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肝郁型轻-中度焦虑状态调式的研究

2021-11-11 04:43刘晓艳周徐涛宋寅姣廖伟唐薇陈敏石婷婷周瑜李晓娟
医学概论 2021年15期

刘晓艳 周徐涛 宋寅姣 廖伟 唐薇 陈敏 石婷婷 周瑜 李晓娟

摘要:目的 探索五行音乐改善肝气郁结型焦虑状态的最优选曲调式。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180例晚期肿瘤患者,经评估处于轻-中度的焦虑状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每组分别聆听五行音乐的角调、徵调、商调。音乐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CD4/CD8、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角调、徵调、商调均能改善患者的S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角调、商调同时能改善患者的CD4/CD8比值,徵调对于患者的CD4/CD8比值无明显改善。角调组、徵调组、商调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分别为61.25±4.36分、46.90±4.65分;61.55±4.82分、52.97±4.57;61.82±4.54分、50.42±4.74分。CD4/CD8比值治疗前后分别为1.29±0.51、1.81±0.46;1.27±0.63、1.26±0.48;1.32±0.61、1.54±0.47;中医症候积分三组治疗前后的得分分别为32.05±6.12、19.22±4.60;31.55±5.52、24.68±5.26;31.68±5.94、22.38±5.63。降低SAS評分,角调优于商调优于徵调;改善免疫状态,角调优于商调;改善临床症状,角调优于商调优于徵调。结论 五行音乐治疗肝气郁结型肿瘤患者的焦虑状态最优选曲为角调,相应、相生、相胜三种选曲方式中,“相应”的调式选择为最优选曲方式。

关键词:五行音乐;角调;徵调;商调;晚期肿瘤;肝气郁结;焦虑状态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加、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肿瘤相关性焦虑是最常见的精神相关性疾病,发病率高达20%。焦虑情绪给患者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会降低药物治疗疗效、降低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降低患者免疫力,不利于疾病康复,影响生活质量、认知能力,甚至因此出现自杀导致死亡。五行音乐用于精神疾病、情绪障碍、亚健康等均有一定的疗效。越来越多的医院运用五行音乐改善肿瘤引起的焦虑情绪,事实表明音乐疗法这种绿色治疗方式得到广大医生、护士的欢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临床上的选取音乐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数的医护是将以情胜情理论与五行音乐相结合,采用相应、相生、相胜几种不同的选取方式,但是到底哪种选取方式更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循证依据。焦虑状态属于中医“郁证”范畴,最常见肝气郁结型郁证。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等,其病位在肝脏,病性属实。笔者通过实验设计,比较三种选曲方式,即相应(肝属木,角调属木)、相生(肝木实,实则泻其子(心)、徵调属心)、相胜(金胜木,商调属金),给予肝气郁结的郁证患者分别聆听角调、徵调、商调音乐,观察及统计三种选曲方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8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180例晚期肿瘤肝气郁结型轻-中度焦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8例,女性92例,年龄40-92岁,平均65岁。 纳入标准:①晚期恶性肿瘤患者;②填写SAS表格评分为50-69分;③ECOG评分≤3分;④KPS评分≥50分;⑤符合中医肝气郁结型辨证诊断;⑥意识清醒,无失语、智能障碍,文化程度小学以上,能理解量表内容并配合治疗;⑦近两周无服用抗焦虑药物。排除标准: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癔症等能引起本病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和躯体疾病患者;②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或者根据研究组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使入组复杂化的其他病变或情况;③合并癫痫、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胃肠疾病者;④孕妇、哺乳者、血证者、耳廓有损伤及感染者;⑤近两周有服用抗焦虑药物;⑥有长期睡眠障碍,需长期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角调组、徵调组、商调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SAS评分、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安全指标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给予肿瘤的常规治疗,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角调组、徵调组、商调组。分别给予三种对应调式的音乐治疗。一般选取上午在病房输液的时间进行,关闭房间内电视、保持环境相对安静,由实习护士或学生将各调式的播放器打开、调至合适的音量,放在患者床头或房间内,每次聆听的音乐有2首,总共时间在40分钟左右。聆听的五行音乐为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五行音乐》(正调式),由石峰先生作曲,郝万山先生为中医顾问,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演奏。共5盘,将其中的角调、徵调、商调拷贝至U盘中用播放器进行播放。聆听音乐期间,嘱患者闭目养神,融入到音乐的意境当中。每天固定时间连续播放同种调式的音乐,疗程为2周。

1.3 观察指标

1.3.1 SAS评分变化 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由专人计算SAS评分,评分前先向患者讲解表格的意义,让患者自主填写,专人统计得分。对于识字困难、视力下降或行动不便等的病人,可以协助评分。其中得分50-59的为轻度焦虑,60-69的为中度焦虑。治疗2周后再次统计得分,评分下降则为治疗有效。

1.3.2 CD4/CD8指标 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通过抽血检验CD4、CD8数值,计算出CD4/CD8的比值,CD4/CD8比值参考值为0.71-2.78,比值越高,说明患者免疫力越高。

1.3.3 中医症候积分 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根据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进行打分,疗效判定:积分下降均为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事后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按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角调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6.90±4.65分,徵调组52.97±4.57分,商调组50.42±4.74分。角调组得分明显低于徵调组和商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见表1.

由上表可知,经过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角调、商调、徵调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均具有一定的改善,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两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具体均值大小可知,角调优于商调优于徵调。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变化情况 三组患者在治疗前CD4/CD8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角调组和商调组CD4/CD8均较前升高,治疗后角调组CD4/CD8比值由1.29±0.51上升到1.81±0.46,商调组由1.32±0.61上升到1.54±0.47。见表2

由上表可知,经过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角调、商调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均具有一定的改善,徵调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无改善,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两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具体均值大小可知,角调优于商调优于徵调。

2.3中医症候积分改善 三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积分均有所下降。表3

由上表可知,经过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间具有可比性,角调、商调、徵调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均具有一定的改善,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故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两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具体均值大小可知,角调优于商调优于徵调。

3 讨论

肿瘤疾病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巨大的经济、精神压力。在现代越来越精准的肿瘤治疗中,通过药物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已经得到大大的提高,五行音乐疗法作为一个比较新兴的治疗手段,其对于改善患者的肿瘤相关部分并发症效果明确。五行音乐属于音乐治疗范畴,其理论来自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即五脏对应五音,分别为角、徵、宫、商、羽。在国内五音治疗选用的音乐通常为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五行音乐》,由石峰先生按照中医五行进行创作,郝万山教授中医理论技术指导。五行音乐可以很好地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利因素。通过该实验,我们看到,与脏腑相应的角调可以最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相应”的角调和“相胜”的商调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相生”的徵调对于患者的焦虑状态、免疫状态、中医癥候评分方面作用有限。从实验的各方面数据来看,采用相应的选曲方式:角调,是改善晚期肿瘤轻-中度焦虑状态的最佳调式选择。

参考文献:

[1]孙海燕.肿瘤相关性抑郁、焦虑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临床调查[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2]戴明等.286例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癌症杂志 2010,20(11)857-859

[3]范淑君、赫军等.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广西医学 2001,23(5)1268-1270

[4]张薇林,柳继,董学兰,郑宏超.五行音乐疗法的应用与探索[J].世界临床药物,2016,37(12):846-848+853

[5]周仲英.中医内的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74

基金资助:重庆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技项目(ZY20180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