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法”对现代音乐教学的启示

2021-11-12 18:57张春雪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虚心朱熹读书

张春雪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一、循序渐进

读书应循序渐进。从这点足以看出,朱熹已经认识到学习材料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人的学习、发展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读书要讲究顺序,不能颠倒。朱熹说:“尝以为天下万事皆有一定之法,学之者须循序而渐进,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恰好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中深入发掘音乐本身特有的规律,将音乐的知识结构由浅入深地传授给学生。例如,学习歌曲时,要先视唱乐谱,搞清楚歌曲的节奏速度旋律,再将歌词加入其中,最后将歌曲有感情地演唱出来。这是学习歌唱的必经过程。与此类似,音乐教材的编写也要具有系统性,教材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最终使整套教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读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读书计划,并遵照执行。朱熹说:“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若杂然并进,却反为所困。”音乐教学更应如此。音乐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教材和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接受程度等条件,适当调整授课内容。1~2 年级的学生好动,模仿力强。所以针对这类学生,音乐课应更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用自己原有的声音自然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师可以采用有趣的故事、图片、游戏等开展教学。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3~6 年级的学生体验感与探索创造能力逐渐增强。所以,音乐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还要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使其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从而自信地演唱,并积极参与演奏等活动。

最后,读书要扎实,切忌囫囵吞枣,急于求成。朱熹说:“文字不可泛看,须逐句逐段理会,理会此一段未透,又去看别段,皆成鹘突去。如何会做彻,如何会通贯?”例如,在教唱带有升降记号的音符时,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找不准音准,会出现跑调的现象。这是非常常见的,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力量不足以支撑气息,所以唱不准音。如果忽略最基本的音准问题,那么接下来的歌唱活动也很难进行下去。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从最根本的问题入手,解决气息问题。只有气息稳定,才能让歌曲更完整地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形象教学法,例如让学生练习歌唱呼吸时,想象自己在闻花香。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切身体验,慢慢加以练习,从而解决歌唱呼吸时的一系列问题。

二、熟读精思

朱熹指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他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然熟读精思既晓得后,又须疑不止如此,庶几有进。”为此,朱熹主张读书要能成诵,强调读书时要读一定的遍数。歌唱亦是如此。旋律是歌曲的根基,歌词的存在是为了将旋律更形象地表达出来。演唱歌曲难道不应建立在“熟”的基础上吗?只有多遍视唱歌谱,才能将旋律完整地贯通下来;只有熟读直至背诵歌词,才能将整首歌完整地演唱出来。

音乐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艺术,离不开个人的思考与理解。音乐课程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质。例如,音乐教师在教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时,可以让学生在读熟歌词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使学生深刻理解歌曲,从而有助于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但教师不能把音乐课上成语文课。音乐教师在让学生朗诵歌词时,可以加入适当的钢琴伴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或者让学生打着节奏进行朗读,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歌词的记忆,还能提升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

三、虚心涵泳

虚心涵泳指在读书时要虚怀若谷,仔细思考,精心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能用固有的思想和以往的见解去理解文中的意思。其次,虚心读书学习也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毕竟,学习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瞎子摸象。但虚心并不等于随声附和,对于知识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美育是一种软实力,更是一种刚需。在当代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具备批判的态度。现阶段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趋向成熟,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对新鲜事物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作为音乐教师,应选择什么样的音乐进行教学是很重要的问题。教育不是填鸭式灌输,音乐课更不是。这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点燃他们兴趣的火焰。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虚心求教是漫漫求学路中最重要的一种态度。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在各种进修、交流活动中虚心地向优秀的同事请教,互相交流学习音乐教育相关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之端正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师还应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时常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四、切己体察

朱熹强调读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需要与自己的实际经历相结合,要身体力行,付诸实践。这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不谋而合。这也是读书的一项诀窍,读书不能只满足于理解字面上的意思,毕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是浅薄的,最终想要认识事物的本质还需要亲身实践。这样才能把书本里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音乐课程最重要的性质便是实践性。音乐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所以,音乐课的教学需要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多种实践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讲授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运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通过走、跑、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三种音符。学生亲身参与这些与音乐相关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将为他们掌握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指要抓紧时间,发奋读书,不可心不在焉地阅读。

学习音乐也要像读书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习。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优美的歌声需要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切忌急于求成。这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从最基础的练声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打好基础。学生在练习歌唱时要坚持不懈,保质保量地完成练习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应适当鼓励学生,让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六、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是这六条法则中相对重要的一条,也是朱熹在道德修养方面较为重要的方法。居敬持志指在读书时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意志顽强。读书要坚定内心的目标,树立远大的志向,只有明确目的志向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并且要有顽强的毅力。他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朱熹认为,读书要从本质出发,以提升自身的学识和修养为目的,并树立积极正确的目标,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多参与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切身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其文化视野,将音乐作为媒介,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朱子读书法”对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所以,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的理念相结合,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虚心朱熹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求知若渴 虚心若愚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呆奇的故事
虚心求上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我们一起读书吧
“朱子深衣”与朱熹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