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的思考

2021-11-12 10:52杨彩云张志磊梁学林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6期

杨彩云 张志磊 梁学林

摘要:近两年,乌江镇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旱稻栽种面积已经达到133hm2,整体生产水平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旱稻是一种新型水稻品种,具有节水、耐旱、作物品质良好的栽种优势。本文根据乌江镇旱稻生产实际情况,对旱稻生产节水栽培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旱稻;节水栽培;乌江镇

节水栽培是提升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进一步推进地区节水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农技推广工作人员加强对旱稻生产的研究。将旱稻作为主要品种,加强旱稻节水栽培技术控制,在旱稻栽种各个环节中融入“高效、节水”理念,贯穿选种、整地、播种、除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以此提升旱稻的整体种植效率,有效节省旱稻栽种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量。践行“绿色、环保、节能”战略思想,实现乌江镇旱稻种植的新发展,为乌江镇进一步开展“优质粮食工程”示范项目提供有力保障[1]。

1 乌江镇旱稻及其种植技术

1.1 旱稻及其种植优越性分析

旱稻是一种具有较强抗旱性、节水性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是近些年研发出的新型水稻品种,是地区水稻种植技术进步的具体体现。结合乌江镇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同等灌溉条件下,旱稻的品质、产量均高于传统水稻,且能够节约80%以上的水量。旱稻具有良好的抗旱性能,能够在灌溉量较少的情况下正常生长、产出同等产量与质量的粮食。其栽培管理操作过程简单,栽种流程较少,成本投入较低,具有良好的节约以及环保功能,旱稻的节水抗旱性能体现在抗旱性、自身节水能力和对农业灌溉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2]。

1.2 旱稻种植技术要点

旱稻种植技术与传统水稻种植技术有一定区别,旱稻不需要育苗、插秧等准备工序,而是在田间直接播种,依靠地墒内的水分支持水稻的发芽、扎根、出苗。

研究选择大湾村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区,项目区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治,配套滴灌节水设施。种植前,土层深耕20cm左右,整平耙细,除尽杂草、残茬,采取全层施肥法,耕作整地前施播生物有机肥80-100kg/667m2;每亩施播氮磷钾复合肥15kg-25kg作为底肥。一般30hm2能够吸收氮肥8.5kg、磷酸肥4.4kg、氯化钾肥18kg。

播种过程中,选择机械播种。播种量因品种、土质、肥水条件而异,一般每亩播种5kg左右,5月20日前播种完毕。覆膜时选择膜宽1.4m生物质降解地膜,播种前调试播种机械株距10cm、行距30cm、盖土约2-3cm厚,过深、过浅均不利于出苗和生长发育。若播种较深,会出现旱稻出苗率降低,旱稻穗較小,整体产量较低的情况。此外,建议控制旱稻覆膜距离30cm左右,为之后的人工作业提供便利条件[3]。

旱稻种植的优势明显,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灌溉次数。旱稻种植并非不需要灌溉,尤其在自然降水较少的北方地区,水源条件是旱稻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旱稻需水的关键时期是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等。

生育期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保证旱稻的正常生长。播种时必须浇透水,才能保证出苗整齐。如采用覆膜栽培则可免去清除杂草等管理措施,应在孕穗期和抽雄灌浆期适度浇水,以促使植株穗大粒多,提高产量。不采用覆膜栽培的应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扬花灌浆期浇水补充水分,以保证植株的正常发育,实现高产。

从旱稻的种植与田间管理方法角度思考,乌江镇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沿黑河逐水而居,终年气候干燥、降雨量稀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合旱稻生长,依靠固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能够充分满足旱稻生长需求。同时,乌江镇发展旱稻生产,不仅促进了节水灌溉的推广,还发扬了张掖乌江贡米的品牌优势[4]。

2 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的优势分析

第一,发展旱稻生产符合我国政府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用水量占全国用水量的70%,而水稻生产用水量占农业生产用水量的70%以上,由此可见,水稻生产的水资源消耗量较大,若能够发展旱稻,节约人工灌溉用水量,则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5]。

第二,发展旱稻生产契合广大农民群众的种植利益。结合地区现阶段旱稻种植实际情况,相对于传统水稻,旱稻的田间管理流程较少,农业生产人员的人工灌溉次数远少于传统水稻,且不影响旱稻的作物产量与品质。旱稻生产能够有效节省农民的生产劳动力,同时为农民带来良好的种植收益。

第三,节约肥料与农药。在旱稻生产的节水栽培中可以发现,旱稻对氮元素的利用率较高,且生育期全程肥料管理以基肥为主,之后在分蘖期追施尿素则可以满足旱稻的生长需求,且旱稻的田间病虫害发生概率较低,除虫农药使用数量大大减少。由此可见,发展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十分符合“绿色、高效”的农业生产理念,能够有效减少肥料与农药的使用,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影响周边环境的问题,对于乌江镇农业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技术要点

3.1 节水栽培准备

播种前,农业生产人员需要处理旱稻种子,在播种前进行2-4h的晒种,以此提升旱稻种子的亲水性,促使其在土壤中能够充分汲取土壤水分。考虑到地下害虫与鸟雀对旱稻种子的危害,建议利用咪鲜胺药剂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避免鸟雀食用种子,避免害虫侵袭种子。

确定旱稻种子播种区域后,采用“轮茬”种植技术。在处理完上茬农作物的残茬之后,对土地进行抢墒翻耕,控制翻耕深度在20cm左右,保证翻耕之后的田地表面平整、内部土壤结构疏松、土壤细碎,提升田间土壤的保肥能力,为旱稻种子出苗提供便利。

3.2 旱稻播种环节

整地之后,建议在连续3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14℃时开始播种,控制播种时间在5月上中旬,以保证种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同时提升农作物品质。在播种过程中,控制人工播种密度为40.0-45.0kg/hm2,控制机械播种密度为35.0-40.0kg/hm2,保证田间出苗量,奠定高效丰产基础。

3.3 旱稻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灌溉,建议农业生产人员结合乌江镇自然气候条件、旱稻田实际情况合理操作。

第一,田间除草。除草是旱稻生产关键环节,建议遵循“一封、二杀、三补”基本原则。土壤封闭处理指,在播种1d以后使用浓度为40%的丁恶乳油,控制施播量为3 000ml/hm2,或者施播1 500ml/hm2 的二甲戊灵药剂,完成土壤封闭。在药剂喷施的过程中要保证水量充足,每hm2兑水750kg,保证喷洒均匀,避免出现漏喷或者重喷的情况。在旱稻生长期间不建议使用化学除草剂,通过人工拔除的方式去除恶性杂草,为旱稻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第二,施肥管理。在旱稻的节水栽培中,旱稻生长中对氮素的利用率较高,农业生产人员不需要在中后期施播氮肥。建议要施足底肥,使用生物有机肥做底肥、加施三元复合肥,控制肥料施播量为400kg/hm2;分蘖期一次追肥尿素,控制施播量为150kg/hm2,就能够充分满足旱稻生长需求。

第三,灌溉管理。旱稻节水栽培中,铺设滴灌设施,农技人员及时观测土壤墒情,实时灌水保证田间土壤湿润,以满足旱稻生长需求。同时在播种期、分蘖期、孕穗扬花期关注旱稻田间土壤水分情况,若有需要及时灌溉,其余时期保证土壤湿润即可,从而提升旱稻生产效率,提高灌浆结实率。

3.4 病虫害防治

旱稻节水栽培中,田间不存在水层,因此病虫害问题较少,且在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为了更好地保证旱稻的生长与丰产,建议科学防治病虫害,比如:在喷洒药剂时适当增加水量,以此强化病虫害防治效果。

本地区旱稻种植病虫害发生较少,但是仍不能够完全避免,若发现病虫害,建议农业生产人员重点关注拔节期的病虫害处理,本文提出针对螟虫病、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如下:①若发生螟虫病,利用阿维菌素、甲维盐等配合清水喷施田间;②若发生纹枯病,根据具体发病情况,适当使用戊唑醇药剂喷施;③要重点防治稻曲病,建议在旱稻出现“大肚包”时喷施多菌酮、保穗宁等药剂,帮助旱稻顺利度过稻曲病高发期;④防治穗茎瘟,在旱稻破口长穗时喷洒咪鲜胺等药剂。

4 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有效性分析

第一,本地区现有133hm2旱稻田,相对于种植水稻省时省工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可减少农户劳动成本提高单产收益。据有关数据分析,本地区旱稻产量为9 750-10 500kg/hm2,相比传统水稻种植产量增产30%,有助于进一步调整地区农业种植结构。

第二,根据乌江镇旱稻种植生产情况,旱稻节水栽培生产符合“高效、优质、绿色、节能”理念,有助于乌江镇农业种植产业紧跟我国农业农村部号召,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营造良好农业种植环境,有效缓解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农业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结合目前情况,旱稻产量要远超水稻,且与地区玉米单产量持平,但旱稻产品价值更高,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种植经济效益。纯经济效益与上一年旱稻经济效益相比,增长额可达到4 500元/hm2,(每亩地200元)能够有效提升地区农民种植收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提升乌江镇农业生产产值水平。

第四,旱稻产品品质良好,相对于传统水稻,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虫害性,产出大米适口性良好,且增产潜力较大,深受地区农民与消费者欢迎。

由此可见,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对于乌江镇农业种植业的健康、长效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且前景良好,建议不断加强对旱稻节水栽培技术研究,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践行我国政府提出的“绿色农业”“高效农业”战略思想,乌江镇地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大力发展旱稻生产技术,加强对节水栽培的推广力度,以此提升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为我国农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份贡献。要想发挥旱稻优势,在生产环节落实节水栽培技术,就要把握旱稻栽种特点,充分考虑地区实际情况,做好栽種准备与田间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地区农业种植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成熟的旱稻节水栽培模式,实现地区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震,徐爱民,朱敬乐,等.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蚌埠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42+44.

[2] 赵洪阳,聂元元,朱敬乐,等.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旱优73在江西的种植表现[J].中国稻米,2018,24(1):103-104.

[3] 周洲,张莉侠,俞美莲.节水抗旱稻推广种植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农资经销商和典型种植户的调查[J].作物研究,2019,33(6):580-583.

[4] 颜贞龙,赵洪阳,刘毅,等.杂交节水抗旱稻沪优2号在衢州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8,24(2):107-108.

[5] 毛夏丰,王震.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湖南省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8):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