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生活化思维

2021-11-12 15:19隆继祥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民主生活化案例

隆继祥

隆安县丁当镇初级中学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现代教学中十分常用,也是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当中融入生活化策略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解决生活化问题的同时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应用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教师融入生活化的理念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提高学生课堂中参与学习的欲望与兴趣,让学生的生活实践更加优秀。

一、结合信息技术,构建生活氛围

在当前的社会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也得到了推动,教育行业当中也融入了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的教学。[1]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教师也要考虑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化概念进行整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让视听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感官的影响下得到全面的提高。

比如在《生活在民主国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设备为学生展示我国民主制度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和政策方向上与其他国家的不同。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展示我国的民主制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民主制度所带来的便利。随后,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改进,让学生对民主制度在生活中的可应用策略进行拓展,思考如何让民主制度在落实当中真正的以群众为基础,让民主制度成为群众生活的基础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政策。在教学当中这种方案的运用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以及对民主政策的体会进行全面的思考,在改进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代入,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并从生活的角度对民主政策进行改进与意见的提出。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课堂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对部分学生而言仅仅是对大量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忆即可完成教学。[2]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将这种观念推翻,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感受到趣味,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且主动。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案例的融入让学生感受学习当中的生活化气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家的意味》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课堂的主要结构就是教师讲教材、学生听教材。教学中学生对家的意味理解并不深刻,仅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记忆,并未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对“家”这一概念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对这种情况进行调整,可以通过生活化案例的融入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结合生活中的热点事件,以教材的内容为核心把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表达,结合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案例让学生对家的意味进行学习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有着极高的思想价值与应用意义的。

三、构建教学氛围,提高生活意识

教学环境的构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十分重要,但教学环境的构建在课堂中并不只是对环境和氛围进行改进。教师在教学当中还应该注意教学语言的改进,尽量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

比如在《以礼待人》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知识与概念的讲解。在案例中教师要结合古今中外较为知名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意识到礼貌在任何地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对“礼”格外重视,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思想和传承,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我国古时候作为导向,为学生讲解从古至今关于礼的故事。在故事的一次次讲解当中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故事当中感受礼貌的重要性并逐渐完善自身,进而让学生具备更加完善的思想品质。这种讲故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有着较高的意义,先能够对传统的教学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要求学生进行枯燥的背诵和记忆,而是让学生先理解相关的知识,再通过教材中的概念进行总结,这种方式能让学生的记忆效果更加牢靠,生活素养也能够在课堂中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生活化教学和培养学生生活素养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简便地理解和学习教材中枯燥的知识,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教师也应通过生活化的策略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

猜你喜欢
民主生活化案例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