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南溪沟

2021-11-12 22:43钟天珑
友声 2021年2期
关键词:溪沟领唱旮旯

钟天珑

“十里南溪两面坡,男女老少会唱歌。”凡是知道这首民谣的人,无不对南溪沟心驰神往。

我早就知道这首民谣,还知道南溪号子不仅在重庆非常有名,而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很想到南溪号子的发源地——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的南溪沟去聆听原汁原味的南溪号子,还有那火辣辣的山歌。

南溪沟是一条幽深的長长峡谷,谷底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清澈河流——南溪河。沿河两岸高高的山崖连绵起伏,两岸山坡上散落着掩映于古树丛中的吊脚楼。这里的山民多是土家族、苗族,他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世代生息、繁衍。一条半米宽悬挂于断崖上的羊肠小道,是山民们出门赶集的唯一通道。这种幽静的环境,却催生了一种吼给自己、吼给高山、吼给河流、吼给吊脚楼的古老音乐——南溪号子,令人惊叹不已。

无论是河边的田地里、陡坡的石旮旯中,还是陡峭的山崖边、茂密的树林里,不时回荡着高亢激越的号子。当老牛疲惫地拉犁时,当薅锄在石旮旯里撞击出一阵阵耀眼的火星后,当紧握柴刀的手感到十分酸软时,劳作的山民便停歇下来,擦去额头上的汗珠,拉长嗓子,朝着空旷的山坡、峻峭的山崖、涓涓的河流、蔚蓝的一线天,用随便而简单的方式,吼出一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符来。旁边或对面的人听到声音后,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应和。这一应一呼,一唱一和的劳作解乏声,融进了高耸冷峻的山崖、秀美多情的河水,也融进了南溪沟老人、姑娘、小伙和孩童的喜怒哀乐,在古老的山沟里世代相传,最终定格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奇葩,走出大山,走出重庆,走向全国。

记得一个冬天的农闲时节,我和七八个老者围坐在南溪沟杨老汉家的火塘边,一个个盛满土酒的大土碗在每个人面前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窗外的河风“呜呜”地吼着,整个河谷好像一个巨大的牛角号,风越大,号声越响亮,人们的心情也越激荡。

一位老者一口喝完碗中的苞谷酒,霍地站了起来,“吔嘿……”一声拉开了吼号子的序幕。那调子起得很高很高,尾声处又反复回旋,拖得老长老长,仿佛一只雄鹰从河谷底一下冲到河谷上空的一线蓝天里展翅飞翔。一旁的几位老者不由自主地应和“唉……唉哎唉……”声音低沉雄浑、婉转回环,宛若大山的回声,浑厚而充满力量。“依哟嗬……依哟”清越高亢的应和声响了起来,几位老婆婆一齐开口应和高声,时而低回婉转,像山涧里流来的一泓清泉;时而高亢飘逸,像云端里飞来的几只云雀。一时,领唱声,低音声,高音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织成一曲扣人心弦的旋律。老者们越唱越欢,越唱越起劲儿,声音淹没了窗外河风的怒吼声。一曲唱完,另一曲又起来了。我乘着酒兴,情不自禁地跟着吼了起来。附近人家的老人、小孩、妇女也陆续聚到火塘边,跟着掺和进来,演唱的气氛更加热烈、欢快,主人家的土酒也添得更勤了。直到柴火燃尽,领唱的人很累了,人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我从中收获了无法言说的喜悦。我明白,南溪号子是一幅鲜活的南溪土家族、苗族先民的生活图景,烙进世居南溪沟山民的心灵,流淌在他们的血脉和魂梦里,充实着南溪沟父老乡亲的精神生活。无论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还是在田埂上、南溪河边、石旮旯的苞谷林里、吊脚楼的镂花窗边、疙瘩柴火噼啪响的火铺上,人们都要忘情地吼南溪号子。是呵,南溪号子始终伴随着南溪沟山民的生活,在世外桃源般静谧的河谷中袅袅萦绕,震醒了大山的耳朵,吼壮了少年的胳膊,唱红了姑娘秀丽的脸庞。演唱号子最出彩的时候往往在劳动过程中。我很想学南溪号子,就向当地一位年过八旬的歌者请教。歌者告诉我,唱南溪号子须一个领唱,众男和低音,众女和高音,领唱者要嗓子清凉,能吼出很高的音调来;男声须低沉、浑厚有力;女声须尖利、有穿透力。演唱之际,待一种声音余音袅袅之时,其他的声音适时接续,从而形成高低错落、起伏连绵不绝之感。

流连在神秘的南溪沟,我见证了妙不可言的南溪号子,还学会了很多南溪山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如歌的秋夜:南溪沟的上空被噼噼啪啪燃烧的火把和篝火映红了半边天,火光中数百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脸,仿佛着了色的脸谱流光溢彩。篝火前的供桌上摆放着果品、面人、全羊和猪头之类的供品,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祭过天地、神灵、祖先后,山民们便在莽号、牛角号、竹梆、铜铃、胡茄、锣钹等五花八门的乐器声中,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翻动脚板,扭动腰肢,尽情地狂欢。他们吼南溪号子,也唱独具特色的南溪山歌。

我被狂欢的山民拉进狂欢的队伍,一边咀嚼着烤羊肉,喝着苞谷酒,一边跟着他们吼,跟着他们唱,跟着他们跳。边喝边吼,边吼边跳,边跳边唱……

回到城里之后,我的魂儿仿佛丢在了南溪沟,时常在家里吼南溪号子,唱南溪山歌,跳南溪舞蹈。令我最难忘怀的是那两首火辣辣的南溪情歌:

郎是高山小阳雀,有处飞来无处落。

哪个妹儿良心好,丢把草来做个窝。

哥是天上花蝴蝶,有处飞来无处歇。

借妹花丛歇一歇,不伤花瓣不伤叶。

猜你喜欢
溪沟领唱旮旯
新年新春新开头(领唱与合唱)
献辞
报你“哎呀”之恩
报你“哎呀”之恩
旮旯里的“田野式”拍摄——一位第一书记的镜头与镜头中的百姓
游览龙溪沟
游览龙溪沟
东北这疙瘩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别忘“犄角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