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有声演播者应该如何掌握情气声的关系

2021-11-13 03:57郭之尧苑松岩
声屏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演播纸巾气息

□ 郭之尧 苑松岩

随着有声阅读平台的兴起,有声小说成本较低,制作周期短,用户的黏性强等特性得到各平台的青睐。据统计,47.7%的受众主要听讲谈并连续播放,32.3%的人听图书连载和摘录,42.5%的人听故事。这种旺盛的用户需求,使得专业和业余演员进入这一领域。这些“声音力量”在丰富声音平台的同时,也对声音小说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演播者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也日益明显。如何能够提升演播者的业务能力成为当前有声演播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

有声演播中存在的误区

见字出声。一些初入有声演播行业的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感觉:只要按照文稿所写的内容读出来就可以完成演播任务。作家卫羽龙笑称这些人是“人肉发声机”。这类演播者因为缺乏专业的训练,他们在演播过程中没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更像是一板一眼的机器人发声,有一些演播者可能也有意识地想要控制自己的语言,但是身体形态以及口腔状态并没有做到协调统一,导致最终呈现的效果不尽人意,用户也无法获得有声阅读的良好体验。

音色为王。一些有声演播者可能具备一定的有声语言的表达能力,或者对于朗诵、配音等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有声演播的工作中会更加注重自己音色的变化。有一些激进的初学者更会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拥有比较规范的吐字归音,用矫枉过正的声音去朗读每一篇稿件即可得到听众的认可。这就属于典型的陶醉于自己音色的演播者,当他们千篇一律地用“美化”的声音表达每一篇稿件,还得不到认可时,心态不好的演播者更会对演播行业产生反感,认为听众都没有审美能力。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表达方式只是在自我陶醉,并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每一篇稿件需要根据内容合理调整自己的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情绪等。这是对于演播者在文稿的理解以及自己能力的把握的更高要求。

有声演播中情气声的关系

在有声演播的过程中,掌握好情气声的关系可以帮助演播者避免演播误区,快速进入演播状态。情是指情绪,人体肺部呼出的气作用于声带,声带振动发出声音。这个气就是声音产生的动力源,没有气就没有声音,有气并且用得好就能够推动人们的发声,进而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有声语言中,“情”只有通过声音和气息才能够表达,如果没有眼神、手势动作等身体语言的配合,演播者很难呈现一部好的作品。另外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讲,仅靠声带振动只能发出声,不能形成字音,需要调动身体其他部位来配合发声。换句话说,演播者要学会这些部位的肌肉控制才能在面对话筒时自信发声。第一是发音位置的肌肉控制,唇舌运动可以产生不同的字音。第二是发声位置的肌肉控制,包括肩、背胸腔、腹部,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让发声状态呈现不同变化。

如何练习气息

古人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善播者必善调其气,这个“调”字相当重要。气息是有声演播的基础,气息的长短会对有声演播时演播者的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演播者在面对话筒时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气息,不知道该怎么分配,要不然就是憋着一口气,导致前半句话就把气给用完了,后半句话气息越来越弱,声音越来越小。在长句子表达中出现多处明显的换气声或者停顿,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自己的演播状态,更会影响听众的听觉享受。气息控制作为有声演播的基本条件,演播者在播讲一篇较长文稿或者在播讲一段话时,需要声音自始至终保持一定的力度,不减不衰,从容不迫。这就对于气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有持久的控制能力。如何能够正确练习气息是困扰很多声音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三个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加强气息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练习方法都是自然吸入一口气,不要憋气,每次练习都需要留有余地。憋气不仅找不到正确的发声位置,气息虚浮,达不到练习气息的目的,而且从生理角度来说憋气会让人头昏脑涨,眼冒金星,长时间憋气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一个方法就是“数枣”。“数枣”练习的时候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慢数。慢数练习的是演播者气息的长度,在气息延展的同时保持吐字归音。“1个枣、2个枣、3个枣……”就这样慢说一口气,一口气完成能数多慢,就数多慢。如果说一开始只能数到第四个,这个都没有关系,慢慢地循序渐进去练习。第二个方式就是匀速数,这个可以练习演播者的气息合理分配。从1数到10,然后再数回到1,一口气数完,速度不宜过快,可以使用正常说话的语速。一口气数不完的话就选择停下,下次重新开始数即可。要留有余地,切忌憋气。注意每一个字都是等长的,有节奏地匀速去数。练习这个也可以解决一些演播者虎头蛇尾的问题,在一句话中刚开始的半句话就把气全用完了,导致后面半句话声音越来越弱,气息越来越虚浮。第三个方式就是快速数,能数多快就数多快。这个方式主要练习人的口脑协调配合的能力。比如有的时候平翘舌不分,“出租车司机”说成”出猪车诗机”,明明自己脑海里知道每一个字的正确读音,可是一张口就读错了,这就是口脑不协调。通过这个快数的方法可以锻炼演播者的口脑协调配合,但是要保证吐字归音的完整性,不能把字都模糊化。

第二个方法是吹纸巾。第一个方式是取出一张纸巾的一层,用一口气吹它,使纸巾保持贴靠在墙上不会掉下来。要注意只用纸巾的一层即可,如果用完整一张纸巾会因为纸巾过重导致气息无法长时间支撑。这个方式可以练习气息的长度。第二个方式是演播者用手提起纸巾的四个角中的两个角,另外纸巾的两角自然垂下,然后用一口气,将纸巾吹到大概45度的位置,并且长期保持这个角度不变,直到你这口气用完。这个可以练习气息的均匀分配。但是一定避免开头一口气特别足,直接把纸巾给吹飞,或者是直接将纸巾吹平,然后就没气了。

第三种方法是吹蜡烛。第一个方式是将蜡烛水平放置在离自己一米五远的位置,然后猛吹一口气把它吹灭,每天练习吹灭10次。注意烛芯不小于一厘米,普通蜡烛即可,切记不要用带灯罩的烛台。如果一开始实在吹不灭,可以适当往前挪一点,但不能太近,否则就失去了练习的意义。这一口气呼出去就像一支箭一样,直中靶心。但是注意一定不要鼓腮梆子,需要用腰腹力量带着这口气吹出去。第二个方式是将蜡烛挪到自己面前,大概离自己5-10厘米的位置,然后慢慢吹一口气,让火苗保持一定的角度不灭。这个可以练习气息的平稳性。

气息长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并不是说吹纸吹到1分钟就算合格或者有一口气可以慢数20个枣就算厉害。这个练习应该作为有声演播工作者的基础,气息的练习是永无止境的。

结语

在有声演播中新手演播者因为对行业不熟悉,对自身能力把握不准确,很难让自己快速进入正确的演播状态。情、声、气的合理运用是一个稳定演播状态的必要条件。情、声、气是生理现象,心理的变化会引发生理反应,比如人们所了解的成语“痛哭流涕”“心平气和”“理直气壮”等。生理的变化反之也会对人们的心理变化产生促进作用。情、声、气三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有声语言工作者在面对话筒时,难免会找不到恰当的情绪,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身体形态以及呼吸状态来辅助自己找到类似的情绪,使自己能快速进入演播状态。气托声、声传情要心领神会,舒服熨贴,不能机械控制,不能单凭理智支配,更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用气发声状态表达各种感情,甚至以为这就是解决了情、声、气关系的标志。演播者应该努力做到:气随情动,声从气发,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猜你喜欢
演播纸巾气息
声入人心
——剖析有声小说演播技巧
探析小说演播如何更好地“化为人物”
有声小说《白鹿原》演播艺术分析
——以李野墨演播版本为例
烧不坏的纸巾
自然的气息
浅谈小说演播中的角色塑造
“春的气息”
春的气息
纸巾康乃馨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