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纹河暴雨洪水特性及设计洪水计算分析

2021-11-10 12:49
地下水 2021年5期
关键词:罗纹洪峰流量渭河

郭 华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陕西 渭南 714000)

1 流域概况

罗纹河为渭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由小夫峪和谭峪两条河流汇合而成,地处陕西省华县西部,源头高程2 000 m左右,山区河段坡陡、流程短,出峪后降至500 m左右,然后穿越山前洪积扇区,高程再度降低到340 m左右,此后以平缓比降汇入渭河。上游河段比降较大,发生洪水时,常挟带大量砾、卵石推移质,多堆积于罗纹河山前洪积扇一带,下游河段受渭河倒灌淤塞,尾闾河段均形成地上“悬河”。罗纹河沿途流经少华、毕家等乡镇,在毕家乡东吴村西北汇入渭河,河道全长33.8 km,入渭口断面以上流域面积91.7 km2。全流域河床平均比降47.0‰,总落差1 589 m。

2 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罗纹河洪水多由局地暴雨和大范围强降水形成,大范围强降水特点是降水历时长、分布均匀、笼罩面积大。局地暴雨特点是降水历时短,强度大,笼罩面积小。其中,后者是南山支流大洪水的主要来源。一般情况一次暴雨历时约24 h左右,主雨峰约3~6 h,一次降水量为100~200 mm。每年暴雨最早发生于4月,最迟发生于10月,强度大的暴雨多发生在7-9月份。由于罗纹河河陡流短,汇流较快雨停峰现的情况较为普遍。

渭河下游南山支流洪水每年最早出现在4-5月份,其峰量较小,大洪水一般均发生于7-9月份,但10月份也有出现洪水的情况,此时峰量一般较小,洪水总量较大。据罗夫堡水文站洪水资料显示,该站洪水过程大多为孤立峰,一次洪水过程约2-3 d,主峰持续时间约12 h左右。渭河下游发生大洪水时常倒灌南山支流,引起支流出口段发生淤积。

3 流域参证站及水文资料选用

罗纹河流域无水文测站,而在罗纹河流域东14 km的罗夫河上设有罗夫堡水文站。该站位于华阴市敷水镇罗夫堡村,站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2 km2,流域周边高程400~2 100 m,两条河流同属南山支流,位于同一暴雨区内,下垫面条件极为相似,罗夫堡水文站可作为罗纹河洪水分析的参证站。

罗夫堡站现有1955-2005年共计51年完整的实测洪峰资料及1901年的历史调查洪水。

经过原铁道部设计总局第二设计院1956年洪水调查和1972年省水文总站对罗夫河历史洪水进行复查,最终确认发生于1901年的洪水量级为490 m3/s,另外1911年和1922年两场洪水洪痕指认不清,难于具体测算,但可知罗纹河1911年洪水量级大于1922年而小于1901年洪水,最终确定1901年洪峰流量为三次历史洪水中最大量级,最终调查历史洪水成果较可靠,可在工程设计中直接参考使用。

4 渭河干流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分析

由于支流洪水受入渭口渭河洪水影响很大,研究支流洪水必须先分析渭河洪水,而渭河洪水又受其水沙条件影响,在这方面黄委会进行过多次分析研究。其中,1989年黄委会设计院在编制《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渭洛河治理规划》(洪水分析部分)过程中,提出两套长短系列的分析计算成果(长系列资料到1985年,短系列资料到1969年),该成果已通过了水利部规划总院的审查。

1999年5月黄委会设计院在延长系列和考证历史洪水的基础上,又对渭河主要站的设计洪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其结果与1989年比较偏小,考虑到七十年代后渭河无大洪水出现,故设计渭河下游华县站设计洪水计算成果采用黄委会设计院1989年成果,见表1。

表1 渭河下游华县站设计洪峰成果表

5 罗纹河设计洪水计算分析

对于罗夫河罗夫堡站的洪水,以往有关单位曾进行过多次分析研究。1989年黄委设计院曾编制了《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渭洛河治理规划》,对罗夫河罗夫堡站的洪水作过分析计算,本次推荐成果简称“1989年成果”,此次计算结果通过了水利部规划总院的审查。1999年5月黄委会设计院和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勘测设计院共同编制了《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渭洛河下游治理防洪续建工程初步设计》,其“水文泥沙分析专题报告”中罗夫河罗夫堡站的洪水亦作过分析计算。2005年5月,陕西水环境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在编制《三门峡库区陕西返迁移民防洪保安近期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过程中,对罗夫河罗夫堡站的设计洪水推荐采用“1989年成果”。本次在进行罗夫河罗夫堡站洪水分析时,将罗夫堡实测洪峰系列延长至2005年,并加入调查历史洪水重新进行频率计算,并与历次洪水计算成果分析比较,合理确定罗夫河罗夫堡站的设计洪水。

依据罗夫堡1955-2005年洪峰流量资料系列,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以年最大值选择,并加入调查历史洪水,按不连续系列进行频率分析。洪水经验频率采用数学期望公式进行计算,均值及变差系统Cv采用矩法计算,理论频率偏态系数Cs按经验取Cv的倍数通过适线确定。实测连序系列的经验频率和调查历史洪水经验频率按下式计算按式(1)和式(2)计算;

(1)

(2)

式中:Pm、PM分别为连续系列经验频率和调查历史洪水经验频率;m、M分别为连序系列大洪水及调查历史洪水按大小递减排列的序号;n、N分别代表连序系列年数及不连续系列年数。

均值和变差系数Cv的计算公式为:

(3)

(4)

式中:Qm、Qmj分别代表特大值和连续系列变量;a、n分别代表特大值个数和实测系列个数;τ为从n项连续系列中抽出的特大洪水个数。

根据矩法计算出来的统计参数,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进行适线,适线的原则为:尽量使理论频率曲线通过经验频率数据的中心位置,侧重于考虑上部和中部的大水数据。历史洪水重现期有变动范围时,定线时应作适当考虑。经适线,求得罗夫堡站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1999年黄委设计院在编制《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渭、洛河治理规划》(洪水分析部分)过程中,也对该站的实测资料也进行过分析,其成果和《可研报告》成果并列见表2。

表2 罗夫堡站洪峰流量历次设计成果比较表

从表2可看出,三次计算成果比较接近,相差较小,本次和可研与1999年相比,资料系列有所延长,即包含了七十年代的丰水时段和八十年代后的枯水时段,同时延长了历史洪水考证期,对重现期作了修订,计算成果与1999年和可研成果相比稍小,考虑到规划成果已经陕西省水利厅、黄委会及国家计委审批,建议采用黄委会设计院1999年成果。

表3 罗纹河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

罗纹河流域设计流量计算采用面积比拟公式推求,计算公式为:

(5)

式中:Qp设、Qp罗分别为罗纹河流域和罗夫堡站的频率为P的设计洪峰流量(m3/s);F设、F罗为罗纹河全流域和罗夫堡站的流域面积(km2);n为面积比拟指数,采用0.67。

依据式(5),求得罗纹河的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3。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并结合《可研报告》,最终可选用罗纹河堤防设防标准为相应河段20 a一遇(P=5%)洪水,相应洪峰流量按206 m3/s计算。

6 结语

国家和陕西省十分重视渭洛河下游治理工作,始终把保障防洪安全作为渭洛河下游治理的首要任务。罗纹河作为三门峡库区渭河南岸的一级支流,2003年及2005年渭河两次大洪水,使当地移民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财产损失严重。通过对流域历史洪水进行调查,对设计洪水进行计算,可以对罗纹河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罗纹洪峰流量渭河
故乡
四平针2+1罗纹的减针留边工艺研究
故 乡
智能翻折罗纹装置
毛针织组织中罗纹的造型设计与工艺方法初探
无定河流域洪峰流量的空间变化统计分析
铁力水文站水文特性分析
清流河滁县站历年洪峰水位洪峰流量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卷烟纸罗纹强度的影响因素
一种天水市渭河径流预测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