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1-11-12 09:17廖小菊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廖小菊

摘要:数学中有很多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既利用资源共享扩大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又通过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交互性,突出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深度融合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深度融合

引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手段,而信息技术作为教育领域的辅助教学手段,其也逐渐趋于成熟,为课堂方法创新也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

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后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特点就是短小、精悍,非常适合引用在数学课堂中,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点。微课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应用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根据课堂内容提前录制好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课堂内容,并把握好教学重点;二是应用在课后复习阶段,课堂中学生难免会对部分知识点掌握不“透彻”,而在课后让其观看微课,可以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1]。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其认真观看,对本课所学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注意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即可,这种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降低教师教学难度,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

多媒体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多是运用传统的板书开展教学活动,在讲解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点时,往往需要手绘画图,这一过程会耗费一些时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围绕教学知识点在课前制作电子课件,并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可以更好地吸引其注意力,对提升教学效率有着一定的帮助[2]。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一)》一课时,教师应在备课阶段精心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应与学生交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请看大屏幕,知道这座建筑的名字吗?”学生则会回答:“水立方。”教师继续说:“对,这就是水立方,这里曾经见证了有很多国家运动员精彩的表现,今天请大家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水立方,它能让你联想到我们最近学习的哪些数学知识呢?”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素材,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并借助生活中的建筑物来引起学生的联想。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研究,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并将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在10分钟内任选一个图形进行研究,并将总结出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之后与其他同学分享。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更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升其探究能力。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跳脱,在课堂中学习知识时,往往会存在走神的情况。为了快速吸引其注意力,提升课堂效果,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另外,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知识套用让其降低学习知识点的难度[3]。例如,在学习《确定位置》一课时,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而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利用“数对”准确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加深对数对意义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开家长会的图片,并展示几名同学写给家长的信息,方便家长找到他們的座位。小明说:“妈妈,我坐在第三列,第二排。”丽丽说:“爸爸,进门后最左侧一列,第五排是我的位置。”引导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逻辑思维

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外,还要重视培养其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引”上,将平时所学知识串联起来,通过知识迁移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使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应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其思维发展。教师耐心指导再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的逻辑思维会得到较大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一课时,教师在授课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画线段图,帮助学生找准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会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图片,并搭配语言讲解。如“小林和小云都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经常相约骑车运动,在周日的早上9点,小云约小林骑车去旅行。大家认真看图,二人同时于周日早上9点出发,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并在途中相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引导其理解题意,如“他们是怎样走的,大家能用手比划一下吗?”接着,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周日早上9点”、“相向而行”、“相遇”,让其了解到二人同时出发,面对面骑行,最后碰面了。并根据出发时间、骑行方向和结果来了解其骑行情况,最后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引导其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以往教师的应用存在“表象化”问题,并没有深入的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兴趣和学习需求的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出更符合教学实际的方法,为推动数学教学信息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小学数学远程教学初探[J].中国教师,2020(S2):79.

[2]孙雄珊.关于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0(A4):85-86.

[3]陈爱萍.互联网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界,2020(52):30-31.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