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音乐教育管窥

2021-11-12 18:57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多元化大学

田 琳

(烟台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当前,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多元文化与音乐教育的结合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多元文化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认可,并在此背景下进行了改革尝试。本文分析了多元文化融合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积极意义,针对当前大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多元文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大学音乐教育的优化策略。

一、多元文化对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影响

大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综合型人才,而音乐教育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教育方式普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教育在各个阶段的发展不够充分,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参差不齐。正因如此,大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量和文化素养水平也参差不齐,只有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乐理常识,具备基本的音乐鉴赏技能。这都为大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设下了众多的障碍。

然而,通过在大学里开展各式各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活动,能够打开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通过了解和学习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气质;通过建设大学多元化音乐教学体系,能够助力大学音乐教学改革。大学生们的音乐涉及面不再局限于国内的“经典永流传”,而是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能够体验不同民族和背景下五彩缤纷的音乐传统和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了转变,教师也能很好地践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习惯、道德观念、文化素养等都会有所改善。同时,只有让学生对全球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学生才能学习到如何平等对待各国文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本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对比,对本国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致力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些都是在大学里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从各种大学音乐教育的反馈中可以得知,大学生对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性并不高。虽然了解西方音乐文化也是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对提升学生的知识广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大学老师还是需要抓住关键,在带领学生欣赏和学习我国优秀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再加以西方音乐文化的熏陶。大学教师提升对于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未来,大学生需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这样才能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因此,大学教师要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深入挖掘其精髓,为学生们做出榜样。

(二)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较差

教育思想是教育的灵魂。但是,教育并不能只靠思想。优秀的教育思想还是需要靠优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来实践。只有教材丰富了,教学方法新颖多样了,才能有多元化音乐教学的发展空间。当下,许多大学音乐教师使用的教材比较落后陈旧,更新速度缓慢,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内容过于复杂枯燥,偏向专业化,导致学生对于基本的乐理知识了解不够多,掌握不足,对古典音乐提不起兴趣,排斥民族音乐。教师也只是对教材进行简单的讲解,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很少去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反馈少之又少,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多元文化教学的内容是十分多样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再有趣的教学资源也都是徒劳的。课堂互动不够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学生不仅不能对继承民族音乐文化树立一定的自信,也不能正确认识与对待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三)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下,我国各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但是,即使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仍然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改变。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许多综合性大学对音乐学科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不少大学音乐学科建设都缺乏相应的高端人才资源,教育经费相对不足,教育基础设施相对简陋和教学环境相对较差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师生双方综合素养相对较低

学生与老师的综合素养也是影响大学音乐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原因之一。由于扩招,许多大学的音乐专业降低了录取要求,学生的各科成绩并不是太好。同时,有些老师备课不充分,知识储备少,教学方式落俗老套,没有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很难做到将多元文化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这些都不利于大学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三、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音乐教育的策略

(一)创新多元化音乐教学理念

首先,要提升大学对音乐专业的重视程度。通过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教学环境,以符合当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需求和趋势。其次,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育理念,要有将音乐文化与时代相融合的意识,提升音乐教育的活力。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不能抛弃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将多元文化中的精华融入我国优秀音乐文化之中,达到提升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响力的目的。作为音乐专业的教师,要终身学习,对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知识要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中遨游。

(二)合理完善多元化音乐教学体系

围绕民族音乐,辅之以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资源。既要研究本民族音乐文化,也要对外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进行鉴赏研究,加以学习借鉴,从而丰富本民族音乐文化。教师需要对西方音乐文化进行有意识的筛选鉴别,不能够全盘肯定或者否定,要认识到西方音乐文化同我国音乐文化的差异,在充分研究我国音乐文化的同时,吸收借鉴西方音乐文化中的可取之处。学校可以多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中外音乐文化鉴赏研究》《西方音乐发展史》《民族音乐发展研究》等等。这些课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思维方式。要把民族音乐作为教学的根基,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传统音乐文化常识,将来才能让更多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改进多元化音乐教学模式和方法

大学音乐教师要有全球化眼光,敏锐地发现各国音乐文化之间的异同,总结出文化的精华部分。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这些优秀的音乐文化,与自己的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选用最先进最合适的教材,丰富自己的课堂。要以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为出发点,构建多元音乐文化体系,使大学音乐教育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线上线下相结合,师生“反转”,开设讨论区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还可以创造机会多给学生表现的平台,在其中穿插音乐的交流讨论,提升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审美能力。

(四)提升教师多元化教学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领人与风向标,要接受多元音乐文化的熏陶感染,深入研究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正确地为学生树立多元音乐文化理念,让学生有自主欣赏、领悟音乐文化的能力。不能只关注音乐文化这一方面,对其他的文化知识也要深入研究。此外,学校可以给予教师更多学术讨论的机会,比如开展各类讲座,以及高校之间交流研讨、教师之间互相观摩,从而互相提出改进的建议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教学素质。

四、结束语

大学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音乐教育充满机遇与挑战,也为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方向引领。在大学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文化素养、文化认同感,同时还能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助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让大学音乐学科的发展与时俱进,摆脱传统教育方式和观念的束缚,让大学音乐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多元化大学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大学》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