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计划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综合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2021-11-10 02:29孙晓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

孙晓宇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薄弱一环,从政策上干预、实操上扶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体育迫在眉睫,为了提升农村中小学体育美育的整体素质,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本文依据浸润行动计划的总体方针要求,拟探索农村中小学体育综合素养培养路径。

关键词:体育、浸润计划、体育综合素养、农村中小学

一、浸润计划出台的背景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整体蓬勃发展,但仍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均的现象,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体育课程开设不全、教学条件有限、体育活动少、师资力量薄弱。针对乡村地区学校体育美育现状,2019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旨在切实提高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能力、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集体意识和体育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进而促进乡村中小学体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经学校自主申报、行政部门推荐、专家遴选与公示,教育部决定支持20所高校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高校主要在深入调研对口学校体育现状的基础上,对体育课程教学、体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具有规范性、可行性的指导和服务,探索制定出体育综合素养提升的实施原则、实施步骤和开展模式,并以对口学校为基础,推动研究成果在其他乡村中小学校的实践、转化和推广,从而提高乡村中小学生体育综合素养,提升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

二、体育综合素养的概念

体育是一个特殊的运动认知、感受和体验过程,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它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探索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体育的初心就是人格价值塑造。素养是一种修养、涵养,其本身包含了素质。相较于体育文化素养,体育综合素养不仅包含了知识层次的教育、精神力品德的修养,还包括强身健体的塑造与专业技能的掌握。体育综合素养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产生了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方面的综合体育素质与修养(余智,2005)。体育综合素养的界定不应只局限于生物层面机能体现,更包含了对体育道德、体育美挖掘的能力,它是一个综合特征的包含,其外延会随着社会需要不断扩大(王晓刚,2019)。就目前学者研究来看,体育综合素养是体质水平、知识、技能、个性、品德等要素的集合,包括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能力、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集体意识和体育精神,体育综合素养的提升,需要教师领会其内涵和价值,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实践。

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乡村中小学生体育综合素养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不够重视,普遍存在以无病和体格健壮代替健康的倾向,学生自身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其次,乡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时间、师资力量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学校的体育活动缺乏生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再次,由于中小学生对负面的大众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缺乏有效的防范,导致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与新时代接班人的要求产生较大差距,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水平偏低,体育独特的育人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综合素养培养路径

针对以上现状,浸润计划的实施正是要打破各层级学校原有相对封闭式的发展思路,依托高校师生力量,为本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推动乡村中小学体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同时,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大中小学校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双方共赢的局面。围绕浸润计划的方针思路,农村中小学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既要注重内在体育意识的形成,也要注重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等机制的建设。

(1)加强体育文化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培养是根本和灵魂,针对中小学自主意识的逐步提升,可以在体育课程中适当增加学生的示范,也可以安排学生轮流对体育项目、体育赛事等进行讲解介绍。通过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方式自主学习了解到的体育项目的特色、起源和发展,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加深对这项运动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加大体育课程建设和实践活动的推广

根据浸润计划文件的精神,试点高校与对口农村中小学建立帮扶联系,依托体育类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力量,在对口学校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围绕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和提高学生审美人文素养的目标,对学校的体育课程进行优化,增强体育课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持续性。结合体育理论知识,为农村中小学增加基本的体育损伤、体育道德、生理卫生等有关知识。

此外,可以开展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和教育特质的体育实践活动。帮助对口中小学校丰富“大课间”学生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常态化实践活动。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开展以体育游戏为主的大课间活动、建立球类或操类的兴趣小组、社团或竞赛运动队;中学生可以教学形式为主,使学生掌握1-2项运动专项技能。试点高校实地调查、电话访谈对口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包括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频率、时间、内容、组织形式,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对口学校的特色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一套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并逐步应用于地区其他乡村地区的中小學。

(3)积极推进体育校园文化的建设

针对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锻炼氛围不够浓厚,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尚未养充分养成,学校应发挥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帮助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课间音乐、教室、走廊、宣传栏和新媒体平台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农村中小学是天学校体育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提升,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素质水平,推动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政策上干预、实操上扶持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体育迫在眉睫。通过对乡村中小学师生体育综合素养现状的调研,针对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师生力量,为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探索制定出提升农村中小学生体育综合素养方案,以对口中小学为中心,辐射带动地区其他乡村中小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健康观审美观。另外,通过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乡村中小学体育均衡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多方联动、开放高效、富有活力的乡村中小学体育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余智.体育素养概念研究[J ]. 浙江体育科技2005(01)69-80

[2]王晓刚.体育素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N]2019.09.09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0381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体育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我们的“体育梦”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 最美妙的娱乐
体育一家人
体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