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协状元》看宋代文人生存之道

2021-11-12 21:13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书会科举考试读书人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一、科举入仕是儒生的正当追求

(一)文本表现

《张协状元》剧本中反复出现了对“考中状元,科举入仕”的向往。第一出有:“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第七出张协说:“诗书饱学经岁时,此来指望登云梯”,第十八出张协说:“近日须谐贫女,未是吾儒活计,依旧困其身。争如投上国,赴举夺魁名”,第四十六出有:“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无论是张协本人、张协父母、宰相还是其他人,全都表现出对状元身份的尊崇以及当时社会对科举入仕这一读书人的最终取向的接受与追捧,也说明了科举入仕是宋代读书人的谋生手段中最受认可与尊重的一种。

(二)通过娶妻完成财富积累

《张协状元》剧本中对张协通过娶妻而积累财富有三处描写:第二十一出“出得几多钱,招捉那状元为姻眷”、“招捉驸马,与它豁汤钱十万贯,下马钱十万贯,荡风钱、接鞭钱、游街钱各十万贯”,在王德用收贫女为义女并为她议亲时:“相公出百万贯妆奁,嫁取张状元”。这些情节说明宋朝当时的进士富娶之风。这种情景的出现多是豪门显贵为了扩充或巩固自己家族的势力或财富,因而用大量金钱作为陪嫁以招得状元或提前占有有希望中第的读书人。《张协状元》中王德用将百万银钱作为陪嫁赠予状元张协,“张家府,王家府,怎不如是”,说明了这一现象的普遍。但这种财富的获得只适用于少数读书人,不具有普适性。

(三)原因分析

1.统治者的政策

宋朝建立后,统治者就确立了“崇文抑武”的政策,大力提倡教育。宋太祖本人也十分喜爱读书,《玉壶清话》中有记载他劝臣子读书的事例:太祖尝谓赵普曰:“卿苦不读书,今学臣角立,隽轨高驾,卿得无愧乎?”普由是手不释卷,然太祖亦因是广阅经史。上之所好,下必兴之,太祖之后的统治者也深受影响,并积极推行太祖“崇文抑武”的政策。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宋代的读书氛围浓郁,科举也得到了极大的改革。

2.科举制度的改革

宋以前,科举由于门阀制度的严密,开放性不强,取士看重家世的规定也极大地阻碍了平民阶层走向上层的道路,“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除此之外,科举考试举办周期也不固定,这给应举备考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到了宋代,科举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宋代开始取士不问家世,科举开始向更多的平民阶层开放。“《宋史》中收入传的,平民出身的有一千零七十七人,占有一千九百五十三名列传的百分之五十五点一二”。一半以上的名额都被平民阶层占据,足证宋代科举的开放性。

其次,科举考试的周期开始稳定下来。宋英宗治平年间,受仁宗期间庆历兴学的影响,科举考试的周期开始稳定下来变为三年一考。剧本中第二十五出王德用之妻刘氏就曾说道:“三年一度选英贤,论学业非浅”。这种稳定的考试周期给予了宋代文人有规律、有计划的考试复习安排,促使了考生人数的增多。

最后,中举之后的待遇也有所提高。宋朝科举每次都有上百人被录取,且录取后直接授官,“一登第后,即为入仕之期”,待遇优厚。正如《张协状元》剧本中第二十五出王德用家小厮说道:“那时一子受皇恩,正是满家食天禄”。如果状元张协成为王德用的女婿,那么宰相王德用全家也会受到天子的青睐和赏赐。

在这些影响下,宋代读书人将科举入仕作为自己正当的也是最高的追求,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编撰剧本的书会才人

《张协状元》剧本中,开篇即点明了该剧本是“九山书会”编撰,又说“这番书会,要夺魁名,占断东瓯盛事”,点明书会活动的活跃。而此处的书会是在宋朝出现的一种文人集会组织,并随着宋朝经济政治的发展而衍生出集会讲学、教书育人和搬戏演剧的职能。

有关书会的记载最早是以“曝书会”出现在文献中的。宋朝学者多有记载,蔡绦的《铁围山丛谈》中写道:“鲁公后每曰,始觉儒臣之贵也,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陈骙的《南宋馆阁录》中有“曝书会题名”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测曝书会是当时文人雅士晾晒整理书籍时衍生而来的探讨学问、聚会赋诗的集会组织。

《都城纪胜》中有:“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这里的书会又有着类似学校的教育职能。

周密的《武林旧事》中“书会”栏目下有对“李霜涯作赚绝伦,李大官人谭词”等文人及活动的记载。《张协状元》剧本中,开场末角的出场词中就有:“九山书会,近目翻腾”。

《张协状元》剧本中第十出,张协与贫女在古庙求神灵赐婚时曾对诸神说“尊神恁试听:念是成都府里才人。张协径往宸京,取功名”,他自称是才人,那么这个才人就是未入仕的读书人。由上所述,宋代读书人除了科举入仕之外,在书会当才人以赚取收入也是谋生手段的一种。

三、传播知识的讲学先生

《张协状元》剧本中第二十六出贫女问小二谁中了状元,小二唱道:“一个大贫胎,称秀才。教我阿娘来做媒,一去京城更不回。算它老婆真是呆,指望平地一声雷。”贫女作势要打时,小二求饶道:“我弗做,是我书院中双老哥做。”从小二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读书人也分散在宋代的书院中。

此处的书院在宋代也具有多种职能。一种即是《张协状元》剧本中小二之语里“书院中双老哥做”这种与书会相同性质的编演剧本之地,另一种则是为科举服务的书院。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宋论》“真宗”卷中记载:“咸平四年,诏赐九经于聚徒讲诵之所,与州县学校等,此书院之始也”。由此看来,宋代书院职能之一就是与州县学校相同的“讲学之所”,讲授九经等儒家经典,为科举提供人才。

还有一种是传播文化的书院。朱熹就曾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提到:“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他通过白鹿洞书院来进行讲学,也为宋代读书人提供了另一种谋生的可能。

此外还有宋朝人龚明之在《中吴纪闻》中记载的“陆徽之,字彦猷,常熟人。高才博学,众推为乡先生,出其门者如陈起宗徽猷、张柟朝议、钱观复郎中,皆为时显人”,说明当时的读书人还可成为先生来讲学谋生。

四、不入仕而从事其他行业的原因分析

(一)科举考试之艰难

1.竞争之激烈

宋朝科举改革之后,虽然举行考试的周期固定了下来,录取名额也较前朝增多,但与之相对的是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幅度增长。“进士、经生之数,举天下而计之,三年之间,率多数十万人而取三四百”,与日益增长的参加科举的人数相比,录取名额的有限就造成了科举考试竞争的激烈,落榜文人增多。

2.科举考试花费之大

参加科举考试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若是离举办科举考试的都城较远的话,赶考的花费更是有增无减。《张协状元》剧本中曾多次提到金钱对于赶考的必要性,第一出:“今年大比之年,你儿欲待上朝应举,觅些盘费之资,前路支用”、“爹娘见儿苦苦要去,不免与他数两金银,以作盘费”,第五出张协父母说道:“爹娘与你,许多金珠”,而且金钱的缺失也是促使张协与贫女相遇的必要前提。也正是因为要得到赶考之资,张协才选择与贫女结婚:“自家不因灾祸,谁肯近傍你每。”可以说没有钱财,科举之路寸步难行。

另外,路途的遥远更是增加了路途上的花费。“祖来张协居西川,数年书卷鸡窗前”,点明张协家居四川,距离北宋开封路途遥远。“愿得身康健,待明年那时,喝道状元归”,张协父亲的祝愿也点明张协赶考要历经一年之久,而古时读书人大多像张协一样“在家春不知耕,秋不知收……每日诗书为伴侣,笔砚作生涯”,没有别的经济收入,若是家中不富裕,承担不了赶考的费用,那么只能“困故乡功名未遂”了。

(二)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宋朝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商品经济也发展繁荣起来,雇佣制和海港贸易更加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出现了《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那种都市繁华景象。《东京梦华录》就记录了市民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承担娱乐表演的“大小勾栏五十余座”。迅速发展的经济催生了各样娱乐活动,戏曲故事演出更受到市民阶层的青睐,未能入仕的读书人凭借自己高超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活跃在编演剧本的书会、书院中,丰富市民的文娱生活。

(三)宋朝教育的发展

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和朝代建立初期对人才的需要推动了科举的发展。宋朝科举取士不问家世,录取后不需要吏试即可直接授官,且录取名额也由前朝一二十人增至一百多人,考试周期也稳定下来,三年一贡举,极大地激发了读书人的热情。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和崇宁兴学三次兴学运动彻底将宋朝的教育推向了高峰。

此后教育环境的宽松使得宋朝学校盛行。《都城纪胜》中有记载:“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遇大比之岁,间有登第补中舍选者。”这些学校的建立也为未入仕的读书人提供了另一种就业的可能。

五、结语

宋朝的文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拥有了比之前朝代的文人更为丰富的生存之道,从现存的《张协状元》剧本中也可以窥探一二,这些谋生手段的多样,也折射出宋朝繁盛的社会画卷。

猜你喜欢
书会科举考试读书人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一本书
我是快乐读书人
南宋永嘉“九山书会”研究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简论元代“书会才人”
读书人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