗文化在地方本科高校的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和社会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进校园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