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有机化学”课程建设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与体会

2021-11-12 23:27王莉李纪兴王亚琦孙运强
安徽化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思政课程

王莉,李纪兴,王亚琦,孙运强

(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临沂 276000)

大学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学会和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而且这个阶段对其科学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课程学习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新时代赋予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新的挑战,教师应该根据大学生的学情并结合学生的兴趣,认真钻研挖掘教材,寻求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1 “有机化学”课程特点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四大基础化学之一,为多门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种类多、数量大、性质多样、结构复杂,学生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和空间立体想象能力,面临“听懂易,记住难,用更难”的困境。然而,“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逻辑性很强,课程各章贯穿“分类—命名—结构—性质—制备—用途”这一主线,并且“有机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是每章的核心,学生只要掌握了每章的主线和核心,便会发现“有机化学”这门课程并不杂乱,学习起来不再有无从下手的畏惧感。

2 “有机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有利条件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帮助我们培养具备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优秀人才。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是课程,其实现途径为课堂教学,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思政内容的设置和授课方式的选取是实现课程思政的关键。

2.1 “有机化学”思政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

“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机物,有机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机化学”思政内容选取的范围较为宽泛,并且贴近人们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大学生充满活力,整体呈现出进取、好学的精神面貌,但是某些学生缺乏人生目标,表现出盲目消极的人生态度。将“2015年,屠呦呦发现茼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作为讲述“萜类化合物”这一章的导入,可彰显老一辈化学家们勇于探索真理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实现全方位育人。由于缺乏人生目标,某些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电影、泡吧等娱乐活动,容易受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在讲述“含氮化合物”这章时,我们可通过介绍亚硝胺这类化合物,以复旦大学医学院黄洋中毒案为例,让学生汲取他人教训,培养学生无私奉献、淡薄名利的高贵品质。通过知识扩展,“全面禁烟”“禁毒”等思政内容可进一步引入“醇、酚、醚”“杂环化合物”等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劝诫学生远离毒品,并让他们劝导周围的人也要远离毒品。在“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下,授课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思想政治与情感态度的变化情况,以便适时地调整思政课程的内容。

2.2 “有机化学”课堂授课方式的改进

“有机化学”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仅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师生互动性不强,很难及时了解跟进每一个学生。根据“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性质及特点,授课的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当今网络发达,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QQ群、微信群、钉钉群、翻转课堂等途径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实现“课程思政”线上线下双向进行,使学生课下也能“不停学”。通过线上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复习,能接受更多的优秀教师并能实现“有机化学”思政课程资源的共享。当今,“有机化学”课程的在线授课刚刚起步,通过“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会慢慢积累素材和经验,为今后的在线授课作准备。课下教师可以通过QQ 群、微信群、钉钉群等途径给学生发布更多的“有机化学”思政课程资源,并能及时回复学生的疑问和接收学生的反馈,真正实现“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注重老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都能展现自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加强了自我价值的追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可有效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大思政”的理念下,授课教师要时刻注意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勇于创新,寻求新的授课方式,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

3 健全“有机化学”课程的考核机制

目前,高等院校“有机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普遍采取闭卷考试。闭卷考试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作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以体现。“有机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只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不能考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

根据课程思政的理念,“有机化学”课程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采取作业、课堂表现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教师应将思政元素融入“有机化学”的课程考核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优秀人才。每章的作业可布置一部分课下自学内容,要求学生查询一些名人有机化学反应的发现过程并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近现代化学与国外的差距,激励学生奋发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当教师介绍名人事迹时,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这部分可纳入课堂表现成绩,通过“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可对“有机化学”课程思政进行思政目标达成度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及时调整“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内容、授课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持续不断完善“有机化学”思政课程。

4 结束语

在“有机化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改革和探索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在“大思政”的格局下,教师自身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以及教学能力。教师应从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和会议精神中不断发现提取新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高等院校“有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找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元素,将“大思政”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发挥好课程的育人功能,力求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