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探究
——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2021-11-12 18:57刘菁菁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实训室实训环境

尹 妮,刘菁菁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环境设计专业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实践内容,也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对实践课堂的重视,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高校环境设计基础理论方面的教师相对缺乏,这与其学科特点有一定的关联。普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偏重理论,所以很少有教师讲授实践内容。在推广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师资力量的缺乏是一个重要问题。

(二)教学资源短缺

除了师资力量薄弱之外,教学资源也相对缺乏,这主要体现在多媒体、实验室建设方面,不同学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环境设计专业本身锻炼的是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学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学科的思想。部分高校实验室的数量和设备的配置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导致环境设计相关专业的实验课程在开展过程中面临严重问题。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只能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因此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效果不佳,课时数量不足

目前,高校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创新性较差,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校的教育理念中,技能本位思想非常严重。这对理论庞杂的环境设计专业有一定的影响,过分重视技能培养,就会忽略理论的课时安排,这也是影响环境设计学科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一)合理选择模块化教学内容

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因此,学生除了要具备环境设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外,同时还要通过实践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与通信类、自动化类以及基础学科类专业进行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相互补充,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学科之间的教学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关注授课内容,吃透教材,充分了解教学目标,深入解读教学内容与重难点知识,顺利导入问题设计与教学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通过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归属感,以此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效率,增强自身创造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与实践实训课程应该科学分布。过度教授理论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统筹学科的主要内容,在板块切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增加相应的实践实训课程,并重视实践评估,在提升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三)结合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景

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职业技能。因此,在模块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从而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新的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面,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相对较强,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习兴趣。

(四)通过实际项目进行课堂教学

项目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模块化特征,因此,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可以通过实际的项目进行教学,从而为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提供参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积极构建相应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方案设计和实施,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和技术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该专业的热情。

(五)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高校应将引进、培养、管理、监督、使用、评价纳入一体化管理,分批分层次地评聘双师型教师,不断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机制灵活,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完善计划、实施、组织培训、测评、聘任使用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参照公办高校经费预算的规定,安排合理的预算作为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按总额控制、指标分配、专款专用、实报实销、结余留用、超标不补等方法进行管理。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微格教学、置换脱产等多种途径。

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综合实训平台。根据专业特点,设计综合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后、顶岗实习前,完成综合模拟实训项目,以提高岗位适应能力。项目内容则来自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比如,高校聘请企业教师来高校上实践课,校内青年教师可边学边辅助企业教师管理和指导学生。同样,在企业现场实训、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教师也与企业技术负责人共同管理,形成“双导师”制,教师能更深入地参与学生实训项目。基于专业学习而高于专业本身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创新实践环节,建立具有深度专业知识、广度学科领域和丰富实践过程的项目,充分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创新实践部分,进而提升到创业层次,形成提倡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实践的人才培养新方法。同时,环境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和相关教材建设也同步跟上教育的要求,摆脱当前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脱节的现状。

(六)推进实训室信息化建设

1.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快智能型实训室的建设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因此,高校在做好实训室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明确发展趋势,提升管理效率。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信息化教学的成果。

2.加大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训室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高校管理人员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理论知识的发展以及电子学科的特点,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查,积极改善实训室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能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高校在更新实训室教学设备时,需要及时完善实训室的信息化监控体系,及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和预警系统。通过信息化的设备设施,及时掌握实训室的安全运行状态,从而有效避免安全隐患。

4.搭建信息化数据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模拟实训室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通过声音、图片和视频等方式感知工作场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实训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环境设计专业“艺匠融合”教学创新对策

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来说,通过“艺匠融合”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民间传统工艺的丰富内涵与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进行有效结合,并运用到环境设计专业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三个方向的学习中;通过学习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知识,可以使学生传承传统手工技法,并掌握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设计创作方法,能够在传承正宗手工技艺的同时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创作出满足现代需求的作品;让学生传承传统民间手工艺人的“艺匠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使其养成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

“艺匠融合”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理论教学法。其前期主要以校内理论教学为主,教师通过基础课程教学,讲授传统文化概论。中期结合学生实践,将某个地区的民间工艺作为课题,把遴选的民间手工艺具体表现形式提炼运用在设计中,并进行校外实践。后期开展艺术创作,完善课程教学流程,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民间传统工艺复兴。

四、结语

总之,要想培养高素质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高校需要引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调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幅提升环境设计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实训室实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