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合唱团音色统一的训练形式探讨

2021-11-12 18:57蒲紫嫣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咬字合唱团声部

蒲紫嫣

(贵州大学 科技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群众文化作为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群众提升自我能力的需求,而且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合唱作为一种群众文化活动,在表演过程中非常注重集体配合,强调合唱团音色的统一性,若合唱团当中音色参差不齐,就不能称为合唱。“合唱”这一词汇源于欧洲,指的是由多声部共同演唱为主的音乐表演形式。群众文化合唱团应贯彻“最美的声音是人声”的原则,注重合唱团演唱的和谐统一之美。为此,本文将对群众文化合唱团音色统一的训练展开详细分析。

一、群众文化合唱团音色统一训练的意义

群众文化合唱团音色统一的训练也称为“音色融合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合唱团的音色和谐。音色是声音的色彩,直接影响着声音的品质。人体的生理构造决定了音色,音色受泛音和共鸣影响,不同共鸣、泛音所产生的音色有所不同,不同音色所呈现出的音乐作品存在差异。就合唱表演来说,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演唱者音色和谐。合唱表演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在音色统一、音色和谐的基础上,表达音乐作品和谐、空灵、柔美、震撼、浑厚的美感。在合唱领域有这样一句话:“音色不融合,唱的再齐也没辙。”这表达出了音色统一的重要性,只有音色统一才能够充分展现出合唱艺术的美感,展现出合唱艺术的和谐、统一之感染力。

二、音色对合唱表演效果的影响

音色是不同类型的声音在波形方面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特征。不同物体在振动时,因为波形存在差异,所以音色存在一定区别,物体的结构、材料影响着音色。例如,大提琴和小提琴,两者内部结构并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因为大小不同,所以产生的音色也不同。在合唱的过程中,判断音色是否精准,需要从声音表现是否平稳、旋律是否统一这两方面进行把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合唱表演需要探寻每一个声部的关系,并且在每一个声部之内,制定出统一、稳定的声音旋律,确保发声的稳定性,做好各个层次的声音的转换。

三、群众文化合唱团音色统一的训练策略

(一)选择统一的合唱唱法

合唱表演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合”,需要确保合唱表演的和谐性、统一性。在良好的呼吸支持之下,应该选择统一的合唱唱法,保证旋律的和谐共鸣,在注重共性、消除个性的基础上,消除高位发声、低位发声,加强合唱表演的和谐性。因为大部分群众之前并未受到过专业的合唱表演训练,所以他们的表演唱法存在差异,发声位置也存在差异,甚至很多人存在音准、节奏、气息等层次上的问题。大部分群众唱法较为自由,很容易在合唱当中掺杂颤音、滑音等,为合唱表演带来了一定困难,造成合唱集体发声混杂、不和谐等问题。在开展群众文化合唱训练时,教师应该帮助不同声部的人,选择区别化的合唱唱法,采用直声高位训练手段进行训练,严格遵循基础训练的相关原则。选好适合合唱歌曲的唱法之后,再设法让群众合唱团各个声部取得和谐、有质感的音色,结合合唱作品的特质,合理调整合唱表演所需要的音色特点,并努力创设情境,引导群众在掌握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实现音色的统一。

(二)培养群众学员的弱声演唱习惯

弱声唱法是合唱团表演当中最为基础和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目的是借助弱声来唱好合唱歌曲。在群众文化合唱团的音色统一训练中,无论合唱作品属于哪种类型,都可以开展弱声训练。在使用弱声进行训练时,要杜绝虚声、白声等问题,积极有效控制每一句弱唱。在培养弱声演唱习惯时,要注意学员声音逐渐变强这一问题,杜绝破坏音色、影响合唱音色美感的情况出现,对不利于声部和声的音色进行调整。弱声唱法可以让学员较为容易地在声部表现当中感受到其他人的声音共鸣,使自己的声音向整体靠拢,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训练的枯燥无味,强化合唱过程中音色的和谐。通过开展弱声训练,合唱团可以使合唱的声音变得明亮、圆润,符合当前人群的艺术审美偏好。此外,这一训练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结合不同合唱作品来开展。

(三)增强群众学员们的聆听、模仿水平

聆听、模仿,是学习任何音乐艺术的关键。群众文化合唱团在开展音色统一训练时,必须注重增强群众学员的聆听、模仿能力,甚至相比于“唱”的训练,更加注重“听”的训练。教师在初步了解合唱曲目的基础上,应该确定歌曲各个声部的音色表达方式,借助“聆听”的方法,帮助群众学员掌握合唱乐曲的节奏、旋律和音色。高质量的“聆听”,可以增进群众文化合唱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掌握声音调节方式,并且通过“模仿”使自身音色向其他音色靠拢。为了帮助学员们开展聆听、模仿训练,教师可以挑选两个学员,先让其中一个学员进行演唱,第二个学员来倾听第一个学员的音色、音量,并且进行模仿,通过“音色无缝衔接”的方式感受对方的音色。因为人的声音是有可塑性的,倾听、模仿的音色统一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同一声部、同一旋律的学员进行横向音色融合。

(四)坚持元音发音的趋同性

合唱表演当中,咬字决定了音色。群众文化合唱团在开展音色统一训练时,必须关注学员们的咬字能力,保持元音发音咬字的趋同性。咬字、吐字是对音色的生动诠释,统一咬字可以实现音色之间的融合协调。群众学员生活背景不同、方言也存在差异,所以咬字经常不一样,时常会出现字头错乱、字腹不饱满、字尾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了规范学员们的咬字,教师应该从元音字母a、e、i、o、u 出发,强调元音咬字的规范性、统一性,注重咬字的协调性,引导学员们对元音字母咬字发声位置进行精准把控,遵循“窄母音宽唱、宽母音窄唱”原则,确保学员们五个元音字母发音、口型一致,并且发声位置始终在一定高度,避免因为咬字习惯改变音色。通过这种方式,学员将获得清亮、干净、圆润的元音发音,从而增强群众文化合唱团的音色统一。

(五)深化对乐曲的情感表达

在合唱表演当中,表演者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的演唱技巧,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的情感表达要求。群众文化合唱团相比于专业合唱团,可能并没有那么专业,但其成员可能具有更多的情感经历,在诠释合唱作品时,可以融入更生动的情感。情感融入对音色也会起到一定作用。为了让合唱表演更加打动人心,教师应该引导学员们对乐曲的情感内涵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将情感融入合唱表演中,调动广大群众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群众文化合唱团在开展音色统一训练时,应统一向学员们深入介绍乐曲作品的背景、情感内涵,让群众学员们秉持趋同的情感,并将情感引入合唱作品中,使情感与音色相契合,让合唱表演更加具有“人情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众文化合唱团的音色统一训练意义重大,有利于展现出合唱艺术的和谐之美。由于群众学员来自五湖四海,生活背景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在音色、咬字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想要充分展现合唱艺术的美,必须要做好群众文化合唱团音色统一训练。群众文化合唱团在实际开展音色统一训练时,必须结合群众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统一的合唱唱法,在培养群众学员弱声演唱习惯的基础上,增强群众学员们的聆听、模仿水平,推进学员们元音发音的趋同性,深化学员们在乐曲中的情感表达,从而提升群众文化合唱团表演的专业性、标准性、统一性。

猜你喜欢
咬字合唱团声部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难忘的合唱团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